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圆桌系列论坛之以“互联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新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6-06-29 13:38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主题:文津圆桌系列论坛之以“互联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新发展

时间:2016年06月17日

主持人:吴亮 新华社瞭望智库总裁

主持人:非常荣幸欢迎大家参加我们这次“互联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新发展的文津圆桌,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出席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夏林,是我们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我们主办方领导。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刘坚刘老师。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现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行长。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巡视员侯永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雷曜雷主任。还有来自企业的领导,一是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国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立品,杭州同盾科技有限公司CEO蒋韬蒋先生,资邦控股董事长资邦金服董事陶蕾,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运营总监陈嘉轶。

现在会议正式开始,希望大家围绕主题说一些让大家“解渴”的东西。实际上在农村金融方面,我们也跑了很多地方,出了很多内部文件,这个问题很重要。现在不一样了,发生了很多新情况,包括今年年初开始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涉及到农村金融这一块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记者和研究员也带来了很多新情况。

首先,有请我们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夏林发言。

夏林:首先欢迎大家出席今天这个研讨会,是对我们的工作支持,也是对大家共同关心的工作参与的一种热情。

今天来了很多专家学者,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行长,一会儿他们两位的发言特别切合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就是互联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的发展。    “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甚至有人把互联网的出现和16世纪人类地理大发现相提并论。当然,“互联网+”这一段时间也出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议,开始了一些整顿。

我记得一年前我在金融街威斯汀参加互联网金融研讨会,那次会上去了很多金融界人士,盛势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是不是“退潮”了呢?也不是,只是不是追求时尚,要踏踏实实地和自己工作结合起来的。一时的热闹,一时的贴标签式的企业都不复存在。

今天这个话题是在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发展,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需要新商业模式和新环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互联网金融怎么样延伸到农村去,怎么样推进“三农”发展的意义所在。

当然,在监管层全面整治互联网金融时,又要防止互联网+普惠金融的风险,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但总的来说,现在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远远不够。

我上次参加一个研讨会,有一位腾讯副总裁讲,拿出租车来说,出租车有了互联网,有了网上约车,有了大家所熟知的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确实方便了很多。现在我有时候礼拜天不好约车就约一个神州专车,我拿手机看车走到哪了清清楚楚。这都是新的时期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新便利,这个便利是应该被应用的,不应该因噎废食。

我觉得今天的话题非常有价值的。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并且多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是我的开场白,下面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们,请你们提出意见,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夏总。我记得我当记者时,到新华社第一堂课就是夏总讲的,要把“三农”问题搞清楚,把中国“三农”问题搞清楚了,就能把中国问题搞清楚。到现在20年了,“三农”问题还是大问题。金融方面在前年也是搞互联网金融,但现在大家觉得农村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进入,有很多问题,新机构跃跃欲试,但有什么风险或者有什么问题呢?所以这次我们还是围绕着新机遇、新挑战、新商业模式、新政策、新监管给我们点点题,谢谢!

纪志宏:人民银行承担着牵头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的任务,希望从这个会议吸收到更多的智慧和思考。农村金融或者说“三农”金融在世界上都是老大难问题,尽管在支付、帐户服务和存取款方面,中国的普惠金融已经或正在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改善,但在发展中各方面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反映仍然较多。

今年的G20会议上,特别提出要研究制定一套数字普惠金融的高级原则,这从全球来讲,实际是探索怎么把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到普惠金融上。目前中国的扶贫攻坚任务特别重,我们认为要更加注重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扶贫脱贫攻坚和普惠金融发展,这也是普惠金融可能得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

在中国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有几个背景,一是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越来越被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化为特征的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同步发展,在交易、流通、深加工等过程中,就可能形成很多可以交叉验证的数据基础,或者是评级授信的基础,可以为我们金融渗透面、覆盖面的扩大提供新的支持。在这一进程中,我觉得一方面要鼓励传统金融机构更加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另一方面新型的金融业态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可以更加主动向农村拓展。

从前期实践来看,各方面均认为“互联网+普惠金融”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机会,但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非常不利于正面发挥科技推动普惠金融作用的现象。例如,我们看到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跑路和在农村销售大量理财产品,农民还没享受到融资的支持,却反而被一些误导性销售所蒙骗,这种现象相当多。所以,当前很有必要加强和完善基础性的监管制度。

当然,最近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的展开,其目的在于扶优、抑劣,通过整治来支持真正的、确实有价值的、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市场主体成长,并且还要建立起长效的监管制度和正向的激励机制,让互联网技术真正大幅提升普惠金融程度,切实发挥它的正面作用。这其中,包括互联网金融到底建立怎样的准入制度,加强制度性建设的重点是哪些方面?在条件和资质中,需要什么样的人员来做这项业务?投资者的适当性的制度能否建立起来?保护投资者的机制能否建立起来?等等。

首先要明确底线、守好底线,最起码的要把非法集资、非法的证券经营活动、非法的期货、非法的理财、非法的交易平台等具有明确界限的非法活动进行惩治打击,改善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的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事关市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严禁高利率、交叉补贴形式的营销,以及不当的宣传广告,同时还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我就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几点建议,有些可能也是大家的共识。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性质的工作,包括数据管理制度的建立等。这部分内容有时候被称为大数据征信。传统的征信仅限于信用信息,特别是农村信用数据少,现在可能可以用其它数据来弥补和提升信息评价、信用评价的能力。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使用、数据的管理一定要规范,否则消费者的隐私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这方面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太快,目前已有一些机构自行建立数据库系统,搜集消费者个人与消费等有关信息,有的甚至倒卖相关数据,消费者的隐私受到侵害,因此这方面的制度建立必须要抓紧,要尽快扎紧制度篱笆,明确业务界限,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监管,防止方向跑偏。一直以来,民间金融的监管就比较困难,再加上民间金融搬到网上成为互联网金融,各种金融服务、金融风险边界将大为扩散,必须要在金融的普惠、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同时积极加强在农村居民中普及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既帮助农村居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又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面,防止不触网人群更难获得金融服务。此外,现实中城乡金融服务的差距本来就比较大,而互联网渠道的资金流向很难控制,如果缺乏有效规划,也反而可能加剧农村的资金大量向城市转移,加剧数字鸿沟现象,因此必须掌握好这一平衡,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要跟得上。

三是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创造良好环境。过去,我们在准入制度对传统金融机构严格地准入,可能有过高的门槛,同时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又是没有门槛的,监管安排滞后。当前我们要在管理制度上掌握好平衡,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创造平等合作的政策环境。例如,政策上应支持传统金融机构和电信业等新型的金融业态和服务科技公司加强合作,以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政策导向,来提升金融科技的应用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此外,农村电商是不是金融机构也能办?电商也在发展金融,这是双向的融合,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行融合,传统金融机构是不是也能做到?各家电商在农村地区基层网点可否共享,以避免重复建设?等等。总而言之,我们就是要从监管制度上创造便利,把农村产品流通和金融大市场融合这项系统性的工程完成好,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普罗大众。

主持人:下面请刘坚主任发表讲话。

刘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普惠金融”会破解长期以来困扰农业发展和管理当中的难题,应该成为继农业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的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对这一点要有一个清醒认识。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会对两个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一个是农业,一个是医药。

农业包括农村金融发展有三大难点,这三大难点也正是金融机构“沉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其一,分散。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使农村金融成本提高。农业现代化推进中,也存在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往往造成了一些信息不对称。分散的农户使普惠金融成本增加,使为农业服务的成本增加。

其二,多变。农业和工业不一样,它受气侯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而工业主要受市场影响,这使得农村金融的风险增大,也是我们金融部门不愿意服务的第二个原因。

其三,多头。目前从事农村服务的机构,包括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因为各机构掌握的情况和数据各不一样,且数据之间重复,有的还不准确,这就使金融部门对农村的服务除了风险高、成本大,还存在信息不准确问题。对基层农民来讲,生产是一个系统,流通加工是一个系统,经营又是一个系统,怎么办?这就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来破解这一难题。

建议:

第一,要把“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扶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要作为当前农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

第二,“互联网+”与农业、扶贫、金融等要重在数网合一上下工夫,国务院参事室的华鼎国学基金会就在浙江试点了一个“三网合一”平台,效果很好。通过“三网合一”,金融部门可以了解某个产品的市场情况和品质状况,了解贷款主体的行动情况,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政府要发挥组织和推动作用,消除部门封锁,打破部门利益,建立一个金融、农资、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的服务平台。

第三,要加强硬件和人才两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并要防止重复建设。要改变重发达地区、重城市辐射区、轻农村贫困地区、轻交通闭塞地区的状况,越是贫困地区和交通闭塞的地区,互联网的作用愈发显著。另外,人才、政策也是发挥互联网作用的重要因素。

第四,对非法集资、非法理财等要加强打击。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少则四五条、多则十几条这方面的信息。有人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这个问题,但真正根源并不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是由于金融的正规渠道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例如,农民贷款不会放弃低利率转而寻求高利率。那为什么会有高利贷?前两年我们在北京开座谈会时,似乎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到基层一调查无论是农民合作社还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普遍仍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浙江是中国金融改革最活跃的地区,即使是这些地区,上述问题也程度不同的存在。所以我认为,一方面要打击非法集资、非法理财,这是毫无疑问的;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应加强金融改革的步伐。资金趋利是金融的固有属性,要靠政策和宏观调控来解决农业和贫困地区融资难的问题。

