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要在节能减排中起示范作用——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张毅)刚刚结束的第17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安排部署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通过这一活动,增强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能源问题上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了中央国家机关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进一步发挥了政府机构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
焦焕成说,中央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开展建筑空调系统、采暖系统和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扎实推进能耗计量和统计,加强公务用车节油管理,推动政府节能、节电、节气、节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能耗高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建筑用电量与2005年持平,人均用电量降低12.06%,人均用水量降低19.15%,人均总能耗降低5.81%。
他指出,对取得的成绩目前还不能估计过高,中央国家机关的节能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20%的目标,中央国家机关将在节电、节油、节气、节水、建筑节能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突出重点,抓好节约用电。通过空调系统节电、照明系统节电和用电设备节电,到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用电消耗在2005年基础上,节电率达到20%,实现节电5600万千瓦时,折合15.5万吨标煤,减少4.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是加大力度,降低油、气、水消耗。进一步清理中央国家机关超编、超标车辆,严格控制车辆编制和规模;加强公车日常节油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到2010年,实现节油5%以上。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完成食堂燃气灶节气改造,实现食堂节气20%—30%。到2010年,实现节水率20%,节水104万吨,减少污水排放104万吨。
三是严格评审,抓好新建建筑的节能。从2005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所有建设项目均已实行节能综合评审制度,未通过评审的项目,不予审批。新建和大中修改造的项目,严格控制使用玻璃幕墙,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型材料;实施地热源、水源、空气源热泵技术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推广空调和采暖系统变频调速技术、空气热回收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扩大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对未达到节能设计要求的项目,限期整改。
四是推行政府节能采购。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清单制度,不断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对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用水器具,改为强制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保产品。
五是抓好能源计量,强化目标责任管理。2007年完成对95个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用电分项计量,建立中央国家机关水、电、气、油等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信息平台。
六是加强日常管理,开展节能培训和宣传工作。大力推进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改造和管理,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实现节能减排,节省节能改造投资。
焦焕成对记者说,国务院领导对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十分重视,带头执行节电、节水、节能的有关规定。今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务院领导同志办公室停开空调,参加体验能源紧缺活动。当前全社会正在掀起又一轮全民参与的节能环保新高潮,中央国家机关有决心、有信心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走在前面,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全国人民带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