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河北防沙治沙工作的新业绩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郭庚茂
土地沙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威胁和隐患。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今年,胡锦涛总书记专门视察防沙治沙工作并作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新时期防沙治沙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河北省是全国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深入贯彻全国防沙治沙大会精神,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发展机遇和历史责任,也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迫切要求。
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既是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的重要基础,又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既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又是推进和谐河北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河北沙化土地360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8%,列全国第6位,最近的沙区距北京不足100公里,防沙治沙直接关系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关系着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同时,在全省43.4万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沙区,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不仅有利于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沙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
河北省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防沙治沙的政策框架、科技支撑、法规制度逐步完善,投入逐年增加。先后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草地治理和生态移民等工程,土地沙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沙化土地由扩展转变为逐年缩减,坝上等沙化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1999年相比,全省沙化土地减少143.9万亩,351.7万亩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转变为固定沙地,森林覆盖率由19.48%提高到23.25%。作为京津主要风沙屏障的张家口、承德两地的森林覆盖率和林草植被盖度分别提高了6.5和18.9个百分点。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河北防沙治沙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自然条件恶劣,治理难度大;部分已治理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极易导致再次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个别沙区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巩固治理成果形势严峻。
“十一五”期间,河北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综合治沙、科学治沙、依法治沙,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的要求,到2010年,完成130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任务,使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力争使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全省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切实巩固治理成果。制定完善沙区植被保护政策措施,加强配套法规建设,严格执行《河北省封山育林条例》和省政府禁牧令的规定,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大力发展沙区后续产业,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各种经济主体充分利用沙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旅游业,带动沙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建立防沙治沙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贴息等途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现有荒山、荒沙使用权落实到具体的经营主体,允许沙化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继承和流转,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坚持生物治理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重点地区与整个区域治理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原沙化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注重依靠科技防沙治沙,加强应用科学研究,针对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联合攻关,推广适宜不同类型沙区生长的良种、先进适用的造林种草技术和治理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身防沙治沙事业,探索鼓励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工作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防沙治沙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的全社会防沙治沙格局。
防沙治沙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系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河北人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科学的态度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创造防沙治沙的新业绩,在建设山川秀美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进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
二○○七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