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署推进"互联网+" 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5-06-25 12:26 来源: 国际在线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现代农业等11个产业的“互联网+”目标,并提出五项具体措施,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网络购物到手机叫车,近年来,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改变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现。比如,成立于2011年的一亩田公司就打造了农产品交易诚信平台,“互联网+农业”的先行者,一亩田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高海燕告诉记者,“互联网+”给传统农业带来了巨大改变。“传统的农产品市场核心的问题时信息梗阻,就是信息不对称,(农民)更多是一种熟人交易,通过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渠道来卖农产品,而现在互联网告诉(农民),其实全国有海量的买家。一亩田四年以来主要就是做互联网+农产品的流通,说得通俗点就是帮农民或者说农业经营者把农产品给卖出来。目前我们线上卖的农产品有一万两千种,来源自中国1972个县,每天农产品的交易达到2.5亿人民币。”

    据高海燕介绍,互联网+农业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今年以来,一亩田共参与解决了50余起农产品的滞销事件,同时农产品电商去掉了中间环节,改变了过去农产品交易“肥了中间,亏了两头”的局面。正像在今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高德地图的掌门人,俞永福所说,“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提高社会效率。“互联网+本身绝不是把原来的市场再切割,它会带来巨大的增量和变量,整个都在去渠道化,最终的目标是厂供,也就是最终的实际提供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一个连接,整个互联网到今天从经济的角度都在解决效率的问题,如果面向未来打开这扇门,(互联网+)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远远高于过去十年传统的互联网,因为它重构的经济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供需。”

    不过,在推进“互联网+”的进程中,很多企业也遇到了不少阻碍。高海燕介绍说,推进“互联网+农业”进程,农村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尤为关键。“农村的信息化环境和农村互联网意识和电商能力的普及,对互联网+农村+农民是最重要的前提。整体农村电商生态的良性发展和形成当然需要地方政府,比如说在公共数据的开放上,在利用社会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上,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形成营造一个大家共同使用大数据的社会氛围,这很关键。”

    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互联网+”推进所需要的技术平台意味着成本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这些问题也亟待破局。

    对此,中国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会议还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确定了五项具体支持措施:“清理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实施支撑保障“互联网+”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力度,开展股权众筹等试点,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

    对此,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认为,这一系列措施,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具体操作方向。“一个是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什么都等于零。基础设施做好以后把标准做好,标准做好后互联形成平台。(这次会议)已经讲到这个问题了,现在各个基层都在做互联网,但企业内部做数据都是封闭的,所有的行业还没有互联上,这种信息孤岛通过制定标准互联以后形成公共平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信息开放,这样大家就都会受益。”(记者 李雯婷)

责任编辑: 宋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