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为何力推投融资改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4-11-28 17:06 来源: 一财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关于如何鼓励社会投资、放开固有垄断领域、创造平等投资机会等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份《意见》出台的原因和功效,各界也有了“除管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活市场”等解读。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一句话介绍了《意见》的主要内容:选择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就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提出了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解读和介绍侧重了《意见》近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其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却也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必须面对的大课题。尽管当下推出这些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有着现实的考量,但是也不能仅仅把目光着眼于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以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不下十次提及融资难融资贵,也不下十次提到投融资体制改革。

    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使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再作修订,是改革投融资体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的重要体现。

    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改革投融资机制,更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

    ……

    为何李克强要反复提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图个啥?他不仅仅是要发挥社会资本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实现全年GDP的增长目标,还有更深远的运筹帷幄。因为当前投资体系中,国家投资比重过高,而社会投资比重偏低,尽管不少项目非国家投资不行,但是社会资本投资不活跃也是中国经济的尴尬一面。

    这种不活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属领域和行业被垄断限制,或者其他过度管制,社会资本不容涉足;二是社会资本的经验、技术和条件不具备,承办不了相关项目。这两点紧密相关的,不让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各行业,它们就不容易成长壮大,更不要说有相关领域的经验。

    所以,现在彻底地放开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管制,重点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不仅仅是让社会资本进来分一杯羹,更是要引入一条又一条鲶鱼,搅动投资体系这池春水。

    长期以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资体系里常常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首先,政府投资效率相对较低,浪费较大,相对于社会资本投资而言,政府投资鲜有那种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的筹谋,所以效率难以提升。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对投资项目的监控不容易兑现,由于部门分工以及行政层级等原因,投资项目与投资监管容易混淆,尤其是不正常的官场文化会让责任虚化。再次,政府过多投资在经营性项目中,可能会造成财政投入的顾此失彼,难以兼顾部分民生公益领域。

    当然,有些开放的领域可能还需要配套改革才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比如价格改革,让社会资本有利可图,只有遵循市场规律,才有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

    正因如此,李克强推动以《意见》为标志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可以有一举多得的妙用。除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除管制”、“活市场”等益处之外,其实还追求多重功效。

    “促改革”,放开部分垄断和管制领域,本身就会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从简政放权开始,减少了政府过于干预市场的空间,甚至也能避免一些寻租的可能。政府推动价格改革,放开部分领域的价格管制,也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身其中。此外,政府部门对具体投资项目保持适当距离,让更多社会资本充分参与,这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承担“裁判员”角色。

    “励创新”,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经济社会制度领域的创新也能够大大解放生产力,《意见》特别要求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具体包括探索创新信贷服务,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只有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围绕着利益驱动,这种创新才会源源不断。

    “优环境”,《意见》不仅是给予社会资本机会,也是给优化中国的投资环境机会。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对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好了,这对于中国吸引更多海外资本也是大有裨益。

    “倡竞争”,在电信、石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原本可以更多发挥市场力量提供服务,但由于行政保护、行业封闭等原因,社会资源难以充分进入,更无法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那么这不仅减损了社会资本的创富机会,对国有资本也不是好事,正如缺乏狼群追逐的鹿群,其生存能力也会退化。

    “提效率”,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这些新开放的行业与领域,要么独自完成项目,要么与国有资本共同合作完成项目,由于社会资本天然的精明属性,他们对于成本、预算会有更加敏锐的感受,与国有资本较强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相结合,这会有助于投资项目通过更经济高效的方式完成使命。

    当然,这些妙用能够兑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改革的举措能够普遍落实。近期,中办、国办联合督查组将对近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破解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的难点和问题。如此,投融资改革的前景才可期。(田享华)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