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让"南极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8年04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南极,我们地球最南端神奇的大陆,她那彻骨的奇寒、壮美的冰山、亘古不化的荒原本色,使每一个踏上这块圣洁土地的人,心灵为之震撼,思想为之净化。

    但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是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在这片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土地上,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坚忍的毅力、沸腾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共同铸成的“南极精神”。

    3月3日晚,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熊猫码头紧张卸货。3月3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最后一次卸货任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的1000多吨物资和400吨油,全部顺利由黄河艇和中山艇卸运到中山站。“雪龙”号将进入浮冰区备航检修,计划3月10日启程回国。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在过去的150多个日日夜夜,记者跟随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一线采访,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深深感受到这种“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旗帜在考察队员们心中高高飘扬。

    一艘远航万里、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海上蛟龙”

    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历史上航行时间最长、搭载人数最多、装卸物资最重、运载危险品最多的一次南极考察。

    从2007年11月12日扬帆远航到2008年4月15日回国系缆绳,“雪龙”号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次穿越西风带“鬼门关”,往返于以凶险著称的德雷克海峡,多次遭遇西风带强气旋的“围追堵截”,航程28450海里,几乎是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156个日日夜夜,“雪龙”号40多名船员在船长沈权的带领下,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无论是航行在浩瀚无际、风急浪高的汪洋大海,还是穿梭在冰山林立、暗礁丛生的南极冰区,无论是夜以继日的艰苦卸货,还是靠港休整补给,“雪龙”号每一位船员都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他们齐心协力,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路精心看护和驾驶着“雪龙”号圆满完成任务。

    第24次南极考察是“雪龙”号更新改造后的第一次远航。由于改造时间短、工程量大,船上许多新装的设备没有来得及好好调试就匆匆起航。从上海到澳大利亚这一段最初的航程,“雪龙”号停船检修多达十次,堪称“雪龙”号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试航”。

    船在大海中航行,机舱是船舶的“心脏”,是船上的动力源泉,一刻也不能“停止跳动”。为了保证所有机器正常运转,轮机部船员分成了航行班和维修班。在轮机长赵勇的带领下,一方面对所有新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另一方面昼夜加班加点,对改造遗留、遗漏工程和未完成的工程进行抢修。

    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区域,“雪龙”号穿越赤道前后,机舱里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各种各样机器发出震耳的轰鸣声,同时散发出巨大的热量,人走进去几分钟就会全身湿透。轮机部船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有时一修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在整个航行期间,共对船上设备进行了50多起的维修保养,解决了20多处改造遗留和遗漏的问题,为保证“雪龙”号“身体健康”、圆满完成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共在冰区航行800多海里。由于冰区夜航,从雷达上无法分辨冰山和浮冰,只能依靠值班驾驶员和水手的眼睛来识别,航行难度之大、安全隐患之多可想而知。从长城站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龙”号简直像穿梭在恐怖的“冰山丛林”,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重蹈“泰坦尼克”号的覆辙。

    每当驶进危险的冰区、每当遭遇恶劣的天气,总能在“雪龙”号驾驶台上看到船长沈权的身影,不是拿着望远镜紧紧地盯着海面,就是在昏黄的灯下研究气象云图和航行路线。“雪龙”号在南大洋遭遇西风带强气旋“围追堵截”那些日子,经常看到沈权就睡在驾驶台沙发上,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此次南极考察,“雪龙”号负载之重也是前所未有,共装卸物资4252吨,此外还运回物资159吨。为了抓住南极稍纵即逝的好天气,沈权指挥卸货作业,有时一连几天夜以继日。海上的小艇卸货,由于风和流变化无常,船舶机动范围小,漂移速度快,既要保证“雪龙”号舱面平稳地装卸货,又要保证颠簸的小艇和驳船安全接运。在沈权指挥下,船员们谨慎操作,一次次化险为夷。

    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钢人铁马”

    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长城站、中山站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已不能满足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需求。第24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山站、长城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工程相继动工。

    这次扩建,是严格按照现代工程管理模式,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全部到位、各司其职。来自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宝钢轻型房屋有限公司、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单位的考察队员,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圆满完成中山站基础设施建设、熊猫码头建设、高频雷达场地平整、长城站主体建筑结构安装等工程。

    南极素有“风极、寒极、雪极”之称,在这里“盖房子”讲究甚多,尤其是对房子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一般要建在基岩上。因为南极风大、积雪多,风吹雪往往在一夜之间就可以把一座房屋埋起来。为了给狂风让出一条“通道”,南极的房屋底下一般先要建起两三米高的基座。

    这种“头重脚轻”的房屋结构,如果地基不牢,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增加地基的牢固性,考察队员还要在基岩上,用岩石钻机钻下1至1.5米深的孔,用钢管扦入,并浇注水泥,以增加房屋的牢固性。

