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双抢”来了——南方夏粮收割见闻

2021-07-16 19:1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长沙7月16日电 题:“双抢”来了——南方夏粮收割见闻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程济安

进入7月中旬,52岁的李立平就忙起来了,他那800多亩的早稻田,已是金黄一片,夏天燥热的风从田间送来阵阵稻香。作为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迎来早稻丰收。


7月15日,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村民李立平把刚收割的稻谷放入烘干机。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水稻一般种植两季,进入7月就开始了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农忙时节。记者在产粮大县湘乡市的田间地头走访,随处可见稻浪起伏,白鹭纷飞。


这是7月14日在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拍摄的早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连续十多天的晴热天气,让今年的“双抢”别有一番滋味。“颗粒饱满,稻叶变黄,谷子才算成熟了。”经过多天的早起观察,李立平决定,就选在15号,800多亩早稻开镰收割!


7月15日,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村民李立平在检查烘干后稻谷的质量。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这是记者在南水村“双抢”现场看到的画面:宽阔平整的田野上,收割机、旋耕机、抛秧机在不同的地块同时作业,机器轰鸣的田间呈现出金黄、泥褐、浅绿三色,农用运输车忙碌地穿梭在乡间公路上。


这是7月15日在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拍摄的农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这就是机械化带来的便利,早稻收完,赶紧耕地,种下晚稻,整个过程紧凑连贯,不用担心误了农时,相比多年前的人工割稻,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李立平说。

“辛苦、忙碌、起早摸黑”是李立平对年少时“双抢”的记忆——一人一把老式镰刀,木把手,一人一天最多割一亩地,全家老小要齐上阵。


7月14日,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村民在起秧苗。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如今收割机都更新升级了好几代,操作性能也越来越好。”在南水村早稻田里,收割机驾驶员文雨林说:“我现在操作的这一台,驾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视野宽阔,有空调,还可以实现底盘升降以适应不同地形。”


这是7月14日在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拍摄的早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粮食作物种植机械化催生了专门的收割队伍,作为湘乡市本地人,35岁的文雨林有着10余年走南闯北的“收割”经历。“4月北上去河南、山东割小麦,6月底走广东、回湖南收早稻,10月再去黑龙江收水稻,一年下来能挣20万元左右。”他说。


这是7月15日在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拍摄的农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记者发现,“大件”农机的推广让部分传统“小件”农具逐渐淡出市场,用牛耕地的犁已不见踪影,木把手老式镰刀也变了个样。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