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在去年大幅减少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 所谓“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由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事项。在法律规定中,它被列为“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的其他审批”,当时保留下来仅是为了过渡,但后来一度被代指为“制度后门”和“灰色地带”,现在已经到了全面取消的时期。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表示,从政府自身的改革来看,尽管简政放权已进行到伤筋动骨的深水期,但力度并没有减弱,可见改革决心。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针对职业资格认可和中介规范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和监管建设也在逐步完善。这些都保证了改革红利能更快让企业和百姓感受到,及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据介绍,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先后开展7轮清理工作,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209项。至于那些分类清理剩余的非行政审批事项,当天的常务会议决定,对其中49项予以取消,20项转为行政许可,对其他不涉及公众、或具有行政确认、奖励等性质的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或通过“权力清单”逐一规范。 涉及非行政许可审批数量比较多的有国家税务总局、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今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201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取消了29项非行政许可,2015年还将再取消20多项。 与此同时,一些省市也给出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5日,北京市常务会议提出,将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重点清理北京市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将不再保留。 让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淡出历史的舞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能极大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李克强要求,文件通过后要尽早在网上公开,给社会、给市场主体、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再也不搞变相审批了!” “我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定权力清单,其目的就是为了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李克强强调,“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就要取消,该转化就要合理转化。政府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决不能再搞‘模糊边界’、再玩‘模糊权力’!”(记者 郭洪海 杨晓静)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