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他强调,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需要新动能的异军突起,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动能。新动能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更大力度的推动去产能。 众所周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去产能被列为第一大任务。也就是说,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去产能都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去产能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但是,说到去产能,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员工下岗的问题。因为,所谓去产能,就是把过剩的产能压缩掉。一方面,压减相同产能中的低效率、低水平、低质量、高消耗产能,从而使减少供给侧的供应,提高供给侧供应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将已经名存实亡,但依然在消耗和占用资源的僵尸企业清理掉,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利用率更强的领域,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水平。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员工下岗的现象。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更可能会出现员工集体下岗潮。 因此,就去产能本身来说,员工下岗是必然的。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出现员工下岗潮,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关键在于,在去产能过程中,能否在其他方面找到新的就业岗位,释放新的就业空间,从而为去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去产能工作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 毫无疑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经济新动能,将是去产能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最为重要的支撑。也就是说,如果在培育和创造经济新动能方面能够迈出坚实的步伐,能够释放出一定的就业动能,创造出一定的就业空间,那么,去产能工作的阻力就会大大减轻,去产能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经济新动能的释放效率与水平,将直接决定去产能的效率与水平,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与水平。 应当说,中国在经济新动能方面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空间也是比较多的。要知道,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制造水平不高,既是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不高的标志,也是经济新动能潜力巨大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样的特点,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处理好,把隐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潜力释放出来,那么,经济新动能的效果也就出现了。 很显然,新经济是释放经济新动能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谈到新经济,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纳到互联网,就认为新经济就是互联网经济。如果这样,新经济就会误入歧途。互联网经济确实是新经济,但是,新经济决不只是互联网经济。无论哪个产业,无论哪个行业,包括传统制造业,都有新经济元素。所不同的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新经济元素有所不同,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这就意味着,利用新经济释放经济新动能,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的,包括一、二、三产业,包括互联网,也包括传统产业,包括服务业,也包括农业等。只要市场仍然具有巨大潜力的,都可以与新经济联系在一起。必须看到,如果适应市场的能力强,传统经济也能释放出现代动力来的。因此,要发展新经济,就必须对新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释放经济新动能打下坚实基础。一旦新经济的新动能得到释放了,对去产能工作的积极作用也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了,去产能的力度就可能大得多、步伐也快得多。 释放经济新动能,还要紧紧抓住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转型。我们说,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产能过剩问题,还有结构不合理、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的产品与需求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自然,也就与传统产业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不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有关。要知道,如果传统产业不升级改造,就算去产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过剩的产能被有效压缩,供给侧的供应不符合市场需求,也难以达到供求平衡、供需协调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把传统产业与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兴产业、注入新经济元素。自然,也就能有效释放经济新动能了。经济新动能的释放,也就能够为去产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我们说,经济新动能的释放,能够为去产能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和环境支持,但是,经济新动能又如何释放呢?新经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呢?毫无疑问,政策引导是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没有良好的政策导向,经济新动能是不可能得到释放的。过去的发展所以出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就是因为政策导向出现了问题。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城市建设的过度超前、环境资源的过度破坏等,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经济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反过来,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政策上有更加明确的导向。亦即通过政策引导,把企业和投资者引导到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产业升级的方向上来。譬如新经济,譬如高端装备制造业。譬如实体经济,譬如现代服务业等等。 在此基础上,政府能够提供怎样的服务,政府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和居民的创业创新,是否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等等,这一切,都是政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政府行为依然停留于目前的对企业管卡压,那经济新动能就不可能得到释放,去产能也就更多的会停留于喊口号,或者引发员工下岗潮等社会性矛盾和问题。 于是,政府行为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跟得上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步伐,能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新动能释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就成了各级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政府行为总体上是与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对立的是,是对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产生阻力的,是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化机制的。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经济转型,政府必须对其行为作出规范与约束,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理顺与企业的关系,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不是市场的掌管者。只有这样,去产能工作才能取得突破,经济新动能也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中国经济也才能步入新的发展平台。(谭浩俊)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