第五,能不能建议国家立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扶贫,作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一个社会责任。统一立法,大家竞争也是平等的。这两年国家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依然存在,商业金融离农倾向明显,政策性金融需要加强,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步履艰难,难以发挥支撑扶贫和推进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所以,要从政策层面让政策性金融和几大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农村扶贫服务。我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要大力推进民间金融发展,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经验,解决农村金融的出路在民间。其经验主要就是搞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了解农民,接地气。例如,养猪的农户申请贷款后,如果今年有不可抗拒的疫病,农民借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钱,无力偿还便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但民间金融则不然,它会继续提供贷款,农户只要第二年把猪养好了就可以偿还贷款,所以民间金融接地气。同时,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成本也相对较低。他们要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了解农业。要降低民间金融的门槛,减少无用的限制,让它们在金融当中发挥作用。我国在这方面的限控太多且东西部的差距也很大。要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作用。

主持人:谢谢刘主任。下面请李行长发言。

李东荣:首先,今天的主题“互联网+普惠金融”选得非常好,因为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银行从事货币信贷工作。刚才我看到扶贫办的刘主任,也让我想起过去与扶贫办同志一起组织推动农村信贷工作,30多年前我最早接触的贷款业务就是对于农村的扶贫贴息贷款、老少边穷地区开发贷款、还有供销社的贷款等。也在这些工作中接触了很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对农村的金融问题积累了一定认识,所以今天谈这个话题感到比较熟悉和亲切。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我们面临着长期挑战的全球普遍难题,不仅在我们中国是难题,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公平、公正、高效、便捷和便宜的金融服务,这是全球的难题,全球都在共同推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联合国2005年就把普惠金融概念树起来了,要求全球为实现普惠金融目标共同奋斗,并对此非常重视。联合国秘书长还设了一个普惠金融的特别代表——荷兰王后马克茜玛女士,她于2014年11月来过中国会晤了周小川行长,并参加了由我主持召开的普惠金融发展圆桌会,她很关心我国普惠金融做得怎么样,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效果。

她特别跟我们讲了非洲肯尼亚手机银行的案例,我告诉她我们中国在普惠金融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在移动金融的技术安全等级方面会比非洲更高,因为非洲的手机支付虽然很好很方便,但是安全级数还是比较低。如果出现不讲诚信和欺诈行为,很容易让老百姓蒙受经济损失。普惠金融这个课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将共同围绕这一目标,希望能让普惠金融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谈普惠金融更有现实意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党中央国务院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几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的诸多重要文件中,均出现了“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三个词。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说明国家已经把它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我们金融机构的同志,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的路径上比过去更加清晰了,因而“互联网+普惠金融”这个题目很有战略意义。

实践中,要真正实现“互联网+普惠金融”,应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历史性难题。我个人认为,全世界普惠金融的难题都离不开以下这三个:

第一个问题是成本高,特别是边远地区、人烟稀少和交通不便的地区,我们传统做法就是设机构、派专人,以及建设一些基础设施。

回到金融的本性上,金融实际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产物,所以它首先要讲价值规律、成本核算,商业金融机构也因此天生具有逐利性,必须向股东有所交代,这是必然的。当然,金融机构也要讲社会责任,也要整体上考虑社会平衡。也正是因此,全球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解决实现普惠金融面对的高成本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效率低,金融机构在大城市相对好做,因为规模大、设施比较先进,工作比较方便,但要深入到具体地域例如边远地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就很难设置先进的设施,这是效率上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商业不可持续性,毕竟金融机构是个经济组织,遵循经济基本规律,如果商业不可持续,即便有一腔热血也难以将普惠金融延续下去,更别说做深做扎实了。

前些年,我们很崇拜孟加拉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他经常到北京来拜访,也到人民银行的五道口金融学院分享孟加拉的普惠金融经验,但实际上他的模式到后来也很难持续,也回避不了全球普惠金融推行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共性难题。但今天我们可喜的看到,全球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能的手段和解决思路。我们认识到,仅依靠传统模式是不够的,仅凭热情和愿望也是不够的,要把普惠金融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和和讲求经济规律结合起来,真正推动普惠金融的实现。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实际上正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例如,传统金融服务首先要设网点、设机构、安排专人,但如果金融交易量达不到一定规模比例,安排专人则很难维持。但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这个问题有可能妥善解决。此前我在浙江一次讲课中提出“无网络不金融”,是指在当今及以后的金融发展环境中,所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都不可能离开网络,更不可能离开移动网络,网络为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可能性。

总结来说,普惠金融是我们的共同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金融是实施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每个角落,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公平、合理、有效的服务。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不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机构,均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科学技术在改进金融服务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包括蚂蚁金服、腾讯、前海微众银行以及工农中建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

我个人认为,要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实现,应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安全性。用移动金融、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普惠金融,要警惕一些骗子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提供一些不太可能的理财产品,把老百姓的钱骗去。尤其在农村,财富的积攒尤为不易,一个欺诈的理财产品可能摧毁一个家庭。因而要发展普惠金融,首先就要解决好安全性,即金融服务不论是传统手段抑或现代手段,安全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保证老百姓在金融交易中不要轻易地被欺诈和产生损失,尤其在农村地区。这也对技术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是便利性。要方便,要能够很有效、很简单地操作实施,就像“傻瓜相机”般易于操作、便于知晓,尤其要容易明白金融产品的基本要素和风险性,要让老百姓拿起手机等金融机具就能很简单地进行存款、取款、汇款、融资、理财等操作。当然,这也涉及到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即经济性,也就是解决普惠金融成本的可承受性,要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值当、用得划算。

上述这三方面解决好了,推进普惠金融才可能有真正的新的突破。

实际上,当前全球对于普惠金融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都非常重视。最近G20专门设立了研究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的工作组并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让金融服务能够为所有人提供便利。具体到中国国情,我个人觉得在前述基础上,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优化政策环境。金融毕竟是市场行为,须遵循市场规律,尤其商业金融机构须考虑商业可持续性,因而普惠金融还要遵循市场原则、市场导向,不能光凭热情来解决,否则很难持续。要综合运用我国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互联网产业政策来支持互联网+普惠金融,例如前段时期通信运营商降低了宽带费用,将4G宽带服务覆盖面扩大并延伸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政策,在便利了老百姓的同时也降低了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成本。

二是覆盖基础服务,实现重点突破。要统筹考虑城乡总体发展,使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即不论是采取传统网点服务手段还是新兴技术覆盖手段,网络覆盖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跟到哪里。例如,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海南三沙市,如果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地级市应该具备金融机构的普设机构,因为它是一个厅局级单位,而银行是处级单位,按过去的惯例应该设立分行一级的机构,比如设立工商银行三沙市分行等。我们分析发现,该市人口与陆地面积较少,并不一定需要新设很多很大的机构,重要是解决尽管人口少但服务要覆盖到的问题,由于通信信号已经覆盖,所以现有的工商银行通过各种电子金融服务机具,也能满足其基本的金融服务需要,这就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网络作用于金融服务的体现。

从我们长期的工作实践来看,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最简单的是现金收付。传统思想认为,我卖农副产品,怕你打白条,能不能一手交货一手交现金,例如早年农业银行的现金收付服务就是把现金“扛”到田头,在田间地头就把现金发给你。现在不需要了,有银行卡和POS机,包括农民的手机实际也是一张银行卡,直接把钱通过农民的手机打到他(她)的银行账户里。

第二项服务是资金汇划服务。目前的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第三项服务是融资服务,即农民要借款,生产流通资金不够时就要借钱。过去,农民借钱要跑到办事机构,近的有几里,远的甚至几十公里。现在,各家银行可通过各种机具提供移动贷款,在对农民的资信做了审查并确定授信额度之后,只要在这个额度之内,农民不需要到现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来解决贷款问题。包括我国的征信服务,目前还只在PC端实现,今后也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移动端查询。查阅个人的征信报告将不再需要去银行,打开手机就可以,向银行贷款和还款也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这就是融资服务和征信服务的发展方向。

第四项,是随着老百姓生活改善之后新出现的一项服务,理财服务。我个人感觉现在做得很不够,应该帮助农民在讲求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目前,农村老百姓在这方面分享的金融服务还是不够的。

在我前段时间的调研中发现,边远地区的老百姓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状况的改善,收入增加了但却不太知道这些收入怎么打理,他们是缺乏这方面经验和知识的。现在农村银行机构所提供的这方面服务还很单一,通常是存款业务,实际上随着当前互联网环境的改善,老百姓的金融理财方向应该可以多一些选择,问题是要解决好农民金融知识缺乏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问题。如果辅以很好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引导,不但他们的现金收入能通过理财取得更高的收益,银行机构乃至整个金融部门的金融产品也会开辟更大的空间,并且获得这些理财产品服务只需要一部电脑或智能手机,那么何乐而不为?现实问题在于,很多农民不熟悉这些业务也不善于打理财富,赚一点钱就放进存款帐户里,顶多期限长一点。

综上所述,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存在于这四方面,这就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天地和舞台。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发展。创新是必须的,通过创新能使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地惠及全国各地,但风险防范是个永恒的主题,金融业绝对不能缺乏风控,不论是企业或个人,是投资方或融资方,都必须注重风控。尤其是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度强调创新而忽视安全防范,导致一些农村企业遭受损失,或者农民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这就需要我国金融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身份认证体系的建设,以及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来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最后我想提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要实现“互联网+普惠金融”,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发展普惠金融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各国情况均有差异,中国若采取肯尼亚和孟加拉等国的模式,恐怕风险会很大,还是必须尊重本国国情。具体上,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情况还不一样,西部地区比较简单,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各类情况复杂,因而要特别注重风险防范。例如,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80%都高度集中在东部6省,参差不齐,与西部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因而要有选择、有区别地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同时总结我们中国自己的经验,各地在互联网金融管理上也在积极探索,只要这些方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安全保障的,都可以研究和借鉴。

第二项建议,鼓励各类从业机构发展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当今社会已经不能相互割据地来发展金融了,我国的电子商务、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互联网企业均各有优势,尤其互联网企业在客户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例如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就黏住了大量客户,拥有很重要的资源。我们应该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其技术能力和计算资源,鼓励传统银行机构与新型互联网企业发展合作,扩大合作空间。同时,传统金融机构还可以发挥其长期积累的风控经验和管理经验,以及人才优势,将其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比较有效的做法,与互联网企业形成良性互补,实现“1+1>2”的效果。

