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代表市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了政府工作。当前,首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北京将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使首都的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回顾2009
打赢一场硬仗、办好一件大事
(一)全力以赴筹办国庆活动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实现了“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精心组织庆祝活动
运用高科技手段,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奉献一场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联欢晚会。10万名群众参加国庆游行、8万名学生进行广场背景表演。统筹指挥调度,实现了现场运行零差错、活动内外零事故。
●服务保障全面细致
全力做好气象、电力、水务、环卫、通信、医疗、食品供应等保障工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实现了庆祝活动交通与社会交通的和谐运转。
●社会氛围文明和谐
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百姓宣讲”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130余台、240余场文艺演出。95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在游园、治安、交通等领域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
(二)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投资完成4858.4亿元增长26.2%。
大规模实施政府土地储备,完成土地一级开发投资1165亿元,为调控土地供应、改善城乡环境、促进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消费品零售额5309.9亿元增长15.7%。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3%,机动车销售量增长30.8%,旅游总收入达到2442.1亿元,增长10%。
(三)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积极运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202家单位申报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搭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4个领域平台,与中央单位合作建立12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推动成立30个产业技术联盟。全市专利授权量增长29.1%,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4%。
●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与24家中央部委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综合服务平台。京东方八代线、中航工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增长9.8%和11.2%,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8%。
●节能减排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更新淘汰黄标车10.6万辆,支持组建货运“绿色车队”,采购1000辆节能环保公交车。完成城镇建筑节能改造392万平方米、农民住宅增温节能改造1.6万户。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展顺利
北坞、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台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规划,认真落实新城建设实施意见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意见。
(四)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完成市和区县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调整19个市政府工作部门,减少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27个。各部门共取消审批事项24项、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03项。
●农村事业改革积极推进
建立市和区县两级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346个单位完成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金融改革创新大力推进
成功争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消费金融公司、省级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务融资试点。技术、林权、版权、粮食交易所挂牌开业,要素市场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成功实施首旅集团、首农集团等六大重组项目,完成125户劣势企业退出工作,新增7家上市公司,市属国有企业利润率增长59.5%。
(五)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加强就业社保工作
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5条政策,增设1万多个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教学科研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4%。“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启动,192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就医实时结算。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成200所小学标准化建设,修缮300所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20元,参合率达到95.7%,文化活动中心、数字电影厅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28公里、在建里程达到280.2公里。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达到65.9亿人次,公交出行比例提高至38.9%。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78.1%。
(六)坚决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组建650个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在600个社区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改善350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顺利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
●“平安北京”建设全面推进
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强化安全生产建设,全市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超过98%。拨付8.8亿元专项基金,免费为市民接种疫苗,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
展望2010
迈上新征程,前景更美好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4%。
(一)继续把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首位
坚持立足于扩大内需,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努力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夯实首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
2010年北京市将全面启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推动发展千亿元规模的交易市场,巩固服务外包领军城市地位,打造全球研发外包中心。
●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
通过大项目带动,实现北京市旅游产业质的飞跃。策划并打造出1至2台大型旅游演出项目,开展5个乡村旅游示范沟域、3个乡村旅游新业态混合集聚区建设。在京津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北京市将把区域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到亚太范围,建设面向全球的北京旅游服务网站,不断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稳定房地产投资和住房消费
继续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完成1000亿元土地一级开发投资任务,完成开发面积约4000公顷,为业态升级和高端要素入驻创造条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快开发和入市交易,促进存量房交易。
(二)下更大决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北京市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切实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将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加大各分园和产业基地的统筹协调力度,计划以海淀区、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未来科技城、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整合政府产业投资,以5年不少于100亿元的规模,集中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打造南部高技术制造业聚集区
推进亦庄开发区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发挥亦庄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推动丰台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等联动发展。
●发展新能源汽车
努力开发纯电动乘用车,发展混合动力客车和商务车。2010年将采购100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200辆节能环保公交车。同时,重点支持中低速磁悬浮等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
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城乡结合部改革发展、新城建设、城南行动计划实施、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50个重点村实现城市化
总结推广北坞村、大望京村和旧宫镇的成功经验,整体启动50个重点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严控违章建设,加大租赁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向这些地区延伸。
●重点建设通州新城
2010年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内外资源,按照世界一流水平高起点谋划建设通州新城,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城南行动计划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三年投入2900亿元,统筹实施一批交通、市政、公共服务项目和危改、能源安居工程,改善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区发展环境。
(四)努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北京市将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完善城市服务管理,努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公交出行比例达四成
积极推进12条轨道交通建设,力争亦庄线、大兴线及房山线、昌平线、顺义线一期建成通车,运营里程达300公里以上,力争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
●生活垃圾“零废弃”试点
启动梁家务等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全面推进餐厨、果蔬、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同时,采用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在2015年前加快建设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
●加强资源能源保障
从战略高度研究建设节水型城市,开展阶梯式水价试点。新增集中供热300万平方米,启动重点镇燃气工程,解决中心城区5万户居民老楼通气问题。
●完善城市服务管理
研究人口规模、结构与布局问题,探索建立综合调控机制,通过城市功能疏解、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促进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推动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研究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城市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
(五)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京市将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高度重视住房保障,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实现新增就业36万人
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定向、订单、定岗的技能培训制度,健全面向大学生、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
重点研究整合“新农合”、“一老一小”、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中小户型政策性住房建设,占全市住宅供地面积的50%以上,确保占全市住宅新开工建设套数的50%以上,确保完成新开工建设和收购13.4万套、竣工交用4.6万套。同时,依法查处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北京市将全面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绿色通道常态化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常态化。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大厅,集合各部门审批职能,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提升国际化水平
大力吸引和培育能够掌控国际要素资源的总部企业、国际机构和单项组织,积极鼓励华人华侨参与首都建设,吸引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和大型活动在京举办,扩大首都的国际影响力。
(七)全力保持首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抓好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工作。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深入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六大文明引导行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建立矛盾化解联动机制
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做好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建立矛盾化解联动机制,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健全社区建设体制,切实解决好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问题。加快建设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站,推广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