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国家文物局召开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议

2018-12-23 10:02 来源: 文物局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12月20日至2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2016年至2018年度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涉外考古调查、发掘和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赴境外考古项目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中外合作考古工作,不断提升中外合作考古工作水平,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借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以及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的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同时,也关注人文互通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广大考古工作者主动作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到世界考古学热点探讨中,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定。

这次会议共收集“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近30家各类机构开展中外合作考古项目40项,包括赴国外开展的合作考古项目32项,外国考古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合作考古项目8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与3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研究领域涉及旧石器考古、欧亚草原和丝绸之路考古、宗教考古、古代文明研究等方面,还有人才培训和文物保护项目。

从会议提交的项目来看,我国中外合作考古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中外合作考古越来越频繁地被写入双边文件中,成为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是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沙特国王互访时达成共识的重要举措,中国和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考古项目协议在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见证下签署,中国和柬埔寨吴哥窟王宫遗址考古项目、中国和蒙古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项目、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古代城堡遗址等项目均被纳入中国对外援助工作部署中。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亲切接见了中乌联合考古队中方队员。合作考古在外交大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合作机构科研实力雄厚。中方机构以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为主。12所高等院校中,9所列入211工程,7所列入985工程。而外方合作单位也多为国家级博物馆、科研机构、管理机构,或者是世界著名大学。

第三,研究领域聚焦学术热点。合作考古研究内容涵盖了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考古,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港口遗址考古,古代族群考古研究,重要古城考古,佛教考古研究等诸多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并在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四,重大发现扩大中国学术影响。中蒙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项目发现和确认了蒙古国境内的回鹘可汗陵寝和贵族墓园,首次发现回鹘彩绘壁画墓,极大地推动了回鹘考古学的研究进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中肯旧石器考古项目在肯尼亚发现了玛卡里亚等27处旧石器地点和一处石器制造场遗址,首次在巴林戈地区发现细石器,探索古人类“走出非洲”的奥秘。中孟毗诃罗普尔古城纳提什瓦遗址考古项目揭露出寺庙建筑、佛塔、道路、排水设施等大量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初步厘清遗址历史沿革,受到孟加拉国举国上下广泛关注。中外科研机构合作过程中,中国考古擅长的地层学、类型学研究方法,以及现代技术装备和科技考古手段、中方考古学家敬业、吃苦的职业素养给外方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交流成果,共同探讨今后中外合作考古工作的思路,并提出建议。(贾昌明)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