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打造“家门口”优质儿科服务

2019-01-07 07:21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儿科优质资源如何辐射并下沉到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为更多儿童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儿科服务?日前,复旦儿科康联体宣布成立,将上海闵行区3家综合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其中,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各专科牵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儿童常见疾病筛查工作,集社会合力保障儿童健康。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于2014年率先成立儿科医联体,经过4年多的建设,儿科医联体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初见成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普通内科比例从2014年的35%降至2018年的25%,而儿童疑难专科比例不断上升,临床服务结构日趋合理,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解决疑难危重症的定位日益凸显。而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后,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儿科门诊,2018年闵行社区儿科就诊人次数较2014年上涨26%,同时,2014—2018年闵行区儿童到儿科医院就诊人次数从10.95万下降至8.52万人次,下降22%。“此次成立的复旦儿科康联体可以看作医联体的2.0版,以‘儿童健康’为核心,将‘国家级’医院管理成效延伸到全区,提升区域儿科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及家长的儿童健康素养,引导家长理性按需就医。”黄国英说。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为医改的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复旦儿科医联体以“三平移、四统一”为发展策略,“三平移”即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四统一”即统一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统一医疗服务模式、统一学科发展规划、统一信息化共享系统,推进区域儿科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儿科同质化服务,引导儿童就近有序就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复旦儿科模式”。

“复旦儿科医联体内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通过人才流动促进儿科服务同质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告诉记者,医联体内,综合医院儿科主任每周到儿科医院看门诊,同时儿科医院向医联体内综合医院长期派驻12位临床主任及骨干担任其儿科学术主任,其中3位同时担任综合医院儿科主任。开展儿科适宜技术及新技术,开设儿童特色专科专病,在综合医院开展儿科继续教育项目,并持续与综合医院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能级,挖掘综合医院儿科学科发展潜力。

儿科医联体2.0版——复旦儿科康联体成立后,将实施患儿安全联盟计划,在区域内开展管理计划、筛查计划及信息计划,同时结合专病下沉工作,联合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整合各类儿科资源。黄国英表示,复旦儿科医联体将以“儿童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实践效果评价研究项目”为发展契机,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合力,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开展儿童疾病分级诊疗标准及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建立基层儿科医疗常见疾病质量指标,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儿童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儿科医疗质量,构建医联体及分级诊疗中的儿科医疗质量标准体系。(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