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何让消费引擎更强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5-10-10 12:59 来源: 瞭望
【字体: 打印本页

大国经济从长远来看必须立足于内需。要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牵引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将进一步培育和引导新的消费增长点

7月15日,观众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暨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上试戴智能手环

“中国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倚重消费来拉动,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正逐步得以解决。”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新西兰伙伴关系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朱之鑫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一年内有这么大的提高,表明我们的结构调整中,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上升。”

根据统计,今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44万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2.64万亿元。“特别是农村的零售额增长了11.7%,比城市零售额10.3%的增速还要高。这表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朱之鑫说。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多位专家表示,在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越加突显。未来随着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的更加完善,以及产业升级与消费引领的互为促进,中国的消费市场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增长韧性的重要体现。

平稳态势下结构升级

稳增长过程中,消费一直扮演着稳定器角色。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10.5%。其中8月份更是同比增长10.8%,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具体看,8月份,大型企业销售提速。限额以上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9%和8.9%,比上月分别加快0.7个和0.8个百分点。以大众消费为主的限额以下零售、餐饮企业销售相对稳定,同比增速为13.2%和13.7%。大众消费正成为消费主力军,而大众消费潜力的逐步释放也带旺了消费市场。

虽然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消费增速与年初预期的11%的目标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在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看来,“总体态势仍旧平稳”。

从历史平均水平看,目前的消费增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等水平。赵萍认为,“消费不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逆势快速上涨,增速放缓是因为经济总体形势所致,并不是消费本身出现了下行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也对本刊表示,如果剔除因城镇化瓶颈对汽车消费的抑制作用,近年来消费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没有出现增速换挡。住行为首的消费结构升级使消费的中期水平有所降低,但消费并没有出现剧烈波动。

平稳态势之外,受访专家认为,消费结构也呈现出积极变化。赵萍对本刊表示,“十二五”以来,农村购买力不断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区域之间的消费结构呈现出优化态势。从商品结构上看,“十二五”以前国内消费增长最明显的是耐用消费品相关的消费,“十二五”以来商品消费占比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而服务消费占比上升,这与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密切关联。供给方面,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服务消费供给瓶颈得到较大改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自2014年起中国城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已经由贫困型消费结构进入到比较富裕型消费阶段,人们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多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特征。

“中国的消费已经从‘从无到有’的排浪式消费,变成了‘从有到优’的个性化消费。”张立群认为,消费升级是新阶段的重要趋势。比如,节能智能家居产品就很热销,1~8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中超高清4K电视、一级能耗冰箱、一级能耗空调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8.1%、15.8%和4.5%,分别比普通电视、冰箱、空调产品增速高12.8、11.2和11.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更是累计同比增长2.7倍,其中8月份增长3.5倍。

瞄准未来四大需求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但对于中国本身蕴含的巨大市场空间来说,消费仍有巨大的潜力待释放。

综合受访专家对《瞭望》新闻周刊提出的建议,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消费,至少需要从四大方向持续推进服务的供给和消费环境的改善。

一是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相关的消费需求。8月份,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销售同比增长38.9%,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1~8月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8%,比1~7月提高0.1个百分点。

赵萍表示,互联网生活方式已经渗透到五成以上中国人家庭当中,但受制于网速、上网费用等因素,以及安全保障、行业管制等问题,互联网+带来的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已是政策指向,未来需进一步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为创造新的消费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是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电影为例,我国电影消费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2014年北美人均观影3.6次,中国人均0.6次。到今年观影人次已经很接近。售票平台的打折促销引发了观影热潮,同时引进大片数量也在增加。总体上,中国民众对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通过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推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将能有效释放出全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是推动家政服务规范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年岁较大的老人需要照顾。城镇家庭夫妻双方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孩子。这给家政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目前来看,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服务比较匮乏,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也不充分。现有规范的家政公司较少,有经验、信誉好的家政人员严重供不应求。家政服务一方面是普遍需求,另一方面却又成为奢侈消费。未来需加大对这一行业的支持力度,推进行业的发育和完善,提高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四是提升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一个接近20%老年人口的社会,将对医疗、保健的供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虽有了社区医院,但服务能力总体偏低,消费者信任度也不够。专家认为,既需要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需要对民众的消费理念进行引导。应更加明确社区医院的职责与功能,使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合理。至于社区保健机构这一几近空白的领域,更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定期检查、健康顾问以及其他个性化服务等,需求巨大。

“这些领域都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方向一致的,应使生活性服务业尽快成长起来,为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更有力支撑。否则消费需求只存在于需求阶段,难以变成现实购买力。”赵萍说。

筑牢消费增长之基

消费的平稳增长,与确保基本民生的努力密切相关。加上服务业发展平稳、创业型就业增加等客观因素支持,近年来就业形势大体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1%。就业支持了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可比价格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这给消费的平稳增长带来基础性支持。

张立群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13.6亿人口日常生活所需,必然奠定消费平稳增长的格局,同时也会从市场需求方面对生活资料生产形成稳定的支持。

事实证明,在经济转型的复杂形势下,抓住保障基本民生这个龙头,对于实现中高水平的合理增长是关键。“稳增长的核心目标,现在和未来都应定位于保就业、稳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经济增长长期平稳的核心支点。”张立群强调。

基于这样的判断,受访专家认为,要围绕着公共服务的完善和居民收入的提升来做文章,这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最坚实的保障。

张立群指出,目前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提供能力有待提升。供给不足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因素。比如城市交通拥堵,全国多个城市都采取了限购、限行等举措,再加上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突出,大大抑制了汽车消费需求。基础设施的短板,使得整个生产链条的消费潜力都受到抑制。

专家还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但要真正实现消费需求的增长,也有赖于消费环境的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就对本刊表示,人性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之一。养老、生活、教育、医疗等各种配套设施得齐全,不能只是建高楼、修马路。

社会保障方面,保障水平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大覆盖面的同时,着力提高保障水平,更好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上学难、看病难以及上学贵、看病贵等问题,使得民众本身具有的消费能力被分流。

“另一个重要着力点则是要巩固发展势头,提高居民收入。保障了收入才能稳定消费。”张立群表示,为此要在精准就业和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的复杂形势下,要在保持必要增长的条件下推进转型升级,而不能采取休克疗法。把保就业和稳增长更好结合起来,才能保持消费的稳定。对于贫困人口,则需要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其增收致富。(作者: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实习生 丁远馨)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