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应该如何回应,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进行了部署,提出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 实际上,自一年前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后,得益于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积极作为和不断清除行政干预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不科学束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热情得到激发和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风尚。据统计,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平均每天新增1.11万家,注册资本增长43%。 但是,创业创新并不是仅靠热情就可以成功的,创业创新的成功率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很低,往往有超过90%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在中国也有十人创业九不成的说法,足以可见创业创新的艰难。在中国经济面临压力、企业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创业创新更需要各方积极作为,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继续加大改革,破除阻碍创业创新的束缚,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氛围。在这方面,本届政府的作为力度空前。今年以来,无论是发展众创空间,还是打造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抑或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还有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相关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积极作为,不断清除行政干预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不科学束缚,这些改革举措极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创业创新风生水起。但是,不可否认,创业创新的障碍还存在,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障碍还很大,极大地伤害了国民创业的热情,为此本次常务会议听取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包括提高放权的含金量,增强监管的有效性,突出便民服务的主动性,打掉违法中介和不合理收费,对不负责、不作为要大力追责整改;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清费政策,加大财政对企业贷款、担保等的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要求。政策支持并切实落实到位,将为创业创新提供保证。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打造支撑平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助推“中国制造2025”,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目前,我国多地正在积极搭建平台为“双创”提供土壤。据笔者了解,贵州已经成立了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和众筹金融交易所。一般来说,资本市场主板、中小板,更多的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即使是创业板的企业也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盈利能力,各地的股权交易中心也主要服务当地的国有企业。创业中的企业需要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而股权众筹则主要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和草根创业者。贵州众筹金融交易所的主要业务就是创业企业的股权交易,成立时间不长,已经涉及农业、大健康、大数据、科技、餐饮、体育、时尚等50多个领域,200个创新项目股权众筹交易初具规模。一些好主意、一个好点子在初期还没有成形时,通过众筹就能迅速找到资金和伙伴,这对于创业创新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和场外、涉众、混同的特征,以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不仅能促进创业创新,服务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金融业转型发展,提升金融业的综合实力。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创业创新企业往往要直接面对资金、技术等瓶颈难题,初期具有较大的风险,而发展实物、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可以有效拓宽金融体系服务创业创新的新渠道、新功能,能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些新模式正是体现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相比简单地给这些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等举措,发展实物、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等新模式,更具改革的意识和市场的思维,在解决创业创新融资难题中更能发挥作用。 我国有13亿勤劳智慧的人民,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如果13亿人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可以乐观预见,随着各种束缚和桎梏的消除,各项支持举措进一步贯彻实施,创业创新必将成为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刘红)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