第三项建议,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个好东西,但如果引导不好,让其中一些动机不纯的害群之马存在,就会影响整个行业。所谓规范地发展,当前首先要把市场秩序重建好,因为创新总是走在监管的前面,但监管不能过于滞后,监管层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地把措施补充到位,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断发酵和扩大。所以当前的重任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整治,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我个人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经营较好的企业,具备良好的动机和管理实力,能实现比较好的风控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应。第二类是发展动机良好但自身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管理资源或者资金实力有限。这类企业需要加强教育和帮助,使其把内部措施夯实好,茁壮成长起来。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希望搭上互联网金融的快车,同时实现企业和行业的高速发展,但金融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需要诸多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倘若不具备金融方面的经验、人才、基础设施条件,光凭热情是无法将企业办好的。第三类,就是一些动机不纯的企业,借互联网金融的“东风”来非法集资等,妄图实现个人发横财等私欲,必须清理出去。

第四项建议,要积极稳妥地发展移动金融。移动金融目前得到了全球的公认,是移动互联网和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两者的双重基因以及服务渠道多、范围广、效率高、适应信息时代条件等特征。当前,一部智能手机基本能实现所有的金融服务,接下去如果发展规划得好、建设得好,现金收付业务、资金融通业务(借贷)、征信业务或理财业务均可以实现。

实际上,移动金融已经让中国的发展跳过了欧洲的“投币阶段”,例如早前,国外大量使用现金,而后出现大量售货机,将纸币换成硬币进行投币交易,等等。当前,中国已经跳过了这一阶段,直接从现金收付跨越到卡支付,而卡支付例如银联卡的闪付,还有互联网企业创新的微信支付等,如今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特点和优越性。其核心,是判断它们的安全等级,做到既保证安全又便捷支付。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的年轻人有眼光、会选择。我自己也常用微信支付,非常方便。

现在中国的移动金融手段尤其移动支付手段,已经使我国的现金收付有了很大的改善,相信今后我国在钞票印刷尤其硬币铸造上将显著地减少,没必要再大量印制钞票尤其硬币。这也随之减少了很多附带的问题,例如过去如何防止假币是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很头疼的问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都广泛涉及到假币鉴别,由假币鉴别技术以及生产配置假币鉴别机带来的使用成本,将会随着移动支付环境的普及而不断减少,现金的使用也会不断减少,向更集约、更绿色、更科学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全世界的发展方向。

所以相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果移动金融的技术、互联网金融技术用得好,普惠金融的实现是很有希望的。

最后,我记得我们年轻时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那么借用这句话,对于今天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金融机构而言,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主持人:谢谢李行长。我是记者出身,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互联网金融的大的整顿已经开始,现在作为互联网金融协会,你感觉监管难点在哪里?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李东荣:因为是新生事物,一开始大家认为怕压抑了发展,需要观察一下,因为对新事物要有容忍度,先观察哪些是好的。我认为之前有一些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做互联网的,只是打着互联网的旗号,根本就没有这个业务,确实是影响了这个市场的次序。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很重视,首先肯定互联网金融是我们国家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产物,它能对支持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有好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发现这些问题之后应该及时整治,把那些不好的现象清除掉,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在的做法是通过整治、梳理、摸清底数,把情况搞清楚,哪些是非法的,哪些是在政策上有模糊不清的,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方向。目前整个整治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是这么做的,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还有国家各部委共同努力,我们协会也参与这项工作,大家共同营造一个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氛围。

主持人:谢谢!刚才三位业内专家开诚布公地讲了很多问题和政策上的建议,下一个环节请企业来讲,看看有什么好办法。首先请国鼎科技。

吴立品:我是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吴立品,可溯是我们公司旗下的“三网合一”平台,主要包括可溯生活、可溯数据、可溯金融三个部分,可溯生活所着力解决的是农村中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可溯数据则在于利用大数据对农事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分析,帮助农民丰产增收;可溯金融则着力解决农户农企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

可溯在探索打造一个可行的智慧农业生态圈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多可能的到达路径,比如说,目前我们就在浙江建德市开出了第一家线下服务网点,我们称之为“可溯农村服务站”;再比如,我们在可溯生活商城增设了“赊购”功能等。普惠金融这条路,究竟该如何走才能通达?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才能真正“沉下去”,这些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

可溯生活是可溯“三网合一”平台中的生鲜电商平台,上线半年左右,在无任何推广宣传的情况下,迄今交易额已过千万。可溯生活商城所售产品均为基地直供,同时配备专门的品控人员对产品品质进行二次把关。“赊购”模式的引入则是一次生鲜电商的创新,而这也是我将重点阐述的方向之一。

“赊购”一词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农村的小卖部里,小朋友们背着爸爸妈妈找卖货的叔叔阿姨撒个娇,先“赊”一下换取自己心爱的美食;或者撒个谎,说爸爸妈妈没零钱,让我先赊一下。邻里之间的互信与温情,往往让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交易行为变得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小金额的“赊购”行为是有乡村邻里间的温情脉脉做背景的,倘若没有这样的互信基础,而交易额又在放大,交易是否还能如此畅通无阻呢?我看未必。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245亿元,2015年达到了412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千亿元。随着生鲜电商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各方大力推广生鲜电商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将逐渐释放其潜力,市场潜力巨大。

但目前生鲜电商在我国的渗透率尚不足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生鲜电商发展规模与盈利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关键就看涉足生鲜电商的各企业(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易果生鲜、天天果园、每日优鲜、爱鲜蜂、壹家壹站、伯果儿、鲜供社)都有哪些看家本领了。

我们再说回“赊购”,既然生鲜电商未来空间巨大,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在创新和服务上下足了功夫。我们可溯生活在构想“赊购”模式的时候就想,我们的“电商”与别的平台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可溯生活是否也能像村里的小卖部那样,不伤害消费者的感情,在消费者有购买需求的时候,就适时地满足他的欲望;而他们也能以自认为最轻松的方式来给我们付款。我认为这才是消费者与平台之间最大的默契,这也是我们平台最想要的一种状态。

中国人在饮食上有自己的传统消费模式,自古至今我们进入一家餐馆,必定是先点餐、上菜、品尝、结账,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模式在国人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正是基于此,我们推出了信用分期模式。比如:可溯平台按年、季度、月、周推出相应的食材套餐,以满足客户日常的饮食需求,而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期付款。这种模式一方面是迎合了国人固有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信用分期也拆分了客户支付套餐费用的资金压力,用户可根据套餐金额选择相对应的分期,从而使每期的生活成本趋于合理。也解决了对食材、平台的信任问题,彻底抛弃预充值的消费模式。预售模式后更便于产生订单式农业,促进了订单式农业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在拥有与其他“赊购”模式相同功能基础上,我们的可溯“赊GO”还有如下一些鲜明特点,比如,第一是门槛低——消费金额满200元即可使用“赊GO”支付,低门槛应该说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让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能轻松满足自己当下的消费欲望。第二,消费额度申请门槛低,基础信用额度高。可溯生活会员只要通过验证银行五要素: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本人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手机验证码,便能获得基础额度3000元。消费者后续通过消费积累和上传其他征信资料还可进一步提升额度。第三,可溯生活商城所有农副产品都是基地直供,且有可溯数据,可以将科学技术与农事记录相结合,最大程度上为消费者还原产品从生产到运输全过程,以保证现代白领们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其次,我想再说说可溯的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可溯农村服务站”。目前,我们已经在建德市乾潭镇设立了服务网点,对于第一家线下服务网点,我们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可溯农村服务站”的功能不同于简单的商品售卖,而是承担了一个“情报基地”的功能。这么说很抽象,我概括为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可溯农村服务站”是广大农民、农企了解我们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我们推广可溯业务、扎根农村的一个据点。在中国广袤的农村里,很多农民其实还是没有上网搜索信息了解信息的习惯,更不用说在网上办理金融业务,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遥不可及,但如果在他身边就有这么一家实体店能帮他办理这些业务的话,可能他就乐意去了解了。农民在我们的服务站可以一站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农企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融资问题,甚至是农业技术指导问题。而这,也是我们深入做“三农”金融,并真正“沉下去”的重要一环。

第二个,“可溯农村服务站”方便工作人员上山下乡去实地考察各农户、农企的农产品情况,方便我们多方比较并挑出最优质的农产品来服务城市白领。同时,身处城镇,跟农民打成一片,也有利于我们搜集到一手的农业生产数据、农产品产出和销售数据等,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模型,反过来又可以利用数据来指导农民生产,使农民的整个农事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第三个,更有效地辐射周边区域,帮助周边区域的乡镇更快速便捷地了解我们,同时也方便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当地项目进行回访,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把控金融风险。以建德市乾潭镇的“可溯农村服务站”为例,就可以辐射浦江和桐庐的部分乡镇。浦江的葡萄非常有名,绿色安全,酸甜合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在葡萄扎堆上市的季节,很多种植户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销路而不得不到路边摆摊,售价往往低廉。我们就设想,如果我们的“可溯农村服务站”能跟浦江当地的合作社以及葡萄种植大户合作,掌握他们的整个农事生产过程——从葡萄苗的培育到结出第一颗葡萄,到葡萄成熟采摘,掌握当地的葡萄产量,然后针对性地帮他们把葡萄销出去。如果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扩大经营而手中资金有限,那我们还可以借钱给他们。这种时候,我们的农村服务站就很接地气了,能实实在在地帮农户农企解决问题。

