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2020-05-29 11:36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吹风会现场。中国网 郑亮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大家都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哪些内容。今天非常高兴请来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孙国君先生作介绍。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 孙国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介绍《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报告》获得高票通过。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内蒙古代表团、湖北代表团审议,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参加广西代表审议,参加全国政协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报告》,代表委员们认为,这是一个简洁明晰、客观务实的报告,是一个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报告。

听取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是政府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也是以科学民主决策回应社会关切和服务人民的重要体现。

这些年,每年“两会”期间,国务院都要求《报告》起草组人员、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旁听“两会”。现场听会,不仅要记录代表委员对《报告》的直接修改意见,也要把对政府工作和有关政策的建议记下来,及时进行分类汇总。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两会”大幅减少了上会工作人员。为了确保代表委员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不遗漏,国务院对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做了调整。

一是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国务院安排工作人员,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分别连线全部114场代表小组会议会场。涉及《报告》修改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转给起草组。

二是通过会议简报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对人大和政协的会议简报,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梳理、汇总。

三是通过热线电话听取意见建议。国务院各个部门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固定电话,作为代表委员热线。起草组也安排了热线电话,24小时值守接听,以便及时处理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

今年“两会”尽管会期短,但我们通过以上三种方式,高效率汇集意见建议,不间断地研究修改。

在“两会”讨论中,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意见建议进行了系统汇总梳理,逐条进行研究。

由于今年报告篇幅较往年压缩近一半,代表提出增加内容的建议相对多一些,我们大多予以采纳,共补充修改89处,很多修改之处综合了多条意见。2017年修改78处,2018年修改86处,2019年修改83处,今年略多一些,其中90%以上是补充内容的修改。总体上看,补充修改内容涵盖了70%以上的意见。对报告修改中暂未直接采纳的意见建议,已转给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

报告修改情况报人大主席团后,对未在报告中直接采纳的意见,按李克强总理的要求,起草组人员以书面或电话方式,分别联系代表团和人大代表,进行沟通反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报告》认真吸收代表委员意见,就是要更好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心愿,更好地推动工作、造福人民。

我先简单介绍这些情况。大家对《报告》修改情况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愿与大家进行交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想了解的是,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和往年相比又有哪些不同?谢谢。

孙国君:

我们梳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与往年相比,补充内容的意见居多,这是今年的一个特点。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民生保障、疫情防控、宏观政策、投资消费、生态环保、农业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其中三分之二的补充修改意见直接与民生和就业相关,这是今年报告修改的另一大特点。

比如,报告第八部分,也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修改了31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补充了“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补充了“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表述。

在教育方面,补充了“坚持立德树人”、“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等表述。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补充了“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提高中央调剂比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等表述。

在社会治理方面,补充了“加强乡村治理”、“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等表述。

在其他部分修改也主要是关于民生的内容。

在脱贫和农业方面,增加了“增加扶贫投入”“继续执行对摘帽县的主要扶持政策”“加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表述。

在科技方面,增加了“发展民生科技”。

在扩大内需方面,增加了“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居家养老”“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表述。

在就业方面,增加了“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聘”“加强面向市场的技能培训,鼓励以工代训,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等表述。

在报告修改中,还几处是防止产生理解歧义的修改。比如,有代表反映,在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中,有这样的表述,“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有人可能理解为“今年要再次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实际含义是,分别于去年4月、5月实施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是制度性减税降费,长期执行。今年由于全年实施,比去年分别多出3个月和4个月的时间,翘尾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为了防止产生歧义,在修改中,我们增加了“去年出台的”几个字。

报告由于篇幅所限,许多政策表述都是尽可能精简,这样做,可以腾出空间写入更多政策举措。为了做好解读工作,起草组正在组织编写《辅导读本》,即将出版发行。谢谢。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了吸收意见的情况,那么“其他意见”为什么没有被采纳?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孙国君:

