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东亚各国应共同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与长远发展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行动力,推动地区多双边务实合作步入新的发展进程。在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区域经济金融和产能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接下来应该有更多的沟通。 资料图片:当地时间11月21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当地时间11月21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 今年年底前,东盟共同体即将宣布建成。明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将迎来第25个春秋。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今年双方把贸易额的预期目标设定在5000亿美元。十年来,双方贸易增速相当快,难怪有人把过去十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形容为“黄金十年”。 中国与东盟经贸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缘于双方贸易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分工合作上更能实现发展共赢;而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2+7合作框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新元素也在持续注入。随着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将朝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目标迈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它的建成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拥有十七亿人口的经济区,其释放的消费潜力与市场拓延也会对全球经济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而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融合,将使得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动力更足,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也将有一个更为深厚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加快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协力维护地区金融稳定”、“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农业减贫合作”和“拓展人文交流”这“六点建议”,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让持久繁荣与发展惠及各国人民,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下的东亚区域合作仍面临一些阻力和障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成长迟缓、亚太经济多重困难与挑战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发展是东亚各国的第一要务。坚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共谋发展的共识,至关重要。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潮流之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既离不开区域经济融合,也离不开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东亚各国应共同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与长远发展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行动力,推动地区多双边务实合作步入新的发展进程。在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区域经济金融和产能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接下来应该有更多的沟通。在这些议题上深入探讨并凝聚共识,将有益于进一步构建东亚共同体,促进本地区的合作共赢!(王振峰)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