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徐绍史(左一)、于莎燕(左二)在“运12”飞机上了解航空物探测量情况。(李丹丹 摄)
8月22日,漠河机场,黑龙江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合作项目——大兴安岭地区1∶5万航空物探测量首飞一周年之际,刚刚从北京飞抵漠河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即刻登上在机场停靠的一架“运12”飞机,了解当地航空物探测量情况。在实地了解有关工作进展后,徐绍史指出,要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工作进度,争取在成矿条件最有利的点上率先突破,推动大兴安岭地区战略性矿产勘查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副省长于莎燕陪同考察。
徐绍史说,前不久,李克强副总理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看望老院士、老专家时强调,要立足国内,解决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级成矿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区带之一,找矿潜力很大,尽快提高地质工作程度,发现一批有色多金属重大矿产地的前景很好,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当前这个地区所采取的高精度航磁测量(简称航磁)与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简称航放)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气温较低等带来的困难,快速、全面地评价该地区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
针对当前存在的气象条件不佳和航测油料供应不足等问题,徐绍史指出,要调整作业方式,可以考虑将两架航测飞机中的一架转场至黑河或加格达奇机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快进度,在保证飞机安全作业的前提下,不放过一个可飞的工作日,尽可能多地采集数据。同时,要做好数据解译工作。对重点航空物探异常的地面工作要跟上,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地面异常查证等工作,争取在最有利的点上率先突破,鼓舞士气,进而取得大兴安岭地区找矿重大突破。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5万航空物探测量项目,是黑龙江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合作开展的一个大型基础调查项目。此项目的开展,可以进一步丰富该地区地质找矿资料,加快其找矿步伐,通过发现、检查一批航空物探异常,为工作区提供有利成矿区段和找矿靶区。项目设计面积11.7万平方千米,24万测线千米。该项目自2008年8月进行首次航测作业以来,目前共完成主测线长度5.62万测线千米,测量面积2.81万平方千米,初步筛选出有意义的及明显的航磁异常67处、航放高场15片,展现出较好的成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