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国宏宾馆B103会议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主持人 李朴民: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上午好!近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发38号文件。
为了加强信息的沟通,加强引导,促进市场主体开展正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也为有效引导市场的预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建立了部门联合发布信息的制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也共同参与联合发布工作。这种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信息。
我刚才已经说了目的,就是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正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引导社会的预期,保持经济、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请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同志,围绕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下面请熊司长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 熊必琳: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朋友们,我们这次发布会主要是针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信息发布会,关于背景情况和它的意义,实际上在10月16日,陈斌司长在中国政府网的在线访谈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出台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三个季度以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产业发展总体是向好的。但从当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事实上总体进展不快,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也不平衡,同时出现了一些领域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有所加剧。
针对这一背景情况,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们会同工信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抓紧组织力量对部分重点和热点行业的产能利用、市场供需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多次召开了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地区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基础上起草了国务院38号文。8月26号,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部署。
这个草稿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后,9月26日国务院以国发38号文件正式印发了有关意见,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下面就针对38号文件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家关注的重点产业的情况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我就此做一回应。
主持人 李朴民: 谢谢熊司长。下面请媒体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香港记者: 请问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应对金融危机,很多资金都是去了这几个行业,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资金的流向不平衡?这样的产能过剩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谈到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包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贯彻落实一揽子计划当中,主要是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同时制订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括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措施。应该说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大家也看到了。
今年前三季度GDP在22号公布,平均达到了七点几,按照年初提出的保八的增长,基本上没有问题。但4万亿的一揽子拉动确实有一些建设项目的提前进入、工作量加大,这样使原来的一些产业可能会出现局部的需求加大。比如说钢铁,一般情况下,钢材的需求比例,建筑钢材占50%。由于4万亿的拉动,我们主要关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及一些民生项目,这些项目相应来讲需要大量的钢材,同时也需要水泥,这使得我们原来的钢材需求结构从50%可能要提高到60%,这就出现了一个局部的对一些产品的需求增长比较快,这就是你关注的一些问题。
但是这和我们的产能过剩应该说没有根本的关系,比如说钢铁在应对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去年的钢铁产量是5亿吨,实际上产能已经是6.6亿吨,同时还有5800万吨的在建项目,这样加起来,我们产能要7亿吨还要多。这种产能显然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过剩,这种过剩和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没有必然关联。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宝钢在广东湛江市有一个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武钢在广西的防城港市也启动了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的前期工作,他们会受到影响吗?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湛江项目和防城港项目,是在2008年的年初,国务院同意他们启动前期工作。当时我们还没有遇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他们做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当时国务院决策同意他们启动项目,主要是根据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结构上讲,中国的钢铁总量、产量、产能和消费都是世界第一。我们虽然大,但不强。我们的钢铁平均产能依然很低。所以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国务院同意启动这个项目,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我们整个钢铁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的钢材需求今年可能要下降,去年是12.7亿吨,今年预计全年会是11点几亿吨,全球今年的钢材产量可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刚才也介绍了,我们钢铁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启动这两个项目,可能对整个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什么时候启动,这要看整个产业的发展状况而定。谢谢。
经济参考报记者: 早在2004年的时候政府就在做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工作,那个时候也出现了反弹,这次我们针对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或有哪些更具体的措施,是否会有重拳出击?谢谢。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针对性也很强。实际上这是一个政策取向的问题。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确实是多年存在的老问题,作为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主要是要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有序的竞争。在政策取向问题上,我们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从目前看我们仍然处于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保增长和调结构要更加注重于推进结构调整,这点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了。