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我们把意见尽可能尽最大努力去吸收,并且最后是总理亲自一条一条意见去看。刚才说修改大概涵盖了70%的反映的意见,确实有一些意见没有直接吸收。大体归纳有以下几类。

一是有些原则性意见,这些意见并不是说要具体修改哪一处。比如,建议对报告的结构做调整,这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二是涉及影响全局的重要判断和表述,可能改一处会带来其他一系列改变。比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财政货币政策取向等,这些是反复研究确定的,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如果调整其中一个那么就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调整。

三是尚需研究的政策,比如,进一步延长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建议出台新的减税政策,这需要一个研究过程,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完善。

四是对特定地区给予支持的建议,比如,把一些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类意见相对多一些,需要后续研究。

五是在《报告》相关部分已有相同或相近表述,限于报告篇幅,也是为避免重复,没有采纳。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今年在稳定和发展经济方面,包括做了哪些调整,请介绍一下。尤其是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方面有没有代表提出意见?还有一个问题,在修订人民银行法,据说也有一些人提出意见,能不能介绍一些?谢谢。

孙国君:

今年报告里面财政部分讲的每条政策写得都比较清楚,现在意见相对多一些的是在金融支持方面的一些政策表述。我们在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一段里,就吸收了5条意见。比如,有代表提出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修改就是为了把这个话表述得更加具体。

比如,有的代表提出来要利用金融科技以及大数据技术来降低金融的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我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意见,也补充进来。比如,我们要解决融资的问题,就要解决一些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代表提出来要促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我们采纳了这个意见。还比如,在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后面,我们增加了“打击恶意逃废债”这样的表述。

整体上来说,融资难、融资贵还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大家都希望把融资这块的表述尽可能地再明晰一些。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很多政策措施,但是今年的时间只剩7个月了,请问怎么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能够得到尽快落实?谢谢。

图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郑亮 摄

孙国君:

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要起草好,关键要落地见效。《报告》审议通过后,接下来就是抓落实。确实如你所说,今年已经过去5个月,满打满算,只剩7个月的时间。抓落实任务尤其繁重。可以说,刻不容缓,分秒必争。为了做好报告落实工作,我们有几个方面。

一是第一时间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将第一时间召开常务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工。报告提出来的任务、措施,逐项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参与部门、时限要求,要求各负其责,确保落实。一刻也不耽搁,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抢时间、抢进度。

二是及时出台配套操作政策。报告中提出的主要政策举措,在前期研究中已有实施方案。对前期出台的减税降费、贷款还本付息等政策,延长执行期限是自动执行的。有些政策需要有关部门再出台细则,也会第一时间发布。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推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政策,确保政策实施效果达到预期。

三是加强督办督查。国务院办公厅要建立《政府工作报告》督查总台账,定期对账督办,结合组织开展国务院大督查、专项督查和专题调研,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注意到,现在政策目标基本都确定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如何克服?谢谢。

孙国君:

一是我们的政策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整体上来说今年形势特殊,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政策一定是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并且这种调整的时效性要特别快。

二是任何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到见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要尽可能把这一时滞压缩到最短。为什么今年《报告》里提出了很多直达的概念,比如财政里面的2万亿要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要直达基层政府,要直接惠企利民,包括金融里面也提到要有一些直达实体经济的办法。如果特殊时期不采取这些特殊办法,可能落实时滞就会产生。刚才我谈到,今年只剩下7个月,时间有限,如果什么政策都到年底见效,可能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

总的来说,我认为今年的政策执行可能面临的挑战,一个是解决政策的及时调整问题,一个是解决政策的执行效率问题。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告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篇幅明显缩短,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方面改革力度今年会缩小?以及“放管服”改革方面今年会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孙国君:

这些年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放管服”改革在持续推进。有一个例证就是,企业数量变化,去年是净增加384万户,日均超过1万户。目前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2亿户,这对稳定就业、扩大消费和投资、增强发展动能,都十分重要。今年能不能在困难形势下稳住就业、保住民生,关键也要看这1.2亿市场主体能不能稳住。

