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不能倒,中国不会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5-08-26 12: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全球市场正在遭遇一场抛售风险资产的危机,从股市到大宗商品,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几乎全都跌跌不休且跌幅迅猛,只有避险意味浓厚的美国国债和黄金让投资者有些安心。

从全球看,1973年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1980年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1994年爆发发达国家债市危机,2001年911事件引发股市大跌,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每七年一次危机”几成惯例。目前的这场危机,究竟“是适时的回调,还是近期内将会爆发重大的全球危机的征兆?”(默多克语),尚无定论,但显然,如同法国兴业银行宏观经济主管最近在给客户报告中所说,“我们关注的关键是投资者对全球市场的信心,若股市、债券、商品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遭遇进一步打击,那么所有市场将会显著下跌,接下来将会出现‘违约、资产抛售、价格下跌’的自我实现式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又想起2008年危机时中国领导人的一句话,就是“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整个经济的金融化、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和实体经济以及投资者、消费者心理的互动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如果集体性地丧失信心,任由恐慌蔓延,只会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

在最近的市场危机中,中国因为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小幅贬值和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表现不佳等等,似乎成为全球市场下跌的利空因素之一。投资银行巴克莱在分析大宗商品下跌的原因时指出,过去五年中国对石油、铜和铝需求的平均增速为6%、9%和13%,预计未来五年将分别跌至3%、2.4%和2.5%。全球最大矿业企业必和必拓昨日在发布2014~2015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时,也把净利润下滑86%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最大客户中国经济和需求增速放缓”。

我们的看法是,全球市场危机的根由是,长周期增长动力不足,全球人口增长率下滑导致潜在增长率下移,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制约了需求增长,过去几年过度依靠量化宽松的货币刺激、结构性改革收效微弱,同时“量宽”又不断制造着资产泡沫。试想,全球“真实经济”(realeconomy)增长乏力,而股市、房地产等资产却不断创出新高,这可能持续吗?从本质上说,全球市场的调整是势所必然,迟早要来。

我们不认为中国因素是“全球利空”因素,事实上,中国能维持7%左右年增长,且经济的可持续程度在提高,恰恰是对全球市场未来的一个支撑。没有这样的中国,全球市场的灾难可能要深重得多。

但是,中国因素对全球市场和投资者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又的确是客观现实。198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为1.7%,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占全球比重为3.5%,2008年时占接近8%,目前已占到13%以上。以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论,2010~2013年中国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26.2%,同期全球经济2.44%的年均增幅中,0.64个百分点来自中国,已经高于美国的0.56个百分点。

正是因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就越来越看重。拿人民币国际化来说,人民币完成的支付结算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排名已经是第五,人民币这么快就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近期中国股市不断下跌,上证指数昨日收报2964.97点,而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报3234.68点。跌到了去年底水平以下,可以说风险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释放。昨天中国央行出台了降息降准等组合措施,也显示中国的政策工具箱还有相当操作空间。中国市场不会倒,经过风雨调整和结构改革,中国经济将更加坚韧有力。

点击进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专题

责任编辑: 雷丽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