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所涉及的几个行业,大家都很清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的特点。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辅以必要的调控措施。既要提出严格控制过剩产能的对策措施,又要提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我们在38号文件《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四个原则:第一,是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第二,是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第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第四,是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同时我们市场的准入,环境的监管,包括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和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实行问责制和深化体制改革等九项措施。应该说在这次调控的措施上,十部委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信贷、土地、环保、证券、监察、项目审核以及行业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当前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将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风电设备和多晶硅,以前都是属于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扶持发展的。但这次却列为需要引导的行业。我想问,这样会不会对今后新能源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起到削减的作用?谢谢。
熊必琳: 应该说风电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2008年底,我们统计已经安装的风电机组11638台,装机总容量1217万千瓦。应该说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先进、高效风电装备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同时没有考虑到资源状况、布局状况,所以出现了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现在我们的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经超过80家,有80多家都在做风电装备,现在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按照这个推算,2010年我们的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二千万千瓦,每年装机规模是1千万千瓦左右,再加上风电下游的风电市场对接还需要进一步衔接,比如说我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风电装备的负载接在哪里?如果接在钢铁企业,总不能说电厂通知钢铁企业,对不起现在没有风了,我们需要停20分钟,那所有的钢都冻上了。第二个问题,风电要解决好上网的问题。现在我们都是超临界、超超临界的负载,如果突然停电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的风电还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调控和不引导,过剩将不可避免。接着说你的问题,把风电和多晶硅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里,这个与传统的钢铁、平板玻璃和水泥是不一样的,概念上也不一样。钢铁的产能刚才我已经讲了,过剩是不争的事实,重点的是抑制和引导。风电和多晶硅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建的产能比较多,在建的产能多,特别是一些地方上风电和多晶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的供给,如果没电他怎么搞多晶硅呢,所以这样就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和过快发展。所以把风电作为调控行业,主要是要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的风电大部分引进比较多,而且基本上水平是雷同的。所以要把风电装备和多晶硅制造业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节奏上把握好。谢谢。
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接着前一个问题问,风电行业以及多晶硅行业的产能过剩,一部分来自于民间投资的狂热,看到了它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地方政府保增长、调结构所带来的驱动,这可能是一个主要的方式。我们如何在抑制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对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加以引导?谢谢。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刚才我已经谈了,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今天这个发布会刚才李主任也讲了,就是通过政府对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况以及现在的销售、发展状况水平,通过信息披露,让社会各界以及企业了解这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加以引导。企业应该更多地通过政府的披露掌握信息把握发展方向,这次新闻发布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发布从而去引导市场主体避免因不了解整个发展状况,不了解供需状况而盲目发展。你问得很好,也是要求社会各界,同时包括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对这些产业更多地关注,更多地不要再去盲目地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注意到相应的措施,最后一条是深化体制改革,经常也在提这点。请问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近期或年内会不会有具体的举措推进这个改革?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谢谢。
熊必琳: 我现在谈的是抑制产能过剩,相应的改革应该说这几年,发展改革委本身有一个工作职能就是改革,我们主要是推进行业方面的改革,当然也有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内容,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看是不是另找时间回答。谢谢。
华夏时报记者: 我看到很多政策在做修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也在做一些修订,我想知道最快出台的时间。谢谢!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简单说就是国务院38号文件的落实问题。在38号文件中我们提出了九项措施,这九项措施已经明确分解到各部门,其中也有一句话是各司其职。比如你谈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这就是我们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正在抓紧制订,按照时间管理的要求,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出台。你也知道,我们国家虽然是市场经济,但在很多体制机制上面,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特别是对行业的一些准入标准,随着技术进步也在不断调整。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也要一些专家来把关,提出的标准必须是可行的、可操作的,这些是需要有时间。但有些是马上能够见效的,比如说九条措施当中有些是马上要执行的,相对来讲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台这些措施。谢谢。
中国产业经济报记者: 我们在看到采取的应对措施中要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是否会发生国进民退的情况发生?如何处理抑制产能过剩和鼓励投资之间的关系?谢谢。
熊必琳: 第一,抑制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方面,在我们制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时候已经提出这项任务,这个工作主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做,最近已经形成了初稿,在淘汰落后和市场准入方面有了一个新的标准。我想把淘汰落后和国进民退结合起来好象不大合适,因为“十七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这是我们政府坚定不移执行的政策。近几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民营准入的行业越来越多,所以淘汰落后产能和国退民进没有必然关联。谢谢。
澳亚卫视记者: 有一个数据说大豆的产能今年预计增加一千万吨,其中央企就增加了800万吨,据说抑制产能过剩直接受到影响的主要是外资和民营企业,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在央企、外资和民营企业这三者之间,您在抑制上怎么回答外界的置疑,对央企有什么不同?
