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接受阿尔巴尼亚媒体书面采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1年08月03日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11年8月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接受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语报》书面采访,全文如下:

    问:您此次访问阿尔巴尼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您如何评价中阿关系?访问中您将与阿领导人重点就哪些问题交换意见?

    答:此次应哈吉纳斯托副总理兼外长的盛情邀请,我来到美丽的阿尔巴尼亚。这是我首次访问“山鹰之国”。但我对贵国并不陌生。这是因为中阿友谊在中国深入人心,许多中国人都对阿尔巴尼亚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阿尔巴尼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阿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双方高层交往不断,各级别人员往来增多,政治互信加深。托皮总统、贝里沙总理和托帕利议长均曾访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张德江成功访阿。两国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方重视同阿尔巴尼亚的合作。我此次访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同阿方一道,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以传统友谊为依托,拓展两国互利合作。访问期间,我将与托皮总统、托帕利议长、贝里沙总理、哈吉纳斯托副总理兼外长分别会晤,就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全面、深入交换意见。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间源远流长的友谊一定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问:您认为阿中两国开展务实合作的前景如何?双方可重点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

    答:当前,中阿两国都面临进一步发展的任务,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今年,中国启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紧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和企业“走出去”战略。阿致力扩大对外出口,吸引外资。中阿合作互补性强。两国企业应努力加强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积极寻找更多商机。

    旅游可以成为双边合作的新亮点。我这一代的中国人有深厚的“阿尔巴尼亚情结”,但当年受条件所限,无法实现到阿旅游的愿望。中国年轻人受老一代的影响,对阿尔巴尼亚也很向往。在中国想来贵国看一看的人很多。这次访问期间将签署两国旅游部门间的合作协议。阿方可以加大对中国公众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我想强调的是,新闻媒体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双边互利合作的重要桥梁。此次访问中,我将专门提出邀请阿尔巴尼亚记者访华。

    我坚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阿两国不仅能成为相互信任的好朋友,也一定能成为互利共赢的好伙伴。

    问:不久前,阿尔巴尼亚政府宣布给予台湾公民入境免签证待遇,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们对台湾同胞赴外国进行旅游、经商等民间活动不持异议,我们也愿意为此提供必要的便利。但无论两岸关系如何变化,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反对“台独”的立场不会改变。阿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我们表示赞赏,相信阿方能够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问:中国代表团频繁造访东南欧地区,是否表明中国对该地区的关注度提高?中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答:东南欧国家是中国的传统友好伙伴。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欧地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始终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干涉各国内政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发展同各国的关系。中国的这一政策得到了东南欧各国的普遍认同。近年来,东南欧局势趋于稳定,地区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不断加强。这为中国同地区国家的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中国与地区各国的合作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在科索沃问题上,中方一贯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框架内,通过对话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问: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中国对形势有何看法?是否将继续以购买国债等方式向身处困境的欧洲国家提供帮助?

    答:当前,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仍在发展。一些国家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债务风险依然十分突出。中国高度关注主权债务问题对欧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支持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形势、恢复发展。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为欧洲国家抵御危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方认为,一个繁荣稳定的欧洲对世界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国际金融市场负责任的投资者,对欧元区和欧元一直保持信心,一直将欧洲金融市场作为中国主要投资市场之一。中国的这一立场对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加欧洲国家和欧洲投资者的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问: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有些人提出疑问:中国发展壮大了,会不会“称霸”?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这些年,中国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长期面临的,压倒一切的任务是谋求稳定和发展,让13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也就决定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国仍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上,追求的是和平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历史上,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人民对霸权深恶痛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中国即使强大了,也决不会欺负别的国家。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正在成为越来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协作。任何国家都只有通过参与国际合作,才能保障和实现自身的发展。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共谋发展。

 
 
 相关链接
· 杨洁篪会见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使
· 杨洁篪:知行并进着力提高科学办外交的能力和水平
· 杨洁篪会见首届“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营员
· 杨洁篪在发展改革委就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作报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