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经典中国60年:中国能源90%自给率折射非凡历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9年08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黄全权、陈玉明、周英峰)油价走势起起落落、电量变化乍暖还寒、煤炭价格涨跌难定……能源形势的举手投足,从未像今天这样牵动着整个中国经济乃至普通百姓的神经。

    穿过种种纷杂的现实表象,一个深刻而严峻的问题从未须臾离开过国人和世界的视野:中国能源能否支撑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列车平稳前行?

    对此,权威部门宣布:60年来,中国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90%,一个简单的数字,透射出的却是绝不寻常的意义,传递了中国能源在数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前行的非凡成就和清晰足音。

    109.5倍:见证能源保障能力的“中国速度”

    数以千万计的私家汽车、遍布街道的华丽霓虹、来往穿梭的飞机……回首60年,人们突然意识到,中国能源发展历程中拥有着许多“惊人一跃”!

    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1.9亿吨--这个数字,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5位。

    石油产量的巨大变化只是一个缩影。电力、煤炭、天然气……激荡的岁月、辉煌的巨变中,中国经济的腾飞带动着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强烈的对比几乎无处不在:

    2008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27.9亿吨,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

    2008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与60年前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458.1倍,比1978年也增长了13.9倍;

    一个更具标志性的数字是:到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26亿吨标准煤,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9.5倍,是1978年的4.2倍。

    不断刷新、变化的数字,满足了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更为中国经济列车的快速前行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一次次快速的跃升之后,中国从能源供应的积贫积弱窘境,迈向当之无愧的“能源大国”: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目前,中国能源的总自给率已经达到90%,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能源局负责人说。

    从严重短缺走向有力保障,这是一个中国能源工业来之不易的结果,更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所在。

    从“一煤独大”到“清洁发展”:凸显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思路

    生火做饭,冬天取暖,火车的“粮食”,都是煤……77岁的冯成武老人忘不了曾经的那一段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中国经济是不折不扣的“煤炭经济”。“由于煤炭产量不足,经常影响火车运输,煤炭为燃料也制约了火车的时速。”冯成武说。

    但如今,情况正经历天翻地覆的转变:煤炭已逐渐淡出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交通运输动力也基本看不到煤炭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幅斑斓的生活图景:电动汽车、太阳能洗浴、燃气灶台……

    生活图景切换出的,恰恰是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1952年相比,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95%下降到68.7%,石油由3.37%提高到18%,天然气由0.2%提高到3.8%,水能、核电和风电由1.61%提高到9.5%。

    与规模的突飞猛进相比,近年来,中国能源工业日益清晰显现的“发展模式之变”无疑更意味深长:

    2009年6月,中国最大的风电企业——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一举突破300万千瓦。这一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世界则排名第五。

    与此同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发展规划正在中国稳步实施。目前,核电投产容量为910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达2290万千瓦。2009年4月,中国引进的世界首台AP1000第三代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这些,都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缩影。国家能源局负责人表示:未来的能源形势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但中国优化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决不会改变。

    “从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到着力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模式上的深刻变化意义深远。”龙源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

    管理机构几度沉浮:折射能源发展体制的巨大变迁

    燃料工业部、煤炭部、水利电力部、能源局……在新中国60年的机构改革史上,这些名字或渐行渐远走入尘封记忆,或历经辗转几经沉浮。

    “中国从分散管理到实施综合协调管理的尝试,一直与能源不断发展的形势相伴随。”能源问题专家王永干说。

    历史,清楚地记录下了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最近30年中经历的四次重大改革:

    第一次改革是1980年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但仅仅两年后,即被撤销;

    第二次改革是1988年组建能源部,同时撤销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水利电力部、核工业部。1993年能源部撤销,再次组建电力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

    第三次是1998年撤销煤炭工业部和电力工业部。

    第四次是2008年,正式组建国家能源局。

    人们注意到,与能源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紧密伴随的,是我国能源工业从未停歇的艰难摸索:煤炭工业实行生产承包经营、1981年首次引进集资办电、石油工业实施1亿吨原油产量大包干……

    深刻的体制机制之变,清除了既有“积弊”,更催生出无穷的活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第二大炼油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没有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的市场化改革,我国能源工业要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不可想像的。”国家能源局负责人说。

    科技亮点频现:开启“绿色”能源新纪元

    7月6日,中国首座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并建设的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开启了中国清洁煤发电技术的新纪元。

    在影响着未来、充满着竞争的能源领域,科技水平既代表着当前的实力,更预示着未来的潜力。

    事实上,敏感的海内外人士已经注意到,在中国的能源工业领域,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亮点近两年正频繁闪现:

    ——石油天然气工业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正形成不断渗透的态势,促进了煤炭科技迅猛发展。中国自主研发的煤炭洗选技术装备,可满足年产500万吨大型选煤厂建设的需要。中国的煤化工技术,已从试验研究阶段逐步走向工业化、产业化阶段。

    ——电力工业的科技实力近年来更显现出突飞猛进之势。中国已成功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建设核心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推进,到2020年,中国可望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负责人说。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前夜,其中新能源技术成为各国力争突破的重点对象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轮竞争中国与世界各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奋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关链接
· 60年来中国能源供应从“自给自足”走向国际合作
· 经典中国:我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经历60年沧桑巨变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煤炭工人见证煤炭产业变迁
· 经典中国·辉煌60年:汽车工业见证自主创新力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