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2022-03-11 18:56 来源: 新闻办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3月11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吹风会,请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吹风会现场。(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大家都非常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哪些内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又邀请到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先生,请他为大家解读《报告》修改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先生。下面首先请向东先生作介绍。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向东: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向大家介绍《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情况。


图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徐想 摄)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报告》,一致认为,《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听取并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是以科学民主决策回应社会关切和服务人民的重要体现。今年两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延续并完善去年做法,继续以四种方式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

一是通过视频连线听取意见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连线代表小组会议会场,将涉及《报告》修改的意见建议及时转来。

二是通过会议简报整理意见建议。对人大和政协的会议简报,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梳理汇总,整理代表和委员提出的修改意见建议。

三是通过热线电话听取意见建议。国务院各部门开通代表委员热线电话,24小时值守接听,及时记录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是通过移动端小程序汇集意见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开通“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留言”小程序,接收代表委员对《报告》和政府工作的意见。

两会期间,对从各个渠道汇集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很多修改之处综合了多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总体上看,修改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报告修改情况报人大主席团后,对未在报告中直接采纳的意见,工作人员采取书面或电话方式,分别联系代表团和人大代表进行了沟通反馈,其中,涉及具体工作的未直接采纳的意见建议,还转给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

我先简单介绍这些情况。大家对《报告》修改情况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和我的同事刘日红先生愿与大家进行交流。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向东主任的介绍。他的介绍非常简短,把时间留给各位记者进行提问。下面欢迎记者们提问,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邀请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最终修改的部分又涉及到哪些领域?谢谢。

向东:

谢谢你的提问。从梳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情况看,基本上对《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内容都有涉及。总的看,今年《报告》的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稳经济方面,涉及到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内容。比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促创新方面,涉及到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比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等;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惠民生方面,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修改近30处。比如,在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补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将“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补充修改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

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报告》对于科技创新的部分作了多处修改,请问这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谢谢。

向东: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报告》的科技创新部分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各方面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期盼。《报告》主要修改了以下几处:

一是增加“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的表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这一比重要提高到8%以上,2021年为6.09%。

二是增加“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的表述。评价机制是创新活动的“指挥棒”,评价机制改革一直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也是三年攻坚方案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在继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的同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此外,《报告》在修改中还补充了“加强科普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想问一下,每年教育工作都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请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又作了哪些修改?谢谢。

向东:

这个问题请刘日红先生回答。


图为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徐想 摄)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 刘日红:

今年代表委员围绕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终身学习等多个方面。《报告》主要修改了以下几处:

一是增加“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表述。促进社会公平很重要的是保障教育公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要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同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二是增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两句话。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举措。《报告》修改后进一步增加了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强调了“增强适应性”这个导向。

三是增加教师相关内容。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修改中增加了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内容,同时也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要求。

此外,《报告》在修改中还补充了“专门教育”“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发展在线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等内容。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助企惠民等工作计划方面有没有进行调整?下一步如何推动具体的落实?谢谢。

向东:

据了解,代表委员们对《报告》政策举措的安排总体表示赞成,希望能够及早落实落地,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让广大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报告》没有对工作计划作出调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通过以后,就有了法律效力,下一步的关键是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大家也许注意到了,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对外公布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22项指标任务全部完成,这说明中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一定会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两会后进行任务分解。很快就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把《报告》所列的目标任务清单化,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等,确保各负其责、抓好落实。

二是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国务院将定期组织开展大督查和专项督查,督促检查重大政策和任务落实情况。

三是年末对表。快到年底的时候,各部门通常还要对照年初的“责任书”“军令状”,看看承担的任务、约束性指标还有多少差距,是不是能够如期完成,如果差距比较大的话,就要想办法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从近些年的实践看,这套抓落实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这有助于解决哪些问题,如何保证转移支付更加精准?谢谢。

向东:

谢谢记者的提问。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2012年以来最大增幅。上午总理在记者会上也讲到了这些数字。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8.21万亿元,增长8.7%,主要是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专项转移支付7836.08亿元,增长4.7%,主要是加大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支出;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一次性安排专项转移支付8000亿元,用于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使得新增财力主要由地方使用,今年地方财政支出达到23.11万亿元,增加1.98万亿元、增长8.9%。新增财力下沉基层,将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为保证转移支付更加精准,今年要进一步完善和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把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优化资金分配流程,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盯紧盯牢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确保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增加了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请问在这两个方面,今年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考虑?谢谢。

向东:

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现在冬残奥会正在举行。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冰雪运动已日益成为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时尚的运动项目,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实现,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也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下一步要用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遗产,完善场地设施,优化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带动更多人享受冰雪运动乐趣。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冰雪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装备制造增长较快,竞赛表演、专业培训、场地设施建设运营等产业不断壮大,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要落实好支持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提升体育装备制造业等创新发展水平,扩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日报记者: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一直高位运行,特别是受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能源价格出现了历史性新高。我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描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请问今年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谢谢。