另外要说到一个问题是,“可溯农村服务站”还可以为农民的消费金融需求提供资金借贷,农民仅需付少量的手续费。融资的款项既可用于农机农具的租赁、土地承包、农资购买,还可以用于购买汽车、电视等个人消费品。前段时间有一对小夫妻找到我们“可溯农村服务站”,新婚不久想去欧洲度蜜月,其实这对小夫妻手头也不是没有钱,只是消费观念比较前卫,于是我们就给这对小夫妻开了个专门的账户,贷给他们5万元,因为小夫妻俩在杭州都有不错的工作,收入较高,个人征信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办理手续非常简单,很快就给他们放了款。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可溯是一家具有优质债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可溯可以实现优质农产品的分期消费,同时还可以采用“未来收益支付”;对于农户而言,可溯既是很好的产品销售渠道,又是人性化、高效率的借贷资金来源。在投资者、消费者和农户农企这个三角形群体中,可溯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一套稳固的闭环系统。

最后,我想说说可溯与传统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共赢。2015年,基于定位“三农”的长远战略,可溯开始与正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正大集团全国范围的农户中筛选出经验足、资质高、风险低且还款能力较强的,作为可溯的潜在服务对象。

2015年10月开始我们可溯金融正式为正大集团下游采购饲料的经销商和养殖户提供专项融资服务。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是,在与正大集团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可溯在贷前、贷中、贷后均采用了一系列基于产业链而形成的农村金融信贷新模式。

在贷前,经过前期的摸索与实践,可溯平台采用互联网化的线上申请,例如,农户通过互联网提交相关资料,即描述其养殖场规模、产值和体现养殖场规模面貌的无剪接、无PS的视频、相关照片等。和正大集团的业务推荐人一起进行视频陈述,来帮助我们做出初步的信贷审核。

可溯还采用了电子签章与养殖户签订合同。这样的网签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授信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易于形成可批量执行的业务规模。

目前,根据前期的积累和大数据精准分析,构建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溯特色的数据风控模型系统,正大下游的饲料商和养殖户可直接在线上发起贷款申请,系统综合分析农户相关信息后,不但可以分析其养殖的规模、也可以精准的分析其育肥猪、生猪的数量,及各种饲料购买使用量等情况,最后科学计算出该农户能申请到的贷款额度,并为其提供资金帮助。

在贷中,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为了确保借贷资金能被农户正当地使用在生产经营、购买农资等方面,可溯金融都是将资金直接打到正大集团“汇付—正大项目”的专有账户上,在正大集团收到款项后,再将饲料等货物提供至农户手中,实现农户在采购饲料、化肥和幼畜等生产资料上的专款专用。等到农产品进入销售期,正大集团会再将农产品收购资金返还给可溯金融,并将多余资金支付给农户作为收益。

鉴于此,我们与正大集团的深度合作反响良好,也实现了多方共赢。一方面,我们找到了优质的可供长期合作的客户;一方面,急需资金的农户们能方便快捷地融到资金。在我们与正大集团合作的整个过程中,资金一直是处于安全的闭环之中,这在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和养殖户利益的同时,也确保了可溯资金的回收。我们认为,这是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审和放贷模式的,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产业链的农村金融模式的创新。

目前,可溯已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海南等地方的正大项目合作放款达4000万元,日后仍将开发的区域有安徽、福建、河北等省,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我们与正大集团的深度合作也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正是基于相互间的信任、业务模式的创新,可溯金融与正大集团的合作也已经形成了颇具粘性的良性循环。

在可溯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征信数据壁垒问题。我们知道,在银行系统里面,银行可以调出借款人在各银行的储蓄卡、信用卡等记录作为信用评级的依据,但这些数据目前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很难主动查询到。也就是说可溯这种非银行系统,个人征信数据获取更难。现征信数据问题已经不是单单央行的问题,而是目前个人征信非常散,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征信数据,比如芝麻、比如51公积金、还有其他机构,不能系统性的对外提供服务,惜售心理明显。

再比如不久前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两权抵押的暂行办法,明确了政策要求,但由于配套政策少等因素,在政策落实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也希望政府能进行跟进,切实保障政策的落实。

还有就是“三农”信息数据获取较难。目前,我们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数据。但政府部门是有相关三农数据的,并且更为准确、全面。如果我们能得到政府帮助,获取到这部分的数据,相信在“普惠金融”道路上,我们会走的更为顺畅。当然,更迫切的希望国家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和指导“普惠金融”的发展意见。

主持人:下面是蚂蚁金服演讲。

陈嘉轶:刚才听下来我非常有感触的是几个难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其实这个数字大家并不陌生,刚刚两位专家学者都已经提到了,今天在农村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6亿多人口里面,2亿多在城市里面做农民工,但相当一部分还在农村,他们的就业是相当大的体量,就业比例也比我们想象大得多,农村网民数占中国的30%,农村地区占比是85%,城里的是78%,农村地区因为作息,所以不可能待在一个地方用PC,所以移动互联网在农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使用空间?我想也是基于这个基础。

关于为什么金融机构很难去做?第一个是运营成本很高。第二个是信息不对称,其实真正了解的是草根金融更了解当地农民,这一点非常有感触,如果通过金融机构去触达成本非常高,而且效率很低,往往获得的信息未必是非常准确的,永远没有当地人了解当地人。第三个是他们的收入,我们讲小微金融收入难以核实,农村更是如此,跟他的种植养殖物有关,而且跟周期有关系。

包括整个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投向信贷支持相对是不足的,整个信贷投放量,刚才我们说的50%的人口市场来说是不足的。第二,我们的整个城镇和农村征信基础有非常大差异。我们最近做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一片空白,这个也是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基于这些很难去做的一个原因。

最后我们也看到因为种种金融成本,包括刚才讲到的逐利特性,整个金融服务的渗透度,在城镇1万人里面可能有329个从事金融服务的人员,这个数字在农村可能只有1人。作为蚂蚁这样一家机构来说,我们看到了机会,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应该尽的责任,所以我们既有义务又有责任做这个事情。

今年1月份蚂蚁金服成立了空中事业部农村金融事业部,去年网商银行开始做农村金融业务,探索一段时间后,今年整个蚂蚁金服就把农村作为一个更大战略提出来了,所以横向成立了整个事业部。原来支付宝解决的是支付问题,余额宝解决理财问题,我们发现农村这样的特殊市场和特殊群体,需要整套解决方案和服务,所以今年年初我们审核了蚂蚁金服所有业务板块,信贷、信贷、保险、信用等等。包括我们整个按照电商集团,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农村淘宝,阿里巴巴希望在三年投入100个亿,这是我们的一套在农村非常有抓手的一个触角。结合这些电商的平台,包括我们有天猫,农民现在的生产、经营包括他的销售等等是割裂的,我们是通过金融把整个链条串起来。

网商银行提出了旺农贷之后,我们蚂蚁金服也整合了力量,我们推出了三个平台,旺农贷、旺农宝、旺农付。我们希望整体解决农村方面的问题。从哪个方面切入?前面专家也提到了,融资难、融资贵也是我们走访下来发现的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的解决方案里面,也会以信贷为入口,结合我们的保险和支付来解决。

这是以信贷拉动的整个解决方案,农村客群有很多种,大家讲农村金融,我们的农村客户按照体量是有一定差别的,金字塔最底下那一群是单笔需求非常少的,支付宝有1.4亿的农村客户,他们有一定的数据,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数据化的模式,解决他们小额的周转,当中一层是生产经营户,他可能是在农村淘宝上买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包括我们跟扶贫办下面的农信达成合作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服务中间层客户,可能他们的数据不全,但是如果加上我们的数据加上线下的采信可以综合提供服务。

我们发现今年的国家政策导向,新兴农业主体就是上面那一层,虽然客群相对较小,但是单笔金额大,无论是纯数据还是线上+线下的模式不能完全覆盖他们的风险,我们会通过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金融的方式做,这个也是今年农村金融信用部成立之后探索的一个模式。我后面会跟大家讲我们最近落地的一个案例,针对不同客户,蚂蚁金服会用不同策略和打法做这样的一群客群,而且在过程当中,可能会和很多的金融机构合作,比如线上线下的模式,比如供应商和产业金融的模式。刚刚专家也提到了,互联网金融一定是有机会跟传统金融相结合,一起来解决农村问题这样一个比较大的痛点的。

这个案例就是山西种猕猴桃的合作社,这个易果生鲜是阿里巴巴投资的喵生鲜,6个月以后会有定单采购,旺农贷授信,我们从借钱到借物。这样就变成了网上销售猕猴桃的淘宝资料,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整个过程对于融资的厂商来说,因为所有的融资厂商都是我们BD上来的,我们通过旺农宝,保证农资是非常安全的,保证他放心去用,我们通过旺农付这样的支付平台降低风险。其实未来的支付功能也会开放给更多的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这里面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合作伙伴降低风险。第二方面也是引导更多资金向更加好的,比如说融资厂商进行投放,避免现在农资市场上出现的拼价格,我们鼓励有正牌和能力的农资厂商来做。对于消费者和终端的好处是我真正做到农产品溯源,因为我知道我的合作社或者种养殖户肥料是什么,饲料是什么或者农药是什么,真正做到溯源,而他也能够拿到更加放心或者是说可追溯的农产品。这个也是我刚刚提到的,针对这些相对来说金额比较大,又没有相对数据化的沉淀的这群客户,我们现在讲产业扶贫,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农业当中来,把他们的销路解决了,而且通过互联网拿到更低价的资源。通过农业产业扶贫,带动当地的经济。

