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讨论通过部分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1月7日 中国政府网) 行政审批权是政府职能最为重要的体现之一。过去有种认识,就是政府依靠行政审批来进行企业的市场行为调配,由此产生了“保姆式”的管理沉疴。很多企业要进行市场行为,就不得不过行政审批这一关。而过多的行政审批,就有“见庙就进”、“见菩萨就烧香”的现象发生。部分审批者也利用手中权限来勾兑利益,造成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化。至此,本届政府从上任伊始就把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当成行政改革的“先手棋”,把简政放权作为紧紧不放的“牛鼻子”,从而让政府在自我革命得到进一步深化。 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权力法治化,需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本次会议就此提出了五点要求。首先是推行“一口受理”,这可以解读是“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方式。企业和群众由此减少了腿脚时间,并能够垂直办理手中事务。它的受益者将明显感到方便和效率,譬如对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种服务方式无疑于开门见山的利好,因为它间接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 其次是实行“限时办理”。李克强总理在广东调研考察期间,有一位企业负责人向总理诉苦:企业的出口退税手续,一旦涉及到跨省办理,发函回复常常遇到办理人员“拖拖拉拉”,本来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手续,经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这种让人不解的现象,拖沓了办事的效率。总理就此强调“审批的过程完全可以加快,也应该加快。”让审批提速,继而用限时办理的方式来进行约束,这是对企业和群众的时间最大尊重,也是服务价值最大的履行,是现代政府服务的基本要义。 会议提到的第三点是严格“规范办理”。在去年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几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曾经不约而同地向总理要求,“只要有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行政审批的“战线”拉得过长,会有人为原因衍生出不规范,继而造成了政府服务质量的下降。一些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让政府行政审批这只“有形之手”成为随意裁量,打乱市场的步伐,这与政府公信力严重不符。而规范办理,就是不再乱画圈圈,并明确审查内容、要点和标准。上游的行政审批的规范化,方是下游市场规范化运行的源泉之水。 坚持“透明办理”是会议提到的第四点要求。李克强总理曾经考察过的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很多官员都已坐在行政大厅办公,一举一动都要面对着摄像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透明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办公的一种进步。当然,信息公开,义务告知,公共监督,都是透明办理的表达方式。而这些,就是要还群众一个“明白”。 推进“网上办理”是会议提出的第五个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要求。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过后,互联网思维一词大热。热词并不是用来众口铄金,而是需要在工作中进行指引。推进网上办理,就是行政审批的互联网思维。它满足于群众足不出户来办事的要求,它是未来工作的现代雏形。利于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政府服务品牌。 都说改革是啃硬骨头。就好比行政审批是种权力,必然会有对人对它恋恋不舍。不过这种情愫,在政府厘清和市场关系的大背景下,显得没有必要。而要完成简政放权,就需要致力于从制度建设上破解难题。“新常态”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也必然会带来行政改革的“新常态”。而推动这些的,都已在路上。(皮波)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