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李克强达沃斯再挺“双创” 中国经济期待新动能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在日前闭幕的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数度提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视作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时值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这一新动能如何孕育生长,助推中国经济逆势而上,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事实上,这并非李克强第一次在达沃斯论坛上力挺“双创”。去年9月,李克强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又在今年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将“双创”喻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今夏在大连,“双创”依然是李克强达沃斯讲话中的高频词。本月9日,他在与外国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将“双创”冠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之名,一天后则在开幕式致辞中再度强调,“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大转型,其原有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实际上已不适合推动中等收入阶层进一步高速发展。”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要完成这“艰险的一跳”,必须以“双创”为“跳板”,引导新兴经济模式和产业。 他进一步指出,创业创新的特别之处在于政府难以预测规划,唯有依靠市场力量牵引,通过了解市场行业和未来趋势的企业不断“试错”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大众全面参与进来。 近一年来发生的变化证明,李克强确实号对了中国经济的“脉相”。官方数据显示,通过“双创”,去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一万家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向好的变化,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 中国经济期待的新动能已作用初显,但如何令其动力源源不绝?李克强给出的答案是“改革”。在致辞中,李克强提及创业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指出改革就是要激发民众的创造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高辉清看来,结构性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政府层面调整政策制度,减少对“双创”企业的干预及其创业成本,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其次,市场自身进行调整,资源适当向“双创”倾斜,如资本市场应给予“双创”企业更多支持和发展机会;再次,从产业层面鼓励与众不同者,为未来前景广阔的非传统型产业和新兴企业提供更多产业结构方向的扶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则告诉中新社记者,对改革的重视显示出中国官方对创新创业的期待已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将“双创”作为杠杆,“从不同角度冲击各种旧体制机制,撬动改革进程。” 谈及中国经济增长这一新动能发挥作用过程中的阻滞,高辉清认为,制约中国“双创”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人才和创业氛围的培养,“当今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足以支撑‘双创’发展,应鼓励建立更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并培育发展倡导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包容创新实施者,宽容创新失败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此前则在论坛上坦言,当前全世界在创新方面都面临一个挑战,即怎样把个体创新行为集合成行业、产业和工业的生产,从而将其转变为劳动生产率的整体提高。他表示,“在大规模创新行为下,如中国政府能有效做到这一点,就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王恩博)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