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编写组
一、前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科技、教育等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6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在百废待兴的繁忙国事中,就将筹建气象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并于1949年12月8日批准成立了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标志着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60年,在我国气象科学发展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但这60年的发展却是最辉煌、最耀眼的。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天命论”等唯心史观一直占主导地位,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解放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气象科学技术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包括解放区的29个);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全国仅600多人;整个气象事业处于支离破碎的状况。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非常落后、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短短60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的成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谱写出一页页壮丽的篇章。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无论是气象业务、服务、科研,还是人才队伍、技术装备、基础设施、以及改革开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概括起来说,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发展道路,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日益扩大、服务手段和能力不断改善,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新中国气象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凝聚出了一种气象人精神。这种精神,对60年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对指导今后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分不开,与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分不开。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铭记所有为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把他们的功绩永远载入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二、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气象事业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回顾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宏观一点看,可划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初期的艰苦创业,集聚和培养人才,大力开展气象台站网和各项业务、科研建设,形成了气象事业的基本框架,为后期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一时期受到“左”的思潮和“文革”的影响,气象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气象人员排除干扰、坚守岗位,气象事业在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第三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气象事业步入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加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60年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实现的主要任务可能有所不同,但始终贯穿着发展这一条主线,展示出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坚实步伐。
1.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
建国初期,气象探测网点十分稀疏,专业人才奇缺,预报业务极其薄弱,气象服务单一,不适应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台站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迅速进行恢复和建设。按照“建设、统一、服务”的方针,到1957年全国建成气象台站1647个。逐步建立了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一五”期末,探空站达到69个,高空测风站65个。初步建成了气象通信网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先后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室,建立了天气预报与气候资料业务。1953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签署转建命令,明确气象工作“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6月1日起,在报纸、电台上公开发布天气预报。1958年全国气象会议提出了“依靠全党全民办气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组成全国气象服务网”的工作方针。首次提出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从此,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试验开始发展。同时,在海洋、水库、江河防汛、森林火险等专业领域也相继开展了服务。这一阶段气象教育培训快速发展。1950年开始,在北京和各大军区设立了气象训练队,培训了大量气象人员。1953年12月经政务院批准,“气象干部学校”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学校。这一时期培训的气象人员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阶段特别是1958年以前指导思想正确,事业发展健康,工作扎实,为后来气象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这一阶段由于受到”左”倾错误影响,在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缩短战线”,将民航、盐业、海洋气象台站移交相关部门管理,将“三个为主”的技术原则上升为一项政治原则推行。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使与国际上本已缩小的差距拉大。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下, 711、713天气雷达网开始建设并初具规模,气象卫星事业也开始起步,卫星云图在气象台站广泛应用,气象通信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预报发展、数值预报起步,气象事业在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世界气象组织(WMO)1972年2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唯一合法代表,中国在WMO的席位得到恢复。70年代中期前后,各地气象院校也相继恢复或新建。
3.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现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实施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益上来。30年来,气象部门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气象现代化得到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贡献突出,气象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时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拨乱反正,调整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
这一阶段是气象部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气象部门在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开展了拨乱反正,端正了业务指导思想,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改革了领导管理体制,制定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率先实行对外开放,为新时期气象部门改革开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80年1月,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气象部门一直抓住这两个重点不动摇,取得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功。1983年底基本完成全国气象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为气象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气象业务技术骨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顺利实现新老干部交替。1984年初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建国以来气象工作基本经验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思想。通过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要建成适合我国特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比较现代化的业务技术体系,勾画出了一幅宏伟的现代化蓝图。这一阶段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起步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2)推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全面实施《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千方百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重点推进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气象部门改革力度大、事业发展势头好、效益高的重要阶段。1988年9月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气象卫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气象事业的高科技水平。继711、713天气雷达之后,1985年又研制出了714(波长10厘米)天气雷达,并陆续在全国布点。中期数值预报投入业务运行。一方面使用了国产银河巨型机,同时还引进美国的CYBER962和CYBER992巨型机。省与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展开。区域气象中心相继成立。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提上日程,1986年国家气候委员会成立,1990年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成立,开始了我国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策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这一阶段开展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标志着气象事业结构开始向多元结构转变。