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和黑龙江省政府合作开展的黑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16日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此项国家首期投资2000万,黑龙江省政府投资2000万的部、省级首次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副省长申立国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由于多年的工业、农牧业生产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平原区荒漠化、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局部地区镉、铬、铅、汞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严重阻碍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2004年9月,黑龙江省政府向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合作开展《黑龙江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申请并获通过。今年6月,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编写的《黑龙江农业地质调查(松嫩平原南部)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部、省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黑龙江农业地质调查步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三大平原区开展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首期部、省级共投资4000万元启动松嫩平原南部约8.34万平方公里的地质调查项目,查明测区内土壤、水等多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适种性,为黑龙江省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防治地方疾病等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