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智慧农业解决内蒙古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07-22 17:24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 题:智慧农业解决内蒙古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农业,逐步在农业生产、流通、质量监测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眼下正是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通辽市开鲁县红干椒开花时节,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地椒农的主要农活。现在,当地椒农在家里利用手机安装的开鲁农牧业App就能开展一些防治病虫害工作,用不着专门到县里找专家。

东风镇椒农李孝斌说:“过去我们每隔两三天就要去地里查看病虫害,还要拿着病虫害样本到县里找专家,每次都比较费时费力。现在我在家里可以通过手机监控红干椒生长情况,随时将病虫害照片传到平台上,专家很快就能答疑解惑,既方便又高效。”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信息工作站副站长刘冬平告诉记者,如果发现病虫害,农户可通过农牧业科技信息平台视频预约系统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专家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真正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村、足不出户。

据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明湖介绍,在建立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鲁县推广农牧业远程教育、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农牧业专家视频预约诊断等网络技术服务,将农牧业知识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牧民,为他们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科技服务。左明湖说:“物联网和云计算逐步运用到我们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物联网测控、智能节水灌溉、农机定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绿色标准化。”

同样,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部分农民利用手机遥控物联网系统管理设施农业,实现“手机上种菜、温室里发财”。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农民刘胜指着温室大棚内的监控仪器告诉记者,这套智能化管理控制器,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对它进行远程遥控,轻松完成棉被卷帘收放等工作,从而实现较为精确地控制棚内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效果。他说:“过去收放棉被卷帘都是人工现场操作,费时费力,成本比较高;现在只要轻轻点击手机遥控操作系统,上百公斤重的棉被卷帘就会自动、匀速收放,省时省力省人工。”

记者现场了解到,这套智能系统直接将温室大棚所需的各种传感器及控制器数据接入互联网,可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现场图像和数据,既能实时监测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传感数据,也能自动控制大棚设施。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调研员王星介绍,当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现代视频等技术的集成,将电话服务、远程视频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智慧农业精准服务四大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种植户在田间棚内和专家远程实时视频、实时诊断,实现精准管理,有效解决科技服务农牧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目前,内蒙古各地率先在温室大棚种植、精准农机作业、农畜产品质量溯源等领域推广使用智慧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流通、管理、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电竞米兰 责任编辑:祁培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