1990年1月,首次明确提出了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并积极探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这一阶段,相继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3)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大力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气象事业结构向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经营实体的“三大块”转变。1991年制定了气象事业发展30年《纲要》和10年《规划》,再展气象现代化宏伟蓝图,并积极争取新上了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工程、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等一批现代化骨干项目,大大推动了气象现代化的进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建设进展顺利。第二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球谱模式(T63和T106)以及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先后投入业务运行。1997年6月10日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发射成功。这一阶段,还加强了气象法规建设,1994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颁布实施, 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诞生。第三次、第四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提出了“两个首位一个重点”,及“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整个气象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
(4)统筹兼顾,持续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
这一阶段,《气象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气象事业依法发展得到加强。气象业务、服务、科研领域进一步拓展,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发挥了很好的效益,气象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新世纪之初,开展了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007年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新思路,明确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是根本,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是核心,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基础,信息和科技系统是保障。这一阶段,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全面要求。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对气象防灾减灾作了全面部署。中国气象局把气象灾害的防御作为重中之重予以加强。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开展合作,逐步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全国气象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任务。这一阶段还进一步加强了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工作。加强了气象文化和基层台站建设。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主要成就
60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面从十个方面加以概括。
1.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0年来,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建立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等应急气象服务。能源、气候资源、城市、重大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深入。全国已形成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到1∶5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重点,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已由单纯的抗旱拓展到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灭火、应对污染等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减)雨作业试验和机场消雾试验等领域。长期以来,气象服务为防汛抗洪、抗旱、台风防御、抗低温雨雪冰冻、抗震救灾和重大工程建设、社会活动保障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图一
图二
60年间,天气会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一为2009年,气象预报员为国庆演练活动进行天气会商;图二为上世纪80年代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场景。
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视气象预报为生命线,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准确率稳步提高,内容不断丰富,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为做好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为各级气象台站的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路径的预报有了长足进步,24、48小时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沙尘暴、雪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14个能发布季、年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等服务产品。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和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
3.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图三
图四
60年间,气象探测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三为2008年,气象工作者为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进行探空观测;图四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气象工作者进行雨量观测。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网已相继建成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站、1588个一般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000多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观测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仪雷达业务网,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底,全国已有146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大气本底、大气成分、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雷电监测网等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4.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公共通信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20世纪 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气候资料处理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的计算能力基本每5年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21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气象资料的整编、应用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5.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和项目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1980—2008年间,气象部门主持的科研项目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气象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6.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 ,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60年来,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固定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982年的17.5%上升到73.9%。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底,基层台站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7.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世纪90年代气象事业四个结构调整与三大块组成,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关系。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优化了内部结构,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弥补了事业经费不足,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改革业务技术体制,加强顶层设计,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8.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向70多个国家提供包括气象仪器设备在内的多方面援助。我国多名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担任了国际组织重要职务。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9. 气象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突破了气象法规和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社会管理职能、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先后实施,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开始走上依法发展的轨道。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一项行政法规和27部气象法规性文件。中国气象局也制定或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发布了459部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制定气象国家标准20项和气象行业标准121项。各省(区、市)人大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地方性气象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6部。