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周芙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连接20余次对药品进行降价,但价格过高现象依旧,原因何在?”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给记者分析了个中原因。
孙诚谊代表说,国家一旦降低医院的药品零售价,造成医院利润降低,医院往往会对这种药品没有积极性,转而到市场上寻求可以替代的同类药物,而厂家也会迅速生产可替代产品,造成降价名单上的药品从市场上消失。还有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的对策是,适当调节一下药品的成分,药品的化学名称就变了,也不用降价了,有的产品甚至可以借新药的身份提高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屡屡降价而药品价格依然虚高的原因。
为此,孙诚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改革医药流通体系。流通层级多造成到患者手里的药价层层加价,应进行医药流通体系改革,可以从资质管理入手,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准入门槛,发挥国营主渠道作用,减少流通环节,允许药品生产企业向医院直销。
二是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但由于政府的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已经习惯靠药品支撑经营和开销。有的医院药品收入几乎占到业务总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药品的进销差价是医院确保盈利的重要来源,造成以药养医现象。建议国家通过卫生主管部门选择一些医院实行严格的医药分开试点,对这些医院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试点成功后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