最后是几点是政策建议,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也发现,我们要做好以信贷拉动的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比如以信贷为例,一方面政府相互之间数据是独立的,怎么样规整这些数据很重要。 第二是成本,消费者资金成本是没有贷款贴息的,所以还是以商业银行方向去做,如果未来让利客户的话,如果有一定政策倾斜是可以实现的。第三是关于保险,就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保险售卖,去年我们在保监会鼓励下创立了风力指数保险,只要风力达到一定级数我们就马上理赔,但是没有补贴的。最后一个是支付和精准扶贫,其实刚才我们也讲到了,怎么能让农村用户用起来,比如说移动互联网,他在什么场景下会点开这个?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因为我们现在调研发现,他们很大一部分的支付需求在每一个补贴的发放和存取,他去取那些补贴等等。如果这个能和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结合,我相信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便民支付的问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请侯司长和王处长就互联网+普惠金融,并结合刚才讲的两个案例进行点评。

侯永健: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比较新的概念,再加上扶贫也是非常新的,我也是过来学习一下各个公司在互联网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扶贫办是把互联网+金融+扶贫的普惠金融作为互联网+扶贫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考虑,现就有关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从两个方面推动这个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国家村村通工程,包括村里上网,包括基站覆盖,保证老百姓可上网;二是加快推进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动员各家金融机构去贫困地区建网点,如果网点不健全的话,贫困地区老百姓的金融可及性更差一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专项评级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由贫困户自主周转使用,做到能贷尽贷。四是对贫困人口开展培训,在实用技能培训过程中安排互联网知识、金融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内容,结合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农民进行互联网应用知识培训,让老百姓逐步学会如何应用互联网手段获得金融服务。国务院扶贫办跟京东有合作,跟阿里也有合作,让老百姓在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中接触网络,这是从软件的方面开展的。现在很多地区的老百姓不懂得网络,也不知道网络。逐步推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利用互联网这个手段得到金融服务,这是工作层面的大概介绍。

针对刚才蚂蚁金服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我觉得现在这种互联网金融如果和扶贫结合起来的话,大概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定位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是理财还是融资?我觉得只有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手段为贫困人口提供融资服务,才有可能和扶贫结合起来,不管是贷也好还是佘也好,还是直接提供实物,都是对老百姓融资的,而不是理财的,这是一个方向性定位问题。第二个是和贫困人口结合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只有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服务,才能算是扶贫行动,才能具有精准扶贫作用。

大家都知道建档立卡这个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新一轮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每个贫困人口分布在哪个村,在哪个乡,在哪个县,贫困家庭人口的基本状况都在里面,信息已经非常全面。如果说互联网金融工作希望支持扶贫工作,你们可以事先与项目区域当地扶贫部门对接,了解贫困人口分布情况,拿你们农户贷款的信息和我们扶贫部门的建档立卡信息对接,就可以和扶贫项目结合起来了。

(主持人:你这个数据对外开放吗?)

侯永健:扶贫信息系统收集有上亿贫困人口的详细信息资料,出于信息安全考虑,这个系统是封闭运作的。但是,对于从事支持脱贫攻坚的机构,扶贫部门是可以提供信息支持的。我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个案例,扶贫基金会下属有一家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小额信贷公司,这家公司大概运作了20年,贷款总额是144亿,实际上到现在为止真正的坏账是一千零几十万,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效,经过20年的运作,143.6亿,真正的坏账才只有这么一点。在这个坏账里面,真正是老百姓不还款的很少,很多都是信贷员和农户之间产生了利益关系,才产生了坏账。单单从还款情况看,中国的老百姓是很朴实的,是很诚信的。如果是在农村去做的话,这个业务还是真的有很大发展的,发展的情况应该主要在于怎么样定位,怎么样运作和管理的问题。

中和农信的业务开拓非常成功,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成效也非常显著,计划到2018年新增贷款额度达到100亿,融资需求非常大。我了解到,中和农信正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谈融资合作事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对中和农信在贫困地区为贫困人口开展金融服务的做法非常认可,计划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金融扶贫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中和农信精准扶贫融资需求,预计农发行这一次应该是数量级比较大的金融信贷支持。

了解中和农信公司的同仁都知道,中和农信的贷款利率是很高的,他们去年的年化利率为18%左右,很高,但是老百姓愿意去借,因为金融服务缺失在贫困地区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说不怕利率高,只是看你服务能不能到位。第二,也不怕我们这些公司有没有融资渠道,其实你真正和扶贫结合起来的话,可能还是可以得到很多大的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的。据了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中和农信的融资支持不仅体现的额度上,还会体现在利率上,对于中和农信针对贫困人口发放的小额贷款,将会适当降低信贷利率,支持中和农信降低对贫困人口的贷款利率。

总之,我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只要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于扶贫开发事业,一定会有很多发展机会,很大发展空间。也希望我们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今后多给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办点实事。

主持人:谢谢侯司长,讲了不少干货,看看我们银监会同志怎么样。

王非: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当前两个热点融合到“三农”发展上面,触动我们更全面地考虑“三农”金融服务。刚才大家谈的都是互联网+普惠金融,那么我也从互联网和普惠金融两个方面的本质谈谈看法。

我认为互联网实际上带来的是效率提高,还有一个就是使用触角的无限延伸。大家知道,现在互联网带来了信息和数据的积累量大,交换的信息范围更广,对信息的甄别也更加快捷。让这种数据和信息的积累、交换和甄别的效率跟过去相比有指数级的提高。其实这些数据的活动在传统经济时代也存在,那个时候大量的数据在处理的时候摸得着、看得见,但是很累。比方说,现在电商买卖之间的订货和合同交易。原来是工商和公司的采购员、推销员全国四处去跑,现在通过网络这种活动实现了,但是这种活动实质还在,比如银行报表,原来是纸质的,落了灰也不能扔。现在全部通过这种网络传输和存储实现了。原来银行对客户的汇款是通过电报汇的,现在手机上一点就实现了,但是本质都存在。

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拿出来说,我也是想借这些例子讲各行各业的做事规则道理没有变化,市场的规则实质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发生了市场活动实质性的变化,

互联网另外一个本质是触角的无限延伸,现在信息通信技术这么发达,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让数据上传下载的终端四处都是蔓延和延伸,理论上可以延伸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经济社会的参与主体,而且理论上还有一种无限再延展的延展性。边远闭塞区域、交通堵塞的区域,人难以到达,但是通信信号不受限制,可以说现在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加上无所不在的信息,带来了无所不在的创新。

这些年来包括像国鼎、蚂蚁金服等好多在线理财、在线支付、电商、小贷、P2P、众筹等一系列有金融性质的商业模式大家都看到了,好像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一个新的金融行业。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从组织形式上看无外乎是三种,一是互联网加金融业务,包括原来京东、淘宝在互联网电商形成这种平台以后做金融业务;二是金融机构本身的互联网化;三是互联网公司和金融之间的合作。

但无论哪一种,你在借助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公司做金融以后,金融本身实质和各种交易行为本质规则都没有变化,还是要最原始的存款、汇款、贷款,资金的流向、交往和客户之间的信任程度、程序、规则都要有,这是我对互联网本身的认识。

普惠金融方面,从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制定规划,跟人民银行一起共同搞了这个规划。从全球来看,发展普惠金融在各国都已经成了共识,普惠金融孕育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它是从最小的微型金融或者小型贷款逐渐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它的定义就是立足于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由,服务社会各阶层群体金融需求,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对于普惠金融,大家从定义上能看出来,我本人认为它是普惠的领域,像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要贯穿到经济发展全部过程当中。普惠金融的实际落地就是要把普惠的理念贯穿于金融服务,包括金融改革全过程,让每一个人在有需求的时候,都能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有尊严、方便、高质量的个人金融服务。普惠理念的金融实践和落地实施,这是我们说的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的实质其实还是普惠这个理念加上各种金融行为,或者是金融活动的融合,它依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的运行规律或者内在的原则。

我自己感觉互联网+普惠金融还是金融机构或者是金融业务,在运行开展过程中,始终要贯穿普惠理念,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提升这种金融的运营效率和扩大客户范围。

这两者融合对“三农”金融服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上去年中央要打赢攻坚战,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金融扶持问题也让我们感到非常迫切,现在也成为了我们关注“三农”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项现在我们把它列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刚才我们看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是所有的人,就看服务到什么程度,或者服务多么便利。从银行业本身的情况来看,现在我们讲的是供给侧,在机构和信贷这两个方面的供给侧,在普惠金融中,我认为基本也是体现了一些普惠金融的理念,它也体现了这种对“三农”的解决政策。总的适用贷款余额26.4万亿相比2011年增长了将近两倍,速度相比同期其它的贷款投放都要快得多。

还有一个是机构,现有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网站,现在全国14多万家网点,包括现在这几年加紧建立的基地,在农村加在一起占将近60%,这是现有的持牌机构。60%在农村地区,其实跟人口比较匹配,因为现在农村长期居住的人口,基本上马上掉到50%以下了,从人口配比来说,我们认为还可以,从行政范围来讲,现在全国大致不到60万个行政村,自然村需要单讲,这种级别的行政村90%以上都已经有金融覆盖,你需要金融服务,我们是宽口径的,包括存贷汇、理财、证券、保险,基本上所有的金融服务都会有。

对于“三农”来讲,大家总是觉得它的核心服务满足不了,其实在存和汇方面还可以,贷的方面本身天生就是弱的,每个人都需要钱,每个人都需要贷款。除了借贷方面的所谓的普惠金融的机构的种类、网点的数量、基地的分布和服务范围,除了信贷业务,就是所谓的融资,其它类型的金融服务的供给,基本上现有的状况,跟国际相比包括国内纵向来看,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普惠金融数量,这是我的总体判断。如果再加上现在一些辅助性的,包括小贷和民营的、私营的、社会投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话,它是一个补充。如果说你靠补充性质的金融服务来解决农村的问题,包括扶贫和普惠金融,扶持也好,鼓励也好,推动也好,你推动现在新型的金融业态或者金融方式,把“三农”、普惠、扶贫都改善了,我们认为现在一个是见效比较慢,另一个是它会形成这种服务到后来还是逐利性的,因为金融的本质还是没有变。