气象法规体系的建设逐步健全,进一步规范了全社会的气象活动。与此同时,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气象行业管理得到加强,行业监督、技术交流、组织协调、信息共享的机制初步建立。加强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10.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60年来,气象部门始终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止2009年7月底,全国气象部门(未含海南)共有党员44243名,占职工总数的46%;共有各级党组396个,党委44个,党总支262个,党支部3775个。近些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气象科普,取得良好效果。中国气象局定期进行新闻发布,与新华社等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宣传渠道。气象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出版了近4000种气象专业图书,中国气象报至2008年底出版2160期,全国性和省级各类气象专业期刊、各地建立的气象展览(科普)馆,都为传播气象知识、宣传气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气象影视蓬勃发展,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开设了独立制作的气象节目,中国气象频道已在30个省的17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气象部门兴办的各种网站,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气象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503个,占应创单位的99%。基层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业务现代化、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都得到加强和提升。气象部门两万多名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为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四、基本经验
60年来,气象部门的各级、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与气象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带领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的道路,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活动,其中不乏大量成功的事例,当然也有一些走弯路、受挫折的教训。这些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诫我们,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一定要牢记以下6条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福祉安康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以服务引领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为各行各业的服务中把为农业服务作为重点,在各类服务中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优先位置,在各项服务内容中把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我们的“立业之本”。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要以骨干工程为龙头,不断提高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要瞄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前沿,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硬件和软件、东部与中西部、上层与基层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我们的“兴业之路”。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抓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实行以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我们的“壮业之举”。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抓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采取正规院校教育、在职培训、留学进修、参与重大科研与业务项目实践、举办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建立学习型部门和单位等措施,不断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气象事业发展人才辈出,这是我们的“固业之根”。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依法发展能力。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和认真实施;不断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适时总结提炼成气象法规,并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依法发展气象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护业之宝”。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保持气象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大力推进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气象人精神,这是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我们的“强业之源”。
以上六条基本经验,是气象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的结晶,十分宝贵,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把握。同时,在今后谋划与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中,要不断丰富、创新、总结新鲜经验,使这六条基本经验更加丰富和完善。
五、优良传统和作风
60年来,几代气象人在铸就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不断培育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崇尚科学,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对于动员和激励广大气象工作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贡献力量,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气象部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图五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金水为临安少科院同学讲课。
1.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气象部门突出的优良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象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栉风沐雨、备尝艰辛,许多艰苦台站建在高原、戈壁、海岛、荒原,那里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建国初期有些老气象工作者骑着毛驴、拖着器材,日夜兼程到荒原、戈壁去建站,有的地方甚至带枪建站,带枪值班。气象职工以事业为重,以苦为荣。60年代陈金水在西藏安多建站,只能住地窖,在缺氧的高原上自己动手打井解决站里饮水问题。周儒锵生于广东,却在号称“北极村”的漠河奋斗一生。60年来,一代又一代气象人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为气象事业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满腔热情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气象业务高度集中,而台站却高度分散,这种特点形成了全部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60年来,气象工作者以防灾减灾为己任,风雨忧患,立足本职,团结协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安康服务。模范气象工作者陈素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矢志不渝。董立清埋头苦干,忘我工作,多次准确预报,完成了数十次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任务。为了及时获取和保护气象资料,长白山站的隋金堂和九仙山站的赖开岩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团结协作是气象事业的职业要求。60年来,几代气象人都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勤奋工作、齐心协力,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
3.严谨求实,崇尚科学
气象队伍是一个崇尚科学的群体。气象工作有严格的纪律,有明确的业务规范,气象人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雷雨顺在气象科研中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刻苦钻研的精神,取得了优异成绩。2008年奥运会气象服务中,气象人严谨求实,精细预报,周到服务,精益求精,为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60年来,几代气象人都在传承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都在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4.勇于改革,开拓创新
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改革创新。气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领域,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革创新又是一个不断超越、永无止境的过程。60年来,几代气象人都以造福人类为己任,在本职岗位上不懈地探索进取,用改革创新成果推动事业发展。
60年来,气象事业的发展波澜壮阔,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已成为气象队伍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先进文化凝聚力量,对于气象事业今后更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六
非洲多国别气象代表团在我国学习考察。
六、结束语
新中国气象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气象事业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等,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气象工作进入了气象服务需求最为旺盛、发展基础条件最好的时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增长需求的不相适应,气象现代化体系中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气象现代化建设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不协调,区域气象事业发展和不同层级气象事业发展的不平衡,等等。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求和新的期望,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气象事业发展60年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谋划气象事业未来的发展。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全体气象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向世界气象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