熊必琳: 大豆油脂这个工业是涉及到民生的,关系到养殖业、种植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这些行业都是紧密关联的。应该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我们的大豆压榨行业的发展状况,到2008年底,我们现在的能力已经超过了8700万吨了,其中日压榨500吨以上的加工厂150家,年加工大豆的能力已经超过了7900万吨,将近8000万吨。目前我们实际的压榨量,只有刚才所说的能力的一半,4150万吨,也就是说加工利用率只有50%左右,并且新建和扩建的势头不减。分析一下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豆的主产区和沿海大豆加工区要从保证国家食品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发,做好本地区的大豆加工业的专项规划,加强政策的指导和产业发展引导。严格控制大豆油脂产能的盲目扩张,避免无序的竞争。原则上不再准入、核准新建和扩建的大豆油脂项目。
你提到的问题,实际上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大豆这几年的变化,已经对大豆主产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东北,每年我们进口2000万吨的大豆,现在由于国外大豆的价格都是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价格比我们便宜,冲击了我们大豆主产区,这已经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了,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我们在这方面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大豆加工统计指导和信息评估,也是定期向社会通报有关的情况,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第二,坚持“提高自给,多油并举”的原则,我刚才说到我们每年要进口2000万吨的大豆,一旦进口量发生变化,对我们的油脂行业的发展,对民生大计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事。所以坚持“提高自给,多油并举”的原则,发展我们有原料优势的,比如说油菜籽、花生、棉籽、向日葵、山茶等油料作物的种植和加工,走多品种油脂供给的道路,就是说不在大豆这一棵树上吊死,那么提高食品植物油的自给率,降低大豆进口的依存度,保证国家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第三,我刚才说到我们平均的加工能力相对比较低,结合国务院公布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大油脂工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调整落后的产能,鼓励和引导内资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发展优质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澳亚卫视记者: 你怎么协调央企的抑制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抑制,有什么区别吗?
熊必琳: 这个问题很简单,政府制定一条措施,没有针对央企也没有针对合资企业,也没有针对民企,它是一视同仁的,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对央企怎么样,也没有对民营企业怎么样。谢谢。
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记者: 煤化工行业现在实际产能过剩是国家早已经发现的,一直是调控的对象,这次再次提出来。我想问,现在已经建成的煤化工项目,它们的生产都不是满负荷生产,如果他们满负荷生产、全部投入生产之后,那么煤化工的产品将会出现过剩。国家对已经建成的煤化工项目有什么建议和引导措施?谢谢。
熊必琳: 煤化工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有一个概念,像焦炭、合成氨、电石、甲醇这些都属于传统的煤化工,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了。也包括煤制油、烯烃、二甲醚、甲烷气这样的煤化工属于新兴产业,就是现代煤化工。你说的这个针对性,我不知道关注哪一块。对于传统的煤化工,刚才我谈到的四大行业,应该说已经进入成熟期了,主要的产品都已经过剩了。现代的煤化工,刚刚起步,在示范阶段,对于已经过剩的,地方还在上的这些,我们要遏制它,防止盲目发展。在总量控制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具体措施,第一,就是按照现在国务院38号文件的要求,严格审批项目管理,已经批还没建的要停,今后三年要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煤化工。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都不予核准;第二,是强化管理,在38号文件里提出了比较细的相应项目规模和技术指标、装备指标和环保措施;第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比如你刚才所说的,有些项目本身建的就是在淘汰落后之列的,那么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不是说所有建的项目,都要保证建成,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开工、不能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准入标准,同时也可以辅以一些差别电价措施、加强环境安全监管、加快淘汰达不到标准、市场经济能力差的落后产能,我想这点也讲得很明白了。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我们提到的六个产能过剩的领域,甚至下面提出的有风险的领域,其中他们的相关行业可能也存在这种风险,比如说我们的造船业是因为大家看好海运市场的前景,比如说目前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上,也存在加快发展建设新港口的趋势,你是怎么看待相关行业里面的政策性引导和抑制作用?
