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健康中国有了行动“路线图”

2019-07-16 07:42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健康中国有了行动“路线图”
组织实施15项专项行动,努力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指出,健康中国行动将组织实施15项专项行动,通过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努力促进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经党中央同意,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意见》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提出实施15项行动,并对组织实施做出部署。这些文件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0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初步控制。

但是,人民健康还面临新的挑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慢性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慢阻肺患者近1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总体癌症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重点人群有着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如出生缺陷和儿童早期发展问题、中小学生的近视和肥胖问题、老年人的慢性病问题等。

《意见》提出,健康中国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健康中国行动坚持“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注重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疾病,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突出健康促进和动员倡导。

《意见》分别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意见》明确实施15项专项行动。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关注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地方病,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有关专项行动也对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贫困地区居民健康促进提出了相关措施。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细化落实了15项专项行动,共提出124项主要指标,包括结果性指标、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政府工作性指标。大部分指标是预期性和倡导性的指标,约束性指标基本都纳入考核方案。在这些指标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地方及有关专家对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都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每项专项行动都有目标、有指标、有路径,不仅有政府的具体任务,还有对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建议,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提供有效抓手。(记者 白剑峰)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范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