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8月4日电(记者李凯 顾瑞珍 许雪毅)蓄势而发聚后劲,再创辉煌靠打拼。从建设海峡西岸提出到正式写入“十一五”规划至今,八闽人民正以“敢拼才会赢”的精神风貌致力于建设和改变着“海西”。
临港经济强势崛起——“海西”建设最亮丽的风景
“城以港兴”。翻阅福建历史,无论是泉州、福州还是厦门,其勃兴都与港口发展息息相关。到了近代,福建这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深水海岸线资源全国第一的地方,却由于种种原因港口建设严重滞后。到2005年,福建全省的港口吞吐量仅有1.2亿吨,甚至不如浙江的北仑港。
港口是交通的枢纽,物流的中心,开放的窗口,发展的引擎,大规模港口建设是福建人民的梦想。随着海峡西岸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福建提出: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国又一重要的港口群,以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发展临港工业。
大跨步、高速度的港口建设在海峡西岸如火如荼地拉开帷幕。记者在福建沿海看到,在美丽如画的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一座座数万吨乃至30万吨的深水码头正横空出世;数以百计高大的吊桥、龙门吊忙碌地装卸货物。在湄洲湾南岸的泉州泉港区,5公里的深水海岸线上蜿蜒在建的码头有7座,全部建成后的泉港区年吞吐量达到4000万吨;在厦门湾,今年1月正式实现了港口管理一体化。湾内的八大港区功能重新定位,进行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对港政体制的创新完善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厦门港向集装箱吞吐量千万标准箱的目标迈进。
在“十一五”期间,福建仅政府计划投资港口建设资金就达290多亿元,是“十五”期间的近5倍。到2010年,福州、厦门亿吨大港将耸立在海峡西岸,福建全省港口吞吐量将超过3亿吨。
伴随着大规模港口建设的是大手笔的临港工业崛起。一片片沿海乱石荒滩被一片片宏伟的厂房所代替,高速交通网连通内陆腹地。
在泉港区,总投资35亿美元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去年7月开工后正快马加鞭进行建设。工程在2008年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炼油能力将达到1200万吨、生产聚烯烃等化工产品200万吨,带动沿线1500多亿元投资,形成上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链经济群,在湄洲湾建成具有世界级规模和竞争力的“石化航母”。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满怀自信地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之日,就是福建经济跃升之时。”
“福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顺应了世界潮流。”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过程,依托临港区域布局工业项目已成为一种潮流,也是沿海地区发展大型基础工业的主要形式。日本、美国、韩国的工业大多以港口为依托。
根据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的蓝图,到2010年,福建基本形成以湄洲湾、厦门湾为重点的石化产业基地,以兴化湾、厦门湾为重点的汽车制造基地,以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为重点的船舶修造基地,以及依托大型深水港口的闽东南沿海能源产业基地,临港工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
在福建,人们常说:出了海,所有方向都是路。面朝大海的临港工业的崛起,正成为海峡西岸建设中最亮丽的风景。
高科技产业群成型——助推海峡西岸建设起飞
创新、创业、创造。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逐步淘汰产能相对过剩、高耗能、环境代价大的产业,替代以重点发展自主创新、集约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海西”建设的思路与选择。
今年2月,世界第三、台湾第一大液晶显示器厂商友达企业独资设立的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预示着光电产业航母落户“海西”。
友达福建项目一期投资为1.5亿美元,总投资5亿美元。伴随友达而来的配套项目30多个,投资数亿美元。友达董事长李焜耀预计,2007年春友达投产后,友达及配套企业的产值将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在海峡西岸建设过程中,福建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部署,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和引进,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福建电子信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海西”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涌现了福州、福清、长乐、泉州、厦门等一批数码科技、视听通讯、发光与光电子、生物医疗等产值超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同时,福建还建成了留学人员、台湾学者、高新技术等各类创业园,鼓励科技创新。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比重超过15%。
厦门火炬高新区是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5年,高新区以占厦门不到3%的工业能耗、2%的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厦门27.8%的工业产值,1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实现583亿元工业产值,成为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博士介绍说,到2010年,友达、中华映管、金宝利三家光电子企业产值可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产业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基地;而戴尔、联想手机、松下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也可在2010年实现产值过千亿元。
“这2000亿元的产值相当于厦门现在的年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厦门工业城!”孙大海话语中充满自豪。
“海西”对接台湾产业——两岸互利双赢重要平台
福建、台湾一水之隔。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这是加强双方合作交流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在闽台资项目累计达8400多家,合同台资144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01亿美元,排在江苏、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三位。马尾、杏林、海沧、集美4个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
今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工作,亲切会见了在这里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他强调,欢迎更多的台胞来大陆发展,通过开展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大陆有关方面一定会竭诚为台胞们提供帮助和服务。总书记的真情深深感动了在闽台商,“海西”建设的宏伟蓝图更坚定了他们投资“海西”的信心。
“我们的蝴蝶兰在台湾研发品种,在漳浦培育种苗。这些花苗在欧洲市场尤为走俏,去年我们海外出口种苗数百万株,今年预计会更多。”漳州富圣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慈颜在位于漳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大型温室内,颇为自信地对记者说。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6年4月15日获农业部、国台办批准挂牌以来,展现了惊人魅力,吸引台农、台商投资高达1500万美元。许慈颜的公司在短时间内从3000平方米大棚迅速发展到1.4万平方米。“闽台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把台湾的技术、资金优势与漳州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结合起来,是双赢的事情。”
同在漳浦,在台湾生意失败的李瑞河创立了天福集团,种茶、卖茶,传播茶文化。如今,李瑞河在海内外已开设600多家天福茶庄,年销售额7亿元人民币。他说:“作为祖籍地是福建的台商,我为‘海西’建设而兴奋。”
专家分析认为,台湾二、三产业向岛外转移拓展市场趋势增强。而福建正处在由轻型产业结构向重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闽台两地生产要素既有垂直分工的基础,更有水平分工的条件,两地产业具有较大的转移与承接空间。“海西”建设为闽台产业对接创造了互动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机遇。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福建合同台资与去年同比增长20.5%,台商加速投资“海西”已露端倪,上百家台湾机械企业、电子企业、食品企业按行业整体迁移“海西”的情形多次出现,舆论界呼之为“群雁现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沿海到山区,从老区到特区,福建全省都投入到“海西”建设的大潮中。壮大民营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和谐社会……“海西”建设过程中亮点频频,八闽大地生机盎然,海峡西岸已扬帆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