向东: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刘日红司长回答。

刘日红:

谢谢这位记者,确实我们也注意到了你讲的问题。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主要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创多年新高,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涨幅突破两位数。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

但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一是抓好农业生产。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将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粮食继续丰收。

二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增强国内能源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强化进出口调节,从供需两方面入手保障供给。

三是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重点商品价格走势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储备投放,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执行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谢谢。

新华社记者:

您刚才提到了有一些意见没有直接采纳,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后续会有什么样的跟进?谢谢。

向东: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有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在文字表述上没有直接作出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有的建议涉及重要判断和重大政策调整。

二是有的建议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尚未明确的政策。

三是有的建议对特定地区和行业给予特殊支持,或是属于具体政策措施与工作安排,已转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此外,有的建议在报告其他部分已有相同或相近表述。限于报告篇幅,也为避免重复,没有直接写入。

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同于去年,并未提及“中欧投资协定”“中美经贸关系”和“中日韩自贸协定”,请问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是否意味着在多双边经济合作方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更多的担忧?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代表委员们是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意见建议?

向东: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请刘日红司长回答。

刘日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中国是开放型经济体,对外贸易占中国GDP的比值已经达到1/3,利用外资为中国贡献了1/10的城镇就业,还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既发展了自己,也惠及了世界。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中国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愿意与世界各国扩大贸易和投资往来,这里面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报告》里面讲得很清楚: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多赢。至于你刚才提到的问题,据我了解有关方面正在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具体情况你可以向主管部门了解。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医疗卫生的工作,想请问一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相关领域的修改有哪些考虑?谢谢。

向东:

谢谢你的提问。这也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健全医保制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提出不少意见建议。《报告》主要修改了以下几处:

一是增加“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表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这些内容已写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要求。

二是增加“逐步提高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的表述。当前,我国居民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另一方面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流行水平。

三是增加“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的表述。我国有100多万乡村医生,在农村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发挥了重要网底作用,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提高,但也存在数量相对不足、学历水平偏低、待遇保障较差等问题。要落实和完善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从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此外,《报告》在修改中还补充了“促进医防协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等内容,并作若干文字修改。

中国新闻社记者: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少子化成为人口发展主要特征。今年两会期间,在创造条件鼓励生育方面,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了具体的提案议案和建议。请问《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采纳了哪些建议?是否有所调整?

向东:

谢谢你的提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现有人口14.12亿,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也面临人口总量增速放缓、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等新形势。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围绕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提出意见建议,《报告》在充分吸收意见的基础上,作了相应修改。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进一步强调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很多家庭关于生育问题的一大顾虑在于孩子没人照看。报告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前增加了“多渠道”三个字,就是要动员各方面资源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包括: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等等。

另一方面,充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容。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青年人就有可期的未来。《报告》在修改中,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等内容,就是要让老年人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注重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非常关注就业问题。我们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这也是就业歧视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修改后的《报告》除了提到了年龄、性别歧视外,还增加了学历歧视,请问我们在这方面有何具体的举措和安排?谢谢。

向东: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是这次代表委员比较关注的问题,请刘日红司长回答。

刘日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大家知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个人而言,有就业就有收入,就有更多机会实现人生理想。对国家而言,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能够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解决好全国8.8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国家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公平就业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第三章讲的就是公平就业。其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着力消除性别、户籍、身份等不合理限制或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总的看,劳动力市场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报告》强调“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并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增加了“学历歧视”和“公平就业环境”等内容,反映了国家对公平就业的重视。下一步,要不断完善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行为,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让广大劳动者有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量的持续扩大和质的不断提升。

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这个力度远高于去年的1.1万亿元,这是出于什么考虑?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取得了哪些成效?

向东:

谢谢你这个问题。我记得上一次发布会的时候,大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是刘日红司长回答的,今天还是请刘司长回答。

刘日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制造业等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比较困难,需要出台新的减负政策帮助渡过难关、恢复元气。为此,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突出支持实体经济,重点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倾斜。一方面,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另一方面,显著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现金流,从而助力稳就业、促投资、扩消费,对冲新的经济下行压力。

减税降费是直接有效和公平普惠的惠企政策。“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有力降低了企业税负。我国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也是下降的,从2016年的17.5%下降到了2021年的15.1%。减税降费对稳增长、保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减税降费是“放水养鱼”,支持市场主体由少到多的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壮大,进一步筑牢税收增长基础,起到固本培元、涵养税源的效果。2013年以来新增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保证了财政可持续。谢谢。

寿小丽: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李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