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吉林:把发展软环境打造成振兴“硬优势”

2019-04-11 11:47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长春4月11日电 题:吉林:把发展软环境打造成振兴“硬优势”

新华社记者段续

建设“数字吉林”整合政务资源、拉通部门间业务流程、畅通软环境投诉建议渠道……近年来,吉林省出台一系列重塑职能、推进改革的举措,力图把有利于投资兴业的发展软环境,打造成推进新一轮振兴的“硬优势”。2018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共800亿元,改革举措逐步激发发展活力,去年全年民营企业户数增长超过16%。

让监督持续下去

政府官网,是办事人咨询查询的重要渠道,更新不及时,就会添麻烦。今年一季度,吉林对全省政府网站进行检查,吉林省民委、辽源市政府等多家网站因栏目长期不更新等原因被通报。

有咬耳扯袖,还有严肃处理。白城盐务局有关人员私自撬开仓库扣押企业食盐、通化县住建局一科长收了3000元好处费才通过企业安装塔吊的申请……从2017年至2018年底,吉林查处典型涉软案件341件,处分343人。

红脸出汗、严肃问责背后,是一整套软环境建设制度体系。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宋刚表示,吉林2016年就发布了软环境建设意见,这几年不断细化细则,《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已经省人大常委会一审,目前相关立法程序正在紧张进行,出台在即。

办事推诿扯皮?优惠落实不了?乱收费乱罚款?遇到这些问题,“受委屈”一方的投诉渠道非常畅通。吉林省软环境管理智能平台上,微信、网站、电话等通道随时待命,开通以来,2400件投诉办结了98%。从2017年至2018年底,吉林省清查各级政府及部门拖欠的企业资金77.6亿元,督促还款40多亿元,还在全省“撒下”1.1万名软环境监督员。

记者走访的一些办事部门反映,经常有明察暗访、模拟办事,不敢马虎。有章可循的制度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划出红线,也为改革持续注入动力。

打造管用的办事机制

去年,长春鸿达高新技术公司在缅甸投标电子护照项目,按对方要求,需在11月9日16时前提交投标保函。可是,企业在8日才向长春相关部门提请受理业务,依据规定,审核需要3个工作日。

时间紧急,企业负责人向软环境办求助,经过加紧协调,长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全力配合,9日上午出证,一点没耽误在缅甸投标。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这背后,是吉林省构建着实管用工作机制的探索。一方面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听取企业问题和建议;另一方面拉通各办事部门业务环节,梳理出高频业务,查找到堵点难点,与省高法、省电力等十多个部门建立合作,企业有困难由“多头找”变为“一头清”。

效果渐显。在吉林市,企业审批的办事流程图缩短了80%以上,一些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年多,许多“中介”失了业。在长春,供电公司把临时用电办理时限缩短70%。

建设“数字吉林”持续优化软环境

补短板非朝夕之功,这几年,吉林大力推进“数字吉林”建设,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倒逼营商环境建设。

软环境智能管理系统中,办事人遇到问题通过微信投诉,系统能自动定位,调动周边监督员前往支援取证,投诉者不再“形单影只”。

小便利伴随着大改革。正在打造的“吉林祥云”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权责清单、政务信息等资源入了云端数据库,共享数据。

数据上了网,办事更阳光。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网络后台都会留痕,单子转到哪里一目了然。不像以前,办事人带着纸质要件跑来跑去,十分麻烦。

利用“吉林祥云”,跨地区、跨部门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逐步成型,许多业务正在实现“一网通办”。在长春市二道区政务大厅,如果想办理变更企业注册地等业务,通过“云诊”平台,办事人能视频连线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在吉林东部林区办理常用的植物检疫、木材运输审批,通过“属地申报、网上流转、快递送达”的方式,原来需要往返两三天,现在十几分钟即可办结。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黄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