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制度创新是节约资源的最重要基础和最有效途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6年08月17日   来源:光明日报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目前,全国上下已经行动起来,各省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政策。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通力合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伦理建设等多种途径共同促进。其中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制度创新是最重要的基础。

    一、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原理与伦理道德

    经济学研究表明,所谓资源节约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指使用价值层次的节约。二是指价值层次的节约。在使用价值层次,节约的内涵是提高物质的利用效率,实现单位效用产出的使用价值消耗最小化。在价值层次上,节约的内涵是在一定制定规则下,实现单位效用产出的价值投入最小化。对于价值节约而言,使用价值是否节约并不重要。

    在价值层次上的使用价值节约主要取决人们的文化伦理判断。水资源和能源都很短缺,有人在家里洗一次澡只用50升温水,而在宾馆里洗一次澡用掉800升热水。他关心的只是在家洗澡要自己支付水费和电费,想节约的是自己钱包中的货币,而不是水和能源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不是对称的。宾馆没有对洗澡用水按量计价,消费者是否节约用热水完全取决于他的道德伦理水平。浪费了热水损人不利己,道德高尚的人不会这么做。但这么做的人也不会因为浪费了热水必须多支付住宾馆的费用。

    环境保护也是一样。环境作为一种使用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条件。当使用环境或污染环境必须支付成本时,使用者会计算并比较使用环境或污染环境支付的价值与获得的效用。如果不污染环境可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效用收益率,他便会不污染环境。而如果污染环境可以为其带来更多效用收益率,他会选择污染环境。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意识到污染环境给其他人带来了健康损失,他便会约束自己少污染环境,或对环境进行保护,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道德的约束力是很有限的。

    按照经济学原理,节约资源必须在价值层次上采取措施才会收到理想效果,用使用价值的效率来管理资源利用效率是没有意义的。倘若汽油是免费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强制手段,也无论如何进行节油的伦理道德教育,都不会收到好的节油效果。只有当汽油的价格足够高时,人们才会自愿使用小排量的节油汽车。

    二、制度创新与法制建设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基石

    既然道德和行政手段都不能理想地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那就必须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实践表明,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是最有效的途径。价格是一种制度,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制度的产物。当一种资源稀缺时,其市场价格必然会上升,这将会改变使用者的价值投入与效用产出比。由于资源作为使用价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其市场价值提高了,为了节约价值,使用者会节约使用价值,这便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是市场价格机制不是万能的。如果一种资源对所有人的生存质量都同等重要,而每个人拥有的财富却是不均等的,价格上升将会使得穷人失去使用这种资源的能力,从而降低其生存质量,而富人则可以依旧消费这种资源而不会降低其生存质量。这就会产生社会利益摩擦,也产生了不公平。于是,我们需要对市场价格制度进行创新,实行一种带有配给性质的复合价格制度,规定每个人的基准消费量,超出这个基准则可以由市场调节。梯级水价、梯级电价就是这样的制度。

    推进资源节约制度创新的另一个途径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为资源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都由政府直接进行价格管理成本极高。而且政府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的信息管理好每一种资源的价格。环境是一种私人无法控制他人使用的大众公共物品,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其他人因获得私利而污染环境。环境污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所有污染都是因为消耗资源排放废弃物而引起的。如果少消耗资源,则必然少排放废弃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对排放废弃物施以高成本限制,则必然从“出口”方面增加资源消耗的成本,逼迫那些理性经济人为了降低废弃物排放的价值投入而节约资源消耗并循环利用其产生的废弃物,不管这些资源是否需要支付价值购买。因此,通过制定废弃物排放高收费的法律制度,可以起到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这种制度也避免了直接提高资源价格招致的社会不满,同时,又使得多消费资源的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对于理性经济人来说,他们就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而花费的净成本和排放废弃物而支付环境使用成本之间进行对比,如果环境使用成本更高,他们就会选择通过节约资源消费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方式,节约资源和环境的使用。

    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排放或填埋废弃物的收税或收费制度。在丹麦,填埋一吨固体废弃物要交纳67美元的垃圾填埋税。因此,企业千方百计地避免产生废弃物。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市,从1992年起,虽然使用新鲜水的价格没有提高,但把污水排放费提高了10倍,这一制度使得新鲜水的消费量下降了40%。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三、制度创新是解决制度性浪费的最好办法

    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资源消耗活动,即使是知识经济也是一样,不同的只是资源消耗强度的大小。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在很多情况下制度不合理和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的资源浪费程度,比人们日常生活导致的浪费要高得多。因此,作为政府,首先要在防止制度性浪费上做文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005年深圳在28秒的爆炸声中,炸毁了违章建设的十几栋刚刚使用了10年的十五层高的住宅大楼,价值数亿元的资源就这样瞬间变成了废墟。这远比一个企业因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的浪费要严重得多。这需要多少个家庭在多长时间内才能通过节约消费而补偿回来呢?为什么这么多违章建筑能够建成并使用了十几年呢?肯定是制度不完善或存在漏洞。同样,很多地区,例如淮河流域,因为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制度和产业进入制度不完善,不能实现资本和产业集聚,发展经济采取了大量使用低技术水平的污染型中小企业分散布局的模式,结果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

    近几年来,国家对各地区采取了污染总量控制制度,每个地区可以排放的污染总量被限定在一个数量之内,如何在这个污染排放数量之内使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程度,就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通过融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用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在一定空间集聚,组成循环经济联合体,替代大量分散布局的落后小企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实现了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包头市辖区内的黄河段沿岸很多小型污染性企业被关闭,代之而起的是在包头的工业区、鄂尔多斯辖区内建立了一批技术先进、用循环经济模式连接起来的大型工业企业。这使得经济总量大幅度上升,而排放的污染总量大幅度下降,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黄河在进入内蒙古时的五类水,在出内蒙古时变成了三类水。包头市的大气质量达到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由过去的一年50天左右,上升到250天以上。可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远远比针对具体的使用价值进行节约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齐建国)

 
 
 相关链接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多维意义
· 五部门联合发通知要求加强政府机构节约资源工作
· 商务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的通知
· 怎样理解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价格和财税政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