所以说,现在最重要的抓手是抓住现有基础。我们认为利用现有的基础,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的理念还有潜力可挖,利用现有的服务网络机构的基础,通过互联网触角无限延伸的功能,继续扩大全口径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说白了就是争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每一个人都能起码实现存汇业务,还有现代金融供给中普惠业务,还要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处理效率。首先是对客户的信息甄别,客户大数据的这种整理,包括对客户在电商平台的交往数据你是有的,你的数据是你的,受众范围很小。如果是金融行业的,中国互联网的客户信息量还是很大的,这些量集中起来以后,对信贷需求还会有甄别的效果,会让效果提高。现在我们所谓的这种符合信贷条件,满足信贷门槛的甄别得更透彻一些。包括前一段时间我们也在跟扶贫办说,现在2千多万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你认为都需要信贷,银行认为你都需要信贷不行,因为你这里有现在我们所说的五保户,有失去劳动能力的,有这种没有经营能力或者产业继续增长和增收能力的人,这些人都来贷款,这个还要甄别。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通过互联网或者其它更有效率的方式大范围甄别和处理。

从我们银监会本身来讲,按照刚才所讲的两个方面的努力,也结合现在政府和中央的要求,我们主要有两项工作。一项工作是提高金融服务在农村贫困地区覆盖度,就是刚才我说的,利用所有可能的数量,让服务内涵更加丰富,让信贷、证券、保险都覆盖到。还包括开户、现金、储蓄、汇率、支付、理财,让所有的业务尽可能达到。再一个是扶贫方面,我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动提供公平、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以小额信贷为支撑,更好地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就业、搬迁、安置。包括到了安置区以后,你的房子要装修,你后续创业,要搞小电商或者其它的经营,我们都扶持。跟大家说一下小额信贷,我们提了一个目标,就是尽量应贷尽贷。现在我们的想法只要是扶贫口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们在甄别以后,确实有这种借贷能力的,才能贷。你没有这种能力,到2020年考察银行贷款是覆盖了,但贷款这种东西不是说不用还了、直接变成收入了,还是负债的。目前扶贫小额信贷就是能贷能还银行就借,5万元贷款不需要抵押担保。这是我们总体的工作思路,和我本人对互联网+和“三农”的一些看法。我们做的和理解的就这么多,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谢谢!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难,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总书记说2020年要完成这么一个大的任务,压给我们各个部门,扶贫办包括一行三会金融方面的任务都很多,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我觉得还要遵循一个基本的规律。

进入下一个环节,讲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如何保证依靠互联网+更有效地实现普惠金融,并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健,现在到底还面临哪些问题。这个环节首先想请我们来自一线的企业进行案例分享,请我们的专家再做一些点评,还是希望讲一些干货,这一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请到三家分享的企业,我们首先有请京东金融做案例的分享。

许凌:谢谢大家!刚才领导讲了的很多内容,我们在实践当中自己想了一些方式和遇到的困难,我们在思考京东金融为什么走这样一条路。因为我是2013年9月份加入京东金融来筹建京东金融的,之前在几家银行总行做风控工作。我非常愿意谈科技数据新的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和互联网+,所以今天更多会分享这方面内容。

其实现在大家讲了很多互联网金融,任何一家金融做,大家是不是都有底气或者信心去解释,我做的东西真的解决了普和惠,这两个字就在理念上,到底是挂在帽子上还是做在本子上?因为很简单,普就是说,我们是不是服务于更多的普通大众,更多人受益于你的运营模式,如果做不到这个普,何谈普惠金融?所以是不是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更有规模效应的模式,让更多人受益。第二个还是惠,这个很容易理解,你的成本是不是更低?让受众得到更低的成本,而不是更高的付出。

所以普和惠两个点是真正在名面上解决了,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未来想参与到金融科技的机构,你们要参与进来解决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在想普和惠是不是有核心能力去解决?或者解决它的路径在哪,服务更多的人,让更多人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服务,而不是以更高的成本获得服务。

其实解决普和惠的问题,刚才扶贫办的领导也提到,就是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如果你是用更高的成本解决普通大众金融问题的时候,最终的成本会否定这个问题,会叠加到成本里面,甚至风险的承担里面。效率也是这样,怎么提高效率?是靠地推的人员去做?还是机网联合?上下游联合打通的模式去做?提升这样的效率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所以很有意思,我们经常做很多的研究和调研,很多时候反而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把普惠金融挂在嘴边,但是以我在银行工作十年经验来看,我觉得银行一直在做普惠金融,是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模式去做。银行金融机构之前很少有人服务,后来设置很多的股份制银行,目的是创设更多的网点和机构服务市场更广,服务的人群更多。银行的网点在选择的时候,选择人流量多的地方,商业聚集的地方,就是因为用一定的成本服务更多的人群,而且降低成本,有更高的服务效率。为什么银行要有很大的成本操作自己的商业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因为获得更高的评级,使得融资成本更低,发放给用户的贷款更多。

所以提到普惠金融时,不一定限制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这种狭义的。互联网金融的确能解决,但是我们内部认为更多的是Fin-tech的概念,金融科技的概念,我发现2016年Fin-tech成为一个热词,但是金融科技是不是一定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呢?我们上个月看了好多美国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从投行到大行,发现人家的传统金融机构才是科技公司,大量的新科技、新手段替换人力手段,使服务人群更多,成本更低。所以我们认为并不是很火的Fin-tech就一定代表互联网金融机构,而传统金融机构就不是。

就看你怎么理解互联网+或者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在我们的金融服务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互联网+在金融服务里面是提高成本还是降低成本,我们看到很多机构是把互联网+做广告的,还是改善产品和提高风控效率的?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什么?互联网是个渠道还是个技术?当互联网是个渠道的时候,很难真正实现所谓的普和惠。把互联网看作一个技术的时候,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个科技驱动和技术驱动的金融,可能几年前是互联网,最近几年是移动互联网,未来几年可能是生物识别、虚拟技术、人脸识别。所以技术在里面真正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么理解互联网,我们更多把互联网单纯当做一个渠道的时候,那是非常狭义的,很可能走不出那个模式,把互联网作为技术的时候就不一样。

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各类的金融机构其实也是互联网金融,但是把互联网作为技术提升,特别是在国外的模式里面,有很多的金融机构,里面自动化的效率、量化的效率、模型的效率、机器化的效率越来越高,使得比原来服务更多的人群,比原来的成本更低。

刚刚哪位领导提到“无网络不金融”其实就是这个概念,不是说这个网络只在互联网企业手里,任何金融机构也能做这个业务,从来没有说金融机构不能开电商或者建设平台的,技术在每一家手里,关键你把它当做一个渠道还是核心的科技驱动力?所以“无网络不金融”,未来一定伴随着技术普惠更多的人群。

我之前管销售,今年以来整个京东金融的农村金融、征信和用户那块也同时让我分管,所以我在想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些这样的尝试和试点,包括我们跟扶贫办尝试的农村扶贫,京东提出四个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和讯息扶贫,让大家觉得农村金融这样做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农村金融的目标就是把贷款放出去,那可能这就是刚刚几位领导提到的逐利就会出现,但是我们提到的农村金融的目标绝对不是发放贷款,而是它背后的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什么?我们看很多农户,他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如果他是自用的,那他生产出来就是收获和成果,因为他自己吃了。但是大量的不是,大量的农户生产出来就是要卖出去的,所以生产出来的时候全是农村,农村经济的成本就居高。

所以京东金融做农村金融的时候,核心不是发一笔贷款,而是农村经济的流转环节里面是否降低了交易成本,更快地使农作物库存卖出去,用户在用我们的信贷产品获得这样的种植贷款的时候,其实已经联合龙头企业做了预收购合同,他还没有种,这个作物就卖出去了。所以大量的是在农产品流转环节损耗的、运输的。但是如果产业链打通,所有的农村金融的成本下降,风险也会降低。

刚刚提到的三大系统整合,我们更看中的是生产系统、流通系统和经营系统的三大整合,这也是京东集团这么多年一直在做的,好比说我们是自营电商,但是没有一部手机是我们京东自己造的,是我们通过厂商流转,把中间的成本、风险控制住了。金融环节我们也是一样,是不是简单把这些风险控制住,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成本。而这些怎么降低?核心是数据,刚才提到互联网+的数据,因为正好昨天刘总也是参加财经台的一个财经专访里面提到了很现实的,我们最快的一台手机,从用户下单到送达用户手里7分钟,怎么实现的?不可能通过传统方式实现,而是未来预计到,这部手机在这个小区一定有人买的。当你是海量规模销售的时候,其实销售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配送是完全覆盖中国2400多个县,85%当天能送达,这就是为什么京东建立自己的物流。其实也是这样的,农村经济我们真正能帮助到他们的是销售未来的管理,销售生产里面的风险极大降低,这个过程中发放贷款和定制定向化的贷款的时候,风险就化解掉了,没有给他一笔钱。

销售预测是有的,真是明天苹果出了iPhone7,明天一定有人买,这个小区有多少人买iPhone6,我提前把货铺过去。数据流通性管理里面,我们认为金融是工具+杠杆,整个人类经济是商品和贸易的流转,金融只是工具。当脱离了金融的属性,用经济金融行为看整个人类的行为的时候,金融和风控是融合在里面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说Fin-tech,说金融科技,意味着这笔贷款要看他还不还,他的整个生产经营行为潜在的经营风险在不在。

所以互联网+在扮演这种普惠金融的角色里面,我们认为扮演的是技术角色,而不是渠道的角色,这是我们想的一些核心点。之后是一些互联网的数据,真正靠数据驱动来发现这些需求和风险点,来做这样的用户画像,对风控识别和对合作伙伴连接。