除了报告里讲的,要落实减税降费、降低经营成本的政策外,要更多用改革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于“放管服”的举措,报告里不仅体现在改革部分,其他部分也有,比如在对外开放部分、在社保政策方面,都涉及相关改革内容。我概括“放管服”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宽准入、降门槛。包括内资准入、外资准入都要放宽,继续缩减三个负面清单。在涉企经营许可方面,要推动更多事项取消审批,或改为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放宽登记住所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在修改中又补充了“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昨天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也讲到这个问题。

二是重监管、促公平。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大数据监管。监管重在公平公正,要以公平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三是优服务、提效率。比如报告中提出“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各方面惠企利民政策,都要争取直接网上可办或自动享受,不让企业走很多繁琐的程序。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记者:

新基建大家关注度比较高,这次修改增加了数据中心,包括充电桩的表述也有调整,请问这个修改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怎样界定新基建的概念?我们要列进去的具体领域会有区别吗?谢谢。

孙国君:

今年新基建社会上讨论比较多,《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其中“一新”是新型基础设施。我们推进新基建,主要是基于扩大内需。因为新基建和我们扩大拓展新的消费,包括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我们促消费和扩投资的结合点。关于整个新基建的范围,大家说法很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充电换电设施这些大家有共识的,普遍认为当前就要推进的方面。整个新基建范围可能会随着形势变化不断拓展。

新基建有个最大的特点,与公路、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那就是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化投资。虽然我们说政府要重点支持,但主要是市场投资,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支持、创造好的环境。新基建面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会给内外资企业带来同等的发展机遇。比如,我们要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内外资都有,这个设施的普及会给很多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机遇。所以说我们的新基建要从多维度看,它有很多思路上的创新,包括投资方式的创新,包括投资主体和市场开放度都是不一样的。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刚才你提到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请问今年会有哪些变化?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发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出台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内容?谢谢。

孙国君:

关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问题。从2017年中国首次提出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每年都进行修订。限制性措施条目已减至去年的40条,不仅数量进行压减,而且一些重点领域开放不断取得突破,比如新能源汽车、部分金融等领域,允许独资,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和投产。

2020年的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在制定中,有望尽快出台。负面清单条目,还会进一步大幅缩减。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方面,开放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将发布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清单条目数比全国版更少。

关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一半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左右,但是中国的服务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相对偏低,比全球平均水平还要低,这表明中国的服务业贸易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按照WTO规则,服务领域开放,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商业存在,就是前面讲到的外资准入,这属于投资范畴,比如,外商在华设立公司、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另一个方面是跨境服务贸易,一是跨境交付,比如,国际海运、在线医疗等;二是自然人移动,如律师来华执业等;三是境外消费,比如出国旅游、留学等。

在服务业商业存在方面,由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做出开放规定。在跨境贸易方面,今年将制定出台负面清单,这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更加透明、更加公开、更加开放。这是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的又一重要制度型开放举措。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有学者认为,以后在国家层面或许可不再提具体的经济增长指标,而是提出就业指标,然后再提出一些关于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物价水平、风险防控、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等等,请问以后不设GDP会成为今后的一个探索吗?谢谢。

孙国君:

在是不是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上,从目前来看今年是特殊情况。上次记者吹风会上讲过,今年不设,最大的因素是考虑到不确定性。今年的不确定性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确实全球疫情走势等无法预知,所以今年考虑不设。历史上也有过不设的时候,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经济进入正常状态,一般来说,有一个预期的GDP增速目标相对会好一些,因为很多其他指标的测算要有一个参照基准,那就是GDP。GDP增速指标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性指标。每年是否设GDP增速指标,要根据当年情况来确定,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一定要设或者一定不设,而是要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谢谢。

寿小丽:

谢谢孙国君先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