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等出席。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主持会议的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强澜湄合作,让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是地区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澜湄合作机制是第一个由我国发起和主导的新型周边次区域合作机制。那么,这一机制和已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有什么区别?中国为什么要倡议这样一个机制?另外,这两个机制涉及的国家同为中、缅、老、泰、柬、越六国,那么,新成立的澜湄机制意义何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对此的解读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澜湄合作首先是主导者不一样。前者始于1992年,是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流域内的这六个国家共同发起的经济合作机制,目的是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而澜湄合作是在中国主导下,由上述六国共同发起的。”倪月菊说,2012年,泰方首先提出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设想,中方给予积极回应。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提出的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的倡议,得到了其他五国的共同相应,并创建了机制框架,通过了合作概念文件,确定了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 其次,合作的资金来源不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亚行作为参与方和出资方,主要负责为有关会议及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澜湄合作中,除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丝路基金等平台外,中方还将设立100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和100亿美元信贷额度,用于支持澜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项目。可见,中国在澜湄合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倪月菊指出,新成立的澜湄合作机制不会替代原有机制,而是一种新的补充。澜湄合作将结合“一带一路”,在中南半岛等区域,在资金、市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澜湄合作机制下,中国将更为积极地发挥资金、市场、技术、产能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与其他五国的互通互联。 最新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总额达1939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超过1500万人次。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互派留学生总数超过6万人。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记者 黎萌)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