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中国向科研创新发“改革红包”

2016-08-03 07:3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旧动能在转换,科研创新是关键。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对科研人员报酬、仪器设备采购、差旅会议经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等诸多热点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改革措施与操作规范。专家普遍认为,相比于增加经费本身,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更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这无疑将对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大有裨益。

经费新政“接地气”

载人航天、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量子通讯、铁基超导、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这一项项中国高科技的背后,无不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汗水。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国家创新指数持续上升的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依存度日益提高。

但也要看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产学研用”通道还不够顺畅,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好消息是,制约我国科研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将被进一步革除。

例如,针对科研活动劳务报酬问题,《意见》明确指出加大绩效激励力度,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同时要求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不设比例限制。再例如,针对科研资金管理“过细过死”,《意见》指出要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及时使用。

对此,不少专家学者都给予高度评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意见》问题导向明显,特别强调尊重科研规律,这有助于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我国走创新国家道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认为,“创新”和“接地气”是此次“新政”的鲜明特征。“新政”改革了过去一些僵化、不切实际的办法,破解了科技人员长期反映的一些制约创新工作的难题,有利于营造支持、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规范管理“两安全”

据了解,以前我国对科研经费重在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即要求科研人员只要预算没有列支的不能支出,某一项目的经费不能用于其他项目,没有在规定时间中用完的经费必须上缴,因此容易出现“没钱花”与“花不完”并存的矛盾。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科研经费管理新政重点针对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给出对策,对广大科研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改革红包”,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科研经费使用规定过细过死,特别是报销环节的各种限制,让很多学者都不得不将大把精力花在填表、核对发票上,这显然不利于盘活科研创新资源。与此同时,不同学科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其实也有很大差异。例如自然科学主要花销是实验设备和原料,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主要是数据采集和调研。”刘小川表示,“新政”打破了“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类过时限制,强调以“烹饪”出好的科研成果为最终导向。

不过,科研资金使用“简政放权”并不等于允许资金“跑冒滴漏”。“新政”强调,项目承担单位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一方面,强化单位法人责任,落实项目预算调剂、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余资金使用等管理权限,另一方面规范资金管理,实行内部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确保资金、人员“两安全”。

经济转型“踩油门”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0.2%,比制造业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电子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和9.2%。同时,粗钢、电解铝等产量持续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经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科研经费管理新政无疑将为经济转型“踩油门”。从根本上说,本次“新政”有利于让科研人员把心思更多集中在本职工作上,多出优质成果,提高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刘小川说。

科技部相关人士指出,现在中国科技发展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为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科技研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

事实上,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更加乐观。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的“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显示,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科研机构中有40家来自中国,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中国科研机构更是占据了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量排行榜的前10名。该创始人戴维·斯温班克斯说,中国正努力成为一个创新驱动国家和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升轨迹有望持续。(记者 王俊岭)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