最后我们也提一下我们对于监管的创新,因为就我来说,我一直认为监管不是一味的管,更多的是管掉坏的,还要发现好的。所以去除泡沫是第一位的,因为很多时候市场被很多泡沫破坏掉。所以怎么样在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所谓互联网金融里面,去识别哪些真的是泡沫,哪些不可能体现的是普和惠的时候,及时地刹车,及时地处理。而且真正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看这家企业的参与者,不单指是互联网企业,也可能是金融机构。因为的确有很多中小型的银行,其实他们的手段和风控能力非常一般,通过技术能力,要看他的经营行为,获取金融业务里面,他是技术驱动还是营销驱动,还是地推渠道,其实还是蛮容易识别的指标,对于定价怎么样做。所以怎么样真正通过技术的方式,看到企业经营的本质,驱除这些泡沫。第二,驱除泡沫以后,看到不错的类金融机构,或者传统金融机构,发现他们的价值,树立一个更应该发展的方向,引导整个行业往那个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想说的两个大的方向,驱除泡沫和发现价值。更细节的战略方面,我相信监管机构一定会比我们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实践方案,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许总,下面是资邦金服的陶总。

陶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资邦金服的陶蕾,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资邦金服在合规方面的一些创新和思考。我们拿出了干货,我们今天会讲到我们企业的根本,包括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风控模式,我们的一些风控机制,也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资邦金服,资邦金服(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广大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和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产业金融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财富增值。

作为第三方互联网金融服务商,我们通过搭建供需双方的桥梁,满足金融服务商和终端消费者双方的金融需求。我们利用有效资源服务相关机构,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也通过与东方汇富、西藏同信、富隆资产、万达资产和翼龙贷等深度合作,间接服务到广大三农、中小微企业。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夏季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以来,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也属于创新型服务业态的一种,只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对风控模式、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创新是我们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我们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资邦金服采取的是纯信息撮合交易模式,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丰富并且经过严格筛选的投资产品。这是我们的商业模式的一个简图。我们从资产端和资金端两端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是资产,我们资邦金服通过挑选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甄别能力的发行机构合作,由发行机构再通过与优质的金融或者类金融机构合作,来寻找优质的产品。经过发行机构严格风控体系筛选后的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的优质资产推选给投资者。我们首先寻找到一个发行机构,发行机构本身具有一个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甄别能力,然后由发行机构再去寻找金融或类金融机构作为我们的合作机构,然后由我们的合作机构再去寻找相对而言的优质资产来作为平台上的产品。经过资邦金服的再次审核之后,也就是我们三层审核以后,才能允许这样的资产在我们的平台上转让。受让方,也就是投资人,通过我们的平台了解产品信息进行投资,并且和发行机构签订权益资产转让合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来为发行机构做征信的措施,也就是确保我们的资产安全。其次是资金,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受让方,也就是投资人,注册成为平台会员以后,他立刻就创建了一个第三方存托管帐户。我们的发行机构在与平台确认合作以后,也创建了一个第三方机构发行机构帐户。后续整个资产转让过程当中,资金的流转整个是在第三方存托管帐户当中完成的。同时在整个的金融资产交易过程当中,我们也引入了第三方资产机构进行确权,加强资产的安全性,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方面我们讲一下风控方面的创新,刚才各位领导也一直在强调,互联网金融再创新也脱离不了金融的本质,只要是没有脱离金融的本质,它就无法脱离风险管理的范畴。对于多数的民营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我们一没有银行业的同业拆借市场,第二我们也没有央行的再贷款体系的支持,我们怎么来抗拒风险呢?目前我们采取的应对措施,首先是建立一个灵活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来鉴别权益资产风险。第二,我们建立备付金和风险准备金来动态覆盖预期风险。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建立了一个三重风控体系,大家对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商业模式的图还有印象,我们的一重风控由我们的金融或类金融机构,也就是我们的合作机构,进行第一层的风险筛选。第二重,由发行机构对我们合作机构提交上来的产品进行第二次筛选,这个里面就包括但不限于对于合作机构的审查报告的审查。第三重风控就由我们资邦金服来完成,由我们资邦金服对发行机构、合作机构的权益资产进行严格的筛选,这个里面也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一重风控报告和二重风控报告的审查。我们通过这样的三重风控体系,有效地降低高风险权益资产的上线可能性,确保我们的资产安全。我们同时也创新了风控机制,我们也建立了三大风控机制,我们把它分为事前审查机制、事中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审查机制就是我们审查发行机构提交的各类权益资产,要根据权益资产的金融属性不同,资产的形成过程不同,风险的类别不同,分别建立不同的审查机制、审查方案、审查流程以及风控方案等等。这一系列不同的审查机制的并存,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审查能够更加地全面、专业、有针对性。事中监测机制是,我们对在平台已经撮合成功的,并且在合作期内的这些权益资产,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测,只要我们还在合作期内,只要该产品还没有下线,那么它就一定在我们的监控过程当中。不同的资产我们还设立了不同的监测机制,对于权益资产的高危类别指标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监测,确保权益资产的安全可控。同时对权益资产的风险做出预估,我们有专门的风控部门及时地来调整权益资产的配置,确保平台权益资产安全可控。预警机制是,我们创建了权益资产预警机制和平台风险敞口预警机制。通过权益资产预警机制,我们对合作期内的存续的权益资产未来风险能够及时做出预警。当风险指标触碰到预警值的时候,预警机制会发出信号,并且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方案;通过平台风险敞口预警机制,对平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随时的监测,在任一时间点的平台流动风险敞口都能做到有效的预估,保证平台能够及时预警,并且有效地规避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第三个方面是合规方面的创新。合规经营是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的基础,2015年,监管层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央行牵头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个是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两个文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做出了规范,本着符合国家规范的这样一个原则,我们首先在风控和资金托管这两方面进行了尝试。第一个是权益类资产的信息采集和审查上,我们采用了风险隔离机构方式,平台汇聚资源,引入与合作机构和发行机构进行多重审核,规避平台直接接触资产,这是我们刚刚说的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其次在资金的管理上,我们采用了资金的存托管机制,受让方与发行机构整个投资交易当中,资金全程由银行的存托管帐户完成,有效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

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实检发现,投资人现在对于高收益的敏感度,其实应该是降低的,并不是说只有高收益才能吸引到人群。反而是对于稳定性要求更高,风险的敏感度现在逐步增加。行业违规事件的多发,使我们的投资人心理脆弱,稍有风吹草动,赎回的概率就立刻增加。投资者现在相对更相信大品牌,或者是长期合作的,口碑比较好的中小平台。

为了让投资者能够更了解我们,我们做了以下的努力:第一,投资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一目了然自己购买的产品,更直观地了解收益情况。第二,定期公布企业的运营数据,数据信息详尽透明,实现运营的公开透明化。第三,法律文件更加详尽,投资人明确了解投资的权益资产,避免盲目投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增加了风险提示书和风险测试,确保适当的产品能够和适当的投资人配对,把适当的产品售卖给适当的投资人。第四,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不断优化平台的合规,往更透明、更安全的方向呈现平台的信息。

主持人:现在监管你们的部门有多少?

陶蕾:现在说不清楚到底归谁管,互联网金融企业我们在座的都知道上面有婆婆,但是不知道是谁,可能是她,也可能是她,也可能她们都管。但是谁说了算?咱们现在不清楚。现在想做个乖孩子,就是谁的话咱都听。

这些举措一方面便于政府机关以及行业协会对我们进行监管,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承担起一个合格的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责任,能够规范地实践国家对我们的要求,用健康的模式帮助投资者辨别和选择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一个公开透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实有助于恢复和树立投资者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信心的,维护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们只能说有志于此,希望能够成为行业的优等生。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我们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只有当它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跟国家和社会、民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我们认为社会责任应当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其实我们今天一直在听大家讲普惠金融,我们的理解很简单,它的核心应该就是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所有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为那些金融体系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城乡的贫困群体、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脱贫、脱困,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因此关注普惠金融本身,就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

资邦金服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积极地以高标准严要求践行行业规范,目前以稳健的发展、良好的诚信和对行业规范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市场和监管部门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连续升级,在适应大环境和专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我们也在有效地增强信息披露、管理监管和公众监督,能够让业务更加规范化、合规化。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加强监管,能够有效地解决行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完善的监管制度,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所有的互金企业其实都受到了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的牌子其实不是干这个事的,或者已经被淘汰,或者在淘汰过程中的这些企业的影响。

因此,我们资邦金服,其实是迫切地欢迎监管、拥抱合规、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尽快颁布的。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合规经营行业的优等生,能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化略尽绵薄之力。我们也同样地欢迎媒体朋友们对行业进行监督,让互联网金融业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大家只要是这个行业的也都知道,一些别有用心的微信公众号和互联网公众网站故意放大行业问题,甚至是未经证实的散布谣言,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对他们能够加强监管,同时互联网金融协会也能够从法律上,或者说危机公关上给我们企业一些帮助。作为一个新型的业态,互联网金融或许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它有问题,但是它肯定不是一个坏孩子,成长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监管部门和媒体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互金行业能够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我们资邦金服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和思考,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媒体朋友们和各位同行到上海来我们资邦金服现场考察指导工作,再次感谢各位,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上海的女企业家。我们还有一位纯科技的企业家,我看你们已经服务了中国最大的大数据第三方提供商,服务了超过3千家客户,跟我们分享一下。

蒋韬:感谢!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浙江杭州市的科技型企业,在这里给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今天主要是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建议,一句话总结同盾是做什么的,同盾是做风控的企业,目前为中国超过3千家普惠金融机构提供各类风控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服务和产品。

惠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三个要素,一是监管,二是自律,三是风控。其两大难题,一个是成本高,一个是效率低,成本高和效率低可归结为风控和科技能力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相对落后。而美国由于其自身相对成熟的征信机制与体系,以及较强的金融科技、风控创新能力,因此在普惠金融方面有相对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

