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编辑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谈到农业和农村问题,我的心里难以平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
当年,我们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可比同熟期的三系法杂交稻单产增长5%—10%,而且米质好。1996年,我们又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亩产700公斤的一期目标在2000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二期目标也于2004年提前实现。第二期超级杂交稻每亩可比原有高产杂交稻增产120公斤,按年推广1亿亩计算,每年可多收获120亿公斤稻谷,能多养活3000万人口。
今后粮食增产的潜力主要有三个方面:提高单产、开发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其中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总量增加的关键,而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这同时也说明我们还大有发展的潜力。
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偏少,农业科研单位分工不明确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备、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能力的充分发挥。
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学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自主创新步伐,使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并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村生产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坚信,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也能早日圆满完成。
让我们共同来关心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袁隆平致信经济日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