熊必琳: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首先要说说关于船舶的市场需求,因为港口从一定意义上讲和船舶是有关联的。应该说全球的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我们保持了几年比较快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持续兴旺,造船的能力快速增长。目前全球的造船能力大概是1.8亿到2亿吨,需求大概保持在0.8—1亿吨,所以说产能过剩的矛盾是显而易见了,而这次金融危机,加大了过剩产能的困境。比如说中国的造船业,大家都很清楚这几年发展很快,应该说位居世界前三名之列,但是今年的订单相比去年的结果看,应该是5000万吨,由于金融危机,真正落实的也就是大概一半。很多船东有延缓合同的,有的干脆是弃船,提前付的钱都不要了,拿出的预付款都不要了。这样使得造船业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过剩。至于你提到的各地建港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港口业,不单单是造船,还涉及到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我们的产业政策中,产业振兴规划中,比如说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专门有一条钢铁产业的发展要关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实际上也就明确了这一点。同时对于港口的建设也要关注与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匹配。谢谢。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现提淘汰落后,很多行业都提的很多,但是您刚才提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新兴产业比较多,具体有哪些?我们现在是否有一些初步的考虑,能否讲一下?
熊必琳: 这个问题你问得有点大,说大了就是所谓的高技术行业,过去讲的六大行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学、海洋等,在这六大高技术行业中,我们已经在实体上有所发展的,比如说风电、多晶硅、煤化工,这些都是新兴产业。由于国家在一些新兴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包括创意产业发展上还不是完全匹配的,我们在逐渐完善,所以造成了对新兴产业行业信息的披露不够,所以就产生了局部过剩。我们这次建立发布制度,就是要保证对这些行业有更多的信息披露,让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新兴产业是怎么回事。至于你说的新兴产业都有哪些,最近国务院领导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对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发展的新兴产业有哪些,专门有一个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也理出了一些思路。比如说新能源汽车,关于那个详细情况,请你在下一次信息发布会上提。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有一个小问题请问熊司长,您刚才提到风电设备在国内的情况,目前有80多家风电设备的整机制造企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大背景下,国际上是对新兴行业、新能源的产业有很大的需求。我们这次抑制所谓的风电设备和多晶硅产能过剩,有没有考虑到国际上的需求?谢谢。
熊必琳: 我们多晶硅产业,具体的数字我记不太清了,去年的数大概有2000万兆瓦的太阳能硅片,其中有98%直接或间接出口。大家都很清楚,太阳能硅片从硅料开始变成太阳能硅片,大概是1兆瓦的消耗将近200万到300万度的电,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把98%的多晶硅的硅片送到国外,有一个出口能源的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同时中国也不具备向国外出口能源的条件,我们本身能源就紧缺,所以在这方面的调控,国家更多的要鼓励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我们建立和完善国内消化太阳能硅片的能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我提一个比较虚一点的问题,年初我们出了十个行业的振兴规划。现在又出了六个行业的调控产能过剩的文件,我想问,这两个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我们国家总是产业政策出台比较频繁,就在这么频繁的情况下,这个产能过剩的问题,重复建设的问题隔几年就要来一次。今天我看了文件的归纳,感觉新的办法也不是很多。通过这次调控,你能不能对产能过剩的问题,探索出一些新的调控思路和办法,防止我们过几年就再搞一次?谢谢。
熊必琳: 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回答一下,如果是专题讨论的话,我讲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在年初的时候提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现在又提出了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若干意见,应该说这是国家宏观调控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年初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在现在提出来的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我们感觉是在保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于调结构。确实出现了部分行业的过剩,至于你说到政策的有效性,应该说任何一个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都是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任何一个政府提出的政策措施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都得通过针对市场的具体情况,再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比如说我们提到的几个重点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比如说党政机关的问责制,对地方政府的官员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更多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要求他们更多地按照产业政策的导向,要求他们更多地关注产业的有序发展。这也是亮点。当然包括其他方面,我们加大了环保准入的门槛,同时也加大了对土地用地的严格把握和项目审批的严格把握,我想应该会有效果。谢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原则里有一条是关于控制增量里面提到“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形成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新格局”,这点应该如何去理解和实施?
熊必琳: 我们有一些过剩产能,应该说在国际上是比较成熟的。无论是消费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的。比如说钢铁,尽管说我们的钢铁在高端领域上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上中国的钢铁产业在逐渐走强。对于国内的钢铁产能过剩,我们鼓励像这样的产业到境外去建钢铁厂,同时减轻国内在能源方面、环境方面的压力。实际上企业已经做了这些尝试,也包括我们的一些有色企业,现在也在走出去。这从总体上来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道路,中国也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谢谢。
主持人 李朴民: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为止,谢谢大家,谢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