我们建议,可以学习美国的信用评分机制和专业征信机构的操作模式。首先,评分上采取部分行业已经在效仿的可操作模式。如汽车金融、消费金融、信用卡、农村金融等行业先开展信用评分制度并推广,最后逐步把行业间的评分打通,形成统一评分。其次,学习美国三大征信局的运作模式和创新技术,使得我国征信机构也可在盈利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帮助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能力。

具体到同盾的实践,是在为3千多家机构服务的过程中,碰到了较多的问题。

第一,是大量的信用信息不完善。以同盾主要服务的机构举例,比如中国绝大多数的P2P公司,大量的消费金融公司,服务汽车金融领域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一些小贷公司和民间金融机构。它们中有大量的个人借贷信息,但这些信息在整个中国的诚信机制或者征信体系里没有得到有效管理,我们将其称之为“信用白户”,这些“信用白户”主在申请贷款时,其过往信用表现往往不得而知。

对此,国家应该主导来解决征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建设。首先是加强全民征信体系的建设;其次,鉴于央行目前的服务无法完全覆盖一些民间金融体系,因此建议政府与行业化、地域化的大数据征信公司展开合作,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政府与机构间的信息补充。

第二,创新型金融领域缺乏成熟的风控。比如“三农”、 P2P和线上金融等领域缺乏整体的风控解决方案,无法像传统银行一样有可以相互借鉴的风控机制与解决方案。比如一家银行在信用卡、小微金融方面有非常成熟的风控解决方案,那其他银行就可照搬,但上述这些新机构却没有可以借鉴的模板。这方面,我们希望用行业或者其它市场主体参与的方式来解决。

第三,第三方数据公司获取及销售不规范。在大数据、云计算风靡的时代,像运营商数据、公安数据、航旅数据、消费型数据等,是在公开场合有专门的公司售卖的。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乱象,比如有很多二级的分包机构和组织,将这些数据单独做分包的渠道销售。一些机构比如运营商因为获取了用户授权,那就具备了对外出售数据的资质,但市场上却存在不少中间机构并没取得授权却在售卖数据。这方面,我们建议能够有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机制,包括在数据采集和数据获取、数据管理方面,需要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体系尽快出台,让第三方数据规范化。

第四,行业技术能力亟待提高。为什么说现在很多普惠金融机构成本高、效率低?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因为对申请人个人信息或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能力,包括数据整合的能力不足;二是我们在自动化风控决策方面存在一些技术应用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复杂网络分析的技术去识别团伙欺诈和身份伪冒的问题?怎样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降低整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这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投入,而不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或者是数据的共享。

举一个例子,中国存在非常多的欺诈团伙。我们同盾掌握的数据显示,仅信贷领域的欺诈团伙就有近50万个,在各金融机构之间流窜骗贷。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机制将其识别出来,将对普惠金融机构有着极大的帮助和提升。

第五,信贷人员操作规范问题。现在中国普惠金融领域信贷人员已超过百万。传统银行业有非常严格的制度规避人员操作风险。但“三农”金融和部分汽车金融、融资租赁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员道德、操作类风险。行业内存在部分从业人员通过帮助不合规、不满足资质的申请人获取贷款从而获利的现象,此类获利行为甚至形成了较大的利益产业链条。而对于这些人员和现象,业内并无有效的惩罚、记录、追踪机制。如果能够对此建立一个共享或惩罚的机制,那么将极大地推进普惠金融的推广和实操。

第六,“三农”金融个人信息难获取。我们的建议是,运用移动金融的便利建立农民信用机制。农民用PC机上网较为困难,但人人可有一台成本较低的智能手机。假设通过智能手机掌握信贷人的部分行为和表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快速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对这些人建立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

比如,农民通过手机申请一笔贷款却未能如期归还,那可运用移动终端定位来催收和处理坏账。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在风控领域带来较多创新,正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契机。同盾也在移动终端应用技术上有着不错的实践,比如帮助金融机构定位失信贷款人等。

主持人:谢谢蒋总,其实像我们这种内部讨论真的是一件挺难的事,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一个场子里面交流,实际上我们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内部的内容,因为大家出场都有任务,我们要形成一个聚焦在政策和趋势方面的建议。

非常感谢第二批的参会企业家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各个角度的分享,我们在研究部门或者监管部门还有哪些好的想法,我们先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的主任雷主任。

雷曜:谢谢!我汇报一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关于合规,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比较复杂。合规从字面理解就是要合乎规定,这个规定包括监管部门和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其它部门,整个规则很复杂。

从大的方面来看,合规不是合乎规定而是合乎法律。中国金融活动可分成三大板块:第一是持牌金融机构,这个是有明确规定的,哪些部门能发放这些金融牌照。因此,这些机构接受什么样的监管也非常清晰。如果从业者不清楚的话,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从事什么业务应该拿什么样的牌照,都有非常清晰的界定。

第二,除了有牌照的金融机构之外,其它的机构就不能从事金融活动了吗?不是的。按照我们国家法律的规定,在持牌机构之外,也允许有金融活动,这些受民法、刑法规定要求。这两套法律又把持牌金融活动之外的活动进行了分割,分割为非法金融活动和正常民间金融活动,使得合法和非法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是非常清晰的,不存在模糊地带。

所以,在中国,任何一个金融活动按照三分法,肯定能够非常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存在不准确的情况。

第二个观点,我们的法律、规定、管理方式确实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说牌照管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过严,特别是准入管理太严。但是,受制于监管资源有限,监管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这时,党中央国务院就要求探索地方金融。

在上述三分法之外,又有创新金融应用出来。持牌类金融机构,比如说小贷公司,目前并没有归到第一类,也没有称其为金融机构。因为,是否被称为金融机构是有明确规定的,这是按照中央五中全会依法治国的要求,至少是国务院条例层面提出某某机构是持牌机构才可以。目前还没有非存款人放贷条例,所以小贷公司还不能称之为金融机构。

所以,这一类所谓的地方金融机构,还处于第四类地方金融机构的范畴。因为,目前还没有法律明确这一点。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积极做这项工作,包括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进展,也不断向社会公众来公布,这一块大家可以多关注。其中,有一些立法过程中的草案,也在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可以积极地把立法当中的意见提交给国务院的相关部门。这是从法律的角度讲合规的问题。

其次,从合规的角度延展讲一下是合乎规律。这至少包括两方面,不管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应该合乎这个规律。

第一条规律是财务可持续。无论是“互联网+普惠金融”,还是扶贫,首先这个机构本身的财务是可持续的。财务可持续又隐含一个重要推论,即财务和商业为什么可持续?就是需要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金融机构经营的内在规律至少有两大风险是需要规避的:第一是信用风险,第二是流动性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对于非金融机构,明显的先天不足。因为,金融机构可以接受整个政府体系给予它的流动性支持,央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时候,给予它流动性支持,有一整套的机制来支撑它。而对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一套支持会弱一些,因此我们认为它的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几率更小,影响更小。

对于非金融机构,没有被纳入到流动性救助的机构要非常小心,不要将风险扩大化。银行可以把可贷资产的百分之多少贷出去,是因为一旦出现问题,金融体系还有多道防线,最后一道防线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成为最后贷款人,但是非金融机构就没有这一套防线。因此,非金融机构要接受现实,按照规律办事,要自己把流动性风险降下来。同时,信用风险也是相似的逻辑。

第二,作为研究人员,我发现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选择银行做托管,一些企业也正在这么做,但实际上银行积极性不高。为什么?这是一个金融规律。我个人认为,这种托管实际上是一个内控的措施,就是一旦托管,董事长放心总经理不会把钱卷走,总经理放心副总经理不会把钱卷走,但是它不是一个外部监督的手段,它是一个内控手段。

因为,托管协议不是法律义务,它是互联网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一个商业合同,既然是两者之间的商业合同,换句话说,银行的托管业务是对这个互联网企业负责的。但是,互联网企业是随时可以撤销合同的,所以实际上现在这个托管是一个内控机制,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银行不积极的一个原因。一旦互联网企业撤销了托管义务,投资者都去找银行,它的风控意义就不大。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互联网金融企业还缺乏符合金融规律的外部控制手段。

最后,我提两条建议。首先,在过去,金融机构曾推出小额农户贷款,实际上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财税、金融、中央和地方方方面面都给予呵护,所以这方面发展比较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那么,能不能在“互联网+普惠金融”这个领域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客户也清楚要达到一定条件,就能够得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服务,让它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过去一些好经验的延伸。过去一段时间在农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经验也可以移植到这上面,比如说蚂蚁金服提到的保险问题,也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制定出来,然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互联网金融比过去的小额贷款更具先天优势,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特别能够面向普通大众的一个工具,所以可以制作一个低门槛、标准化的在信贷、支付结算、保险等方面的一系列标准化产品。在既鼓励多样化的情况下,又有一个起步的标准产品,利于农民和消费者清晰了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取此类金融服务。

第二个建议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借鉴一些国外经验。比如由国家级的自律机构,或者地方级的自律机构,推出自律机构监管沙盘进行试点。所谓监管沙盘实际上类似国内的试点。但是,国外的监管沙盘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特征,其中一个特征跟国内的试点不太一样,参加沙盘测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先把赔偿的资金准备好。比如说,一个企业要做2个亿的产品,这里有风险的资金大概涉及4千万,这些企业需要先准备好4千万,然后再去做2个亿的产品。我们的试点需要吸收别人的好经验。

主持人:谢谢雷主任,下一步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针对个人标准化的产品做深度的合作,包括案例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时间关系,今天的研讨会到现在结束。非常感谢大家到新华社来参加这么一次讨论,希望以后我们对有关问题多多进行沟通,多多进行合作,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刘啸萱
相关稿件
回到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