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上,拉美或许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区之一。但跨越海洋的几万公里距离,随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拉美四国之行的收官被进一步拉近。5月18日至26日,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罗塞夫、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桑托斯、秘鲁共和国总统乌马拉、智利共和国总统巴切莱特邀请,李克强总理对上述四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行程的紧凑并不影响成果的丰硕。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克强总理此访有两大亮点贯穿始终:在务实层面,为中国与包括此次到访四国在内的整个拉美地区合作打造了“新亮点”、“新框架”;在人文交流层面,为中国和拉美的文明互鉴、人文互鉴开了一个好头。 在徐世澄看来,李克强总理在中巴工商界峰会闭幕式上首次提出的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是中拉合作的重要“创新点”。以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合作为动力,将拉动整个中拉合作,使得中拉合作转型升级。 “3×3”新模式的具体内涵包括:契合拉美国家的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遵循市场规律,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此处是‘3×3’而不是‘3+3’,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乘法,而是各个方面相互交汇、相互支持的一个创新模式。”徐世澄说。 徐世澄解释道:“首先,物流、电力、信息都属于基础设施范畴。拉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领域都有些落后,因此拉美国家需要中国的技术、装备和资金。中国通过与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可以将国内的一些过剩产能和装备输出,从而实现中拉合作的互补和互利共赢。” 在李克强总理的访问行程中,已经将这一创新模式运用起来并落实。5月19日,李克强和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共同出席了美丽山水电站项目视频奠基仪式,共同见证了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的正式启动建设。这同时也是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首次走出国门。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媒体介绍访问秘鲁的成果时表示,中国同巴西、秘鲁决定共同开展“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这些大型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融资、保险等金融支持。同时,大型工程项目除了要靠国际推动,还要取得当地社会、居民和工会等民间组织的支持。可以看出,‘3×3’模式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相互支持的。”徐世澄说。 徐世澄同时指出,不管是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看,还是从中拉双方的实际需求看,以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的合作为动力,拉动整个中拉合作转型升级都是符合现实需要的。他认为:“以往中拉之间的经贸关系,主要是通过我国向拉美国家出口制成品,从拉美国家进口石油、农产品、铁矿、铜等初级产品的模式进行的,中国对拉美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能源、矿业领域。但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拉美国家近年来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现象,比如今年拉美的预期经济增长速度只有1%;中国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拉之间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模式进行合作,将是行不通的。一方面,中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没有以前旺盛;另一方面,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如果仍按以前的模式,中拉之间的贸易额也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3×3’的新模式,可谓正当其时。” 除了经贸合作的重头戏,让徐世澄印象深刻的,还有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期间,中拉之间举行了各种高规格的人文交流活动。比如,在哥伦比亚,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在波哥大出席了两国文化部门举办的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在秘鲁,李克强在秘鲁部长会议主席卡特里亚诺陪同下,参观了查文文化、印加文化展览和“中华文明起源”图片展,详细了解秘鲁和拉美文明的历史脉络,并向秘方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徐世澄还注意到,在这次陪同总理出访的团队中,有中国著名作家莫言、铁凝和青年作家蒋方舟等人,还有社科院文学所、外语院校西班牙语系的负责人,以及舞蹈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文化领域各个方面的代表。徐世澄说:“这跟以往中国领导出访很不同,以往比较常见的是企业家跟随领导人出访,带着作家出访是很少见的。” 做了大半辈子拉美研究的徐世澄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十分认同李克强总理“期待中拉人文交流更广阔、更深入心灵”的表述。他说:“过去我们在人文交流这方面是做得不够的。比如说,许多中国人都知道的拉美作家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及其作品,许多中国作家的创作也受到他的影响;但是,由于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没有西语译本,拉美人民对于中国文化作品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中拉之间开展文明互鉴活动,将加强中国和拉美国家人民间的心灵沟通,促进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开辟两种文明的交流互鉴途径。文明的交流也将对经济合作起到推动作用。只有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在政治、经济层面的合作才能更深入。”徐世澄说。(记者 陈婧 实习生 胡培瑶)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