EN
//www.iscstaffing.com/

重庆发布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2)

2018-12-22 11:23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12月21日,全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在渝州宾馆召开。会上印发了《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2)》(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重庆将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

《实施方案》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重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而制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未来4年全市智能制造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重庆将创建25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2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全市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6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部分重点引领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制造,带动全市规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工业产品合格率不断提升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

为实现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关联企业发展、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七方面重点任务。

普及数字化装备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2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改造升级

路径:引导企业更新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设备。重点是针对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行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工程,同时推动全行业企业应用智能搬运机器人等仓储、物流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

推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1600家企业建设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累计建设、认定50个智能化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

路径:推动企业建设应用研发设计、工艺仿真、数据采集分析、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信息系统,构建车间级和工厂级工业通信网,促进各信息系统与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系统间的集成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建设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重点推动离散型制造企业和流程性制造企业开展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

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30家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智能化升级

路径:加快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夯实工业网络化基础,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信息安全保障;通过“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鼓励企业夯实工业网络化基础,支持企业建设、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建设信息安全保障平台,推动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计划。

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重点引导240家企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80家企业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80家企业开展远程运维服务

路径:通过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打通企业设备、产线、信息系统等数据链,贯通企业内外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催生孕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重点推动企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平台。

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建设企业内设研发机构125家以上;累计组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以上,争取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累计组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家以上

路径: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围绕感知、分析、决策、通信、控制、执行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环节,加强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推广先进运营管理方法,建设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构建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智能制造技术供给体系。重点推动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推动企业开发、运用先进运营管理方法。

加快智能制造关联产业发展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累计引进相关龙头企业400家以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路径:聚焦企业不同阶段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大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相关领域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形成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的良性发展局面。重点推动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装备(技术)。

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到2022年,累计制定行业基础标准20项,应用标准60项;累计培养年收入1亿元以上集成企业20家,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集成企业40家;累计创建25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全市推广示范

路径: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环境,着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杆项目示范、智能制造园区建设等环节,打造完善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为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健全推进工作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建立智能制造评估体系、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等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记者 郭晓静)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王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