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搜救演练在厦门、金门附近海域成功举行。演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两岸海上搜救协作机制,将使两岸客货运直航更安全、更清洁、更便捷。
当日9时30分,台湾海峡厦金海域上空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徐祖远宣布: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正式开始。
从厦门开往台湾的两岸直航客船“虹达”轮与货船“畅和”轮因避让不协调,在台湾海峡西侧海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虹达”轮上13名人员落水,10名旅客轻伤,1名旅客重伤;“虹达”轮船体受损,有沉没危险;“畅和”轮失火。
接警并查证遇险信息后,两岸海上搜救机构立即启动应急联络机制,确定通联方式,通报遇险信息及协调搜救力量参与救援。大陆和台湾方面分别指派“海巡132”轮和“金门”舰为现场指挥船,指挥所属船艇和飞机按划分区域进行搜寻。
根据现场指挥船的指令,两岸搜救力量协调配合,先后将“虹达”轮上落水的13名人员救起,转移“虹达”轮上旅客,其中1名重伤员由救助直升机紧急转送岸上医治。与此同时,两岸消防拖轮驰援火势逐渐扩大的“畅和”轮,联合扑灭火灾。
10时30分,中华搜救协会名誉理事长郑樟雄宣布,经过1小时30分钟的演练,船舶遇难求救、接警及险情信息核实,应急响应与沟通协调,搜救组织,海上搜寻,人命救助,医疗救护,船舶消防,善后与恢复等八个演练科目全部成功完成。
随后,参加演练的两岸船舶和救助直升机集结编队,缓缓通过指挥观礼台进行展示,证明两岸搜救协作的互动与协作又迈出可喜的一步,进入全面合作、共同维护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的新时期。
“这次演练是对两岸海上搜救协作机制的有效性及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一次全面检验。演练锻炼了两岸海上搜救队伍,提升了两岸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能力,有助于进一步保障两岸直航的交通安全,为两岸人员通过海上航线进一步开展交流和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演练相关组织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