    第24次南极考察期间,中铁建工考察队员主要任务就是给中山站新建建筑打地基。尽管他们有丰富的极地建设经验和一系列现代化施工手段,但还是面临成堆的挑战。

    有的地方基岩埋得很深,考察队员挖了近2米深的大坑,仍不见基岩露出来;有的基岩异常坚硬,钻头钻得通红通红的,钻机连续烧坏了几次,都无法在上面打下一个孔;有的地方好不容易钻了一个孔,却遇到了孔腔内不停地积水,无法浇注水泥;有时遇到冻土层,挖掘机每天只能挖下200毫米,进展举步维艰。

    面对超乎想像的困难、超乎预计的工程量,考察队员们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累了,回来就倒在床上和衣而眠;换班的时候,揉揉眼睛脸都不擦就冲出去了。有时遇到南极天气恶劣,为了赶进度,考察队员们就在暴风雪中施工,头发、眉毛、胡子上全都冻上一层厚厚的冰碴,怀里揣的保温杯也被冻成了冰疙瘩,但他们衣服后面,却一次次被汗湿透。

    曾经,以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任务的中铁建项目经理刘笃斌,在中山站给单位领导写了一份汇报。写着写着,禁不住老泪纵横,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起来:他带领的这帮兄弟们在南极施工太苦了、太累了!

    就在他们想放弃的时候,中山站的考察队友们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施工单位甲方代表糜文明经常到工地上,帮着干这干那;工程监理曹硕伟更是和所有的施工队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灌浆、钻孔、混凝土浇注等样样搭手;错过了集体吃饭的时间,中山站管理员程言峰就单独给他们开小灶。

    老刘带领10名施工队员,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就这么一天天坚持下来了。短短两个多月,他们完成了中山站综合库、车库、空间物理观测栋、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综合楼等六个单体建筑的地基工程,按时拆除了科研栋等老建筑,还利用多余下来的水泥和钢筋,修建了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圆满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

    26岁的曹硕伟是中山站首位工程监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从一介弱不禁风的书生锻炼成能扛100斤水泥的硬汉。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看着工程组的兄弟们在旷野的暴风雪中,战风斗雪,笑面南极恶劣天气。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什么叫‘钢人铁马’的中铁精神,什么是奉献内涵的南极精神!”

    不畏艰险、执著探索、创新求实的“科学勇士”

    第24次南极考察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开局年,考察队共执行了46项科学考察任务,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无论是在西南极的乔治王岛,还是在东南极的拉斯曼丘陵;无论是浩瀚无际的南大洋、还是艾默里冰架前缘的普里兹湾,在南极这座科学研究的圣殿,处处留下了我国科学工作者执著探索的身影。

    内陆冰盖考察是此次南极考察的重中之重。17名“科学勇士”不畏艰险,于2008年1月12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并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医学和天文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在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备受国际瞩目。

    在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南极冰盖,科学考察与自然探险密不可分。内陆冰盖考察之险,不仅在于沿途有深不可测的冰裂隙、令人望而生畏的暴风雪、危机四伏的白化天;内陆冰盖考察之难,不仅是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征服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更多的是要随时面对不可预知突发事件的挑战。

    此次内陆冰盖考察,我国5名队员单车出征,在“冰盖之巅”经历的那场生死时速 “极地大营救”,至今令人庆幸有惊无险。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考察队员吴学峰是那次遇险的5名队员之一,他这样描述当时情景:

    “由于没有电,车也没有暖风,窗外温度是零下36摄氏度。我们已经十分疲惫。开水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大家挤在一起,互相靠呼吸取暖。我们不停地聊天,虽然十分困乏,可是不敢睡觉。因为太冷了,怕一睡就醒不过来了。

    “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因为我们不知道救援何时到来,我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数。大家在无奈的等待中煎熬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着。我们互相鼓励,共同抵抗着焦急、寒冷、饥饿和困乏。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我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世界。我深深感谢16名队友,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不顾自身安危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将永远记住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的这支队伍,他们团结拼搏、热情奔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来自浙江大学的考察队员崔祥斌也经历了那次冰盖历险。回顾这段难忘经历,这位27岁的博士生说:“南极是地球的风极、寒极,是生命的禁区,各种条件都极为有限。在这里,艰苦不言而喻,一切活动都危机四伏,你必须去拼搏。如果你对自己承担的工作绝对负责,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你必须求实,必须创新。”

    在海拔4000多米的冰盖高原,高寒缺氧、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考察队员们体力严重透支。许多人头痛、拉肚子、腿脚抽筋。老机械师崔鹏惠更是累得痔疮严重复发,坐在颠簸的雪地车上,被折磨得阵阵哀叫。队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嘘寒问暖,拿出自己知道的偏方让老崔试试,可是情况没有好转的迹象。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心情,老崔在病痛中依然展现笑容,常开玩笑说:“咳!这人和车啊差不多,底盘有问题就是不灵啊。”后来,在车队的对讲机中,经常听到的早晨问候就是:“HELLO!今天的底盘怎么样?”

