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政策解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可持续性和节约型农业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5年12月17日   来源:湖南日报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农业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争水”、“争地”、“争能源”的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市场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但由于人均水、土等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已接近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虽然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但因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却很少,许多单项资源的人均值皆居世界后列。多项科学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所允许的最适宜人口承载量是8亿人,最大承载量为15—17亿人,过多的人口压力和过重的劳动力负荷使资源的保护难以实现。大概每年新增国民总收入中约22.3%的份额为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费所抵消,即将近每年高达四分之一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的人口。同时,人口的素质较低,不仅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严重阻滞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二是农业资源衰减正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了眼前利益,过伐森林、过牧草原、滥施化肥农药、过量开发地下水、无节制排泄污染物,以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生物品种减少,自然灾害频发。这一方面加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使资源的经济报偿增高,使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更为苛刻。

  三是农业基础条件弱化。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长期以来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许多经济政策仍没有得到修正,以工业积累反哺农业的机制远未形成,农业投入机制不健全,投入水平偏低,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生产、流通条件,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需要大量增加农业投入极不适应。

  四是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力量相对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仍然偏低。研究表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除靠社会经济制度变革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80%,而我国不足40%。

  上述国情和农情凸现了建设节约型农业的紧迫性。从这样的国情和农情出发,我们应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借鉴国内外经验,大力发展四种具有相互联系的节约型农业。

  生态农业。即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来追求,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把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循环链内,参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轮流交换和物质循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集约农业。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

  庭院农业。即充分利用庭院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庭院农业可内涵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庭院农业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可以利用院落的土地资源、利用闲散劳力和不宜到大田劳动的劳力,通过系统组合,使生产中的各种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用较小投入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还有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美化居住环境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高度统一。

  高技术农业。即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利用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农作物品种;利用生物电子自控综合设施系统,自动控制光、温、水、肥、气等环境条件,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获得高额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资源、基因资源、生态资源。我国的高技术农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蓬勃发展的高技术农业不但净化了环境,维系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而且提供了高产量的“洁净”食品,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比较效益。

  在发展各具特色的节约型农业的过程中,还要采取一系列配套举措。

  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具体说,在江河源头和西北等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和生态环境矛盾激烈的地区,选择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实施;在中部传统农业区和粮棉主产区,以实施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模式为主,逐步向高技术农业模式迈进;在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实施高技术农业模式为主,力争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先导和示范。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广与开发节约型农业技术。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户用高效炉灶、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与渔船节能等节约型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

  建立与完善促进节约型农业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资源产权关系模糊,资源无价、低价现象普遍严重,农民缺乏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土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因此,要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进一步运用市场经济机制,通过农业资源的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一步明晰农业资源的产权,逐步纠正自然资源无价、低价的偏差,调整各类自然资源的价格,调动农民及其他有关方面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积极性。

  加强人力、科技、组织机构和资源方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人力、科技、组织机构属于农业持续发展能力中的主观因素,而资源方面的状况则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的客观因素。只有从主观方面增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有可能通过人的努力切实增强自然支撑能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素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要注重发挥教育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水平提高的基础作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建设好这样一支多层次的农业劳动者大军,才能有效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周清明)

 
 
 相关链接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新的一年中如何展开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 发展改革委:建设新农村,工作方式方法是关键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 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共同行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