    整整50天单调、枯燥、艰苦的考察生活中,考察队员们就这样互相用乐观和坚忍播撒着快乐、传递着力量。圆满完成“冰盖之巅”科学考察任务返程途中,正赶上了老崔的生日。那天,全体队友为他过了一个畅快淋漓的生日。几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17名队员相抱着哭成一团。为事业的艰辛、为收获的欣慰、为拼搏的友谊、为人生的理想、为祖国的富强……旷古奇寒的冰盖荒原,又一次见证了我国南极考察健儿们挥洒的青春和热血。

    作为我国首位登上“冰盖之巅”的地方媒体记者,深圳电视台记者陈壮茁战胜种种困难,从冰盖上发回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珍贵镜头被国内和香港的媒体竞相转播。他说:“这次南极内陆冰盖之行,我收获了激情、感悟了人生。在这次征途上,我感受到了中国人在探索中的执著和激情。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中国人在南极的脚步才会越走越坚定、自信而无悔;南极上空的五星红旗才飘扬得那样鲜艳夺目。”

    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的“和谐团队”

    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之时,正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考察队临时党委组织全体考察队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风雪南极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和谐团队”。

    150多个日日夜夜、28000多海里的风风雨雨,在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在与狂风、暴雪、严寒、海浪、冰山的搏斗中,在繁重的科考、卸货、站区建设任务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关头,全体考察队员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纪律、讲安全,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

    一支好的队伍离不开好的领导班子。在整个考察过程中,以魏文良领队、秦为稼副领队为代表的临时党委成员,个个身先士卒奋斗在南极第一线。

    “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开始海冰卸货之时,考察队遇到暴风雪,中山站最大风力达到11级。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风雪交加之夜,58岁的魏文良领队连夜带队到海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全程查探冰情。

    抓住低温天气的有利时机,考察队决定将4辆自重22吨的雪地车通过海冰开上中山站。这是国际南极考察活动中都少有的重型车辆海冰运输,也是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最重的一次海冰运输,堪称一场真正的“如履薄冰”。冒着生命的危险,秦为稼副领队开出第一辆重型雪地车,带领考察队员,在海冰上缓缓行驶了3个多小时,成功登陆中山站。

    在肝胆相照的南极冰雪天地,当考察队员们看到患有糖尿病的魏领队在吃饭前总是先吃一粒药、经常给自己注射降血糖针的时候,当看到同样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秦副领队有时因为忙于工作,而不得不向魏领队“借药”的时候,大家看在眼里,怎能不感动在心里?

    领导的模范带头胜过了千言万语。在这支队伍中,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务、也不论学历,当工作需要的时候,临时党委委员成了装卸工,科学家成了带缆的水手,女博士成了餐厅服务员。大家协同作战、无私奉献,只为一个共同的心愿:圆满完成任务,不负祖国重托。

    南极考察,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2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精神指引下,我国科技人员在南极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随着时代发展、国际政治风云变化,在地球最南端,新一轮声势浩大的竞争正在拉开帷幕。

    在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曾与日本的“白濑”号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不期而遇,曾与俄罗斯的“费德洛夫院士”号相逢在中山站附近的海冰,曾与印度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先遣队员相会于南极的拉斯曼丘陵。

    置身于冰雪大陆国际竞争最前沿,我国许多极地考察工作者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健康、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次次奔赴南极。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糜文明、汪海浪、徐霞兴,中国气象科学院的逯昌贵,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的任北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永山等许多队员,均已是多次来南极。曾经6次参加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老机械师徐霞兴,今年刚从艰苦的内陆冰盖考察归来,紧接着在中山站担任站长,越冬一年。

    在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还有30多名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恶劣的南极环境、艰苦的考察工作,都让这一代“独生子女”们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但他们全都咬紧牙关经受住了考验。中山站首位工程监理曹硕伟,越冬队员张辛、王博、符志坚、于秋杰、牛小伟,度夏科考队员王晓鹏,内陆冰盖考察队员丁明虎、雷兵权、崔祥斌、魏福海、曹建西等一批年轻队员,均以自己优秀的素质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中山站的生活是疲惫艰苦的,更是快乐的。我们一起诉说心事,围在老队员周围,听他们讲述中国人在南极的奇迹,聆听他们对我们的教诲,感觉像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聆听那传奇的故事。”科考队员王晓鹏说,“我们在故事中缓解了身体的疲乏,在故事中体会到南极精神,在欢笑声中发现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在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上不负使命,继续铸造属于新时代的南极魂!”

 
 
 相关链接
· 南极科考:“雪龙”号回国途中安全穿越西风带
· 南极科考"雪龙"号科考船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
· 南极科考:中国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
· (南极科考)特写:见证风口浪尖上的海上卸油
· 南极科考:中山站新建成的熊猫码头24日正式启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