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抓早管抢农时 促弱转壮夺丰收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访谈录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董峻)以往农村都有“耍正月”“闹二月”的习惯,今年却不一样了。春节期间,河南、山东、安徽等小麦主产区的农民,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在田间浇水施肥。
今年有什么特殊情况?目前小麦长势如何?在“六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夏粮能否再夺丰收?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就这些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20多年来的首个“冷冬”对麦田管理提出新要求
记者:很多农民过了一个忙碌的春节。农业部在立春前就对春季麦田管理进行了部署,要求抢抓农时,迅速掀起春管热潮。这些举措是出于什么考虑?
危朝安:今年春管的确部署得早,在立春前就召开全国春季田间管理视频会议,这在近年来还是首次。主要是因为今年小麦生产起点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同时,面临的气候形势、苗情长势也更复杂。
今年春季田间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苗情复杂。去年是20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
据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79%,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是近5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黄淮海地区小麦叶龄较常年同期偏少0.5-1片叶,单株分蘖少、群体偏小、次生根发生少、幼穗发育进程慢。
今年立春比春节早10天,目前雨水节气已过,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陆续返青,华北、西北地区即将进入返青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肥水等田管措施要在3月底前落实到位,时间相当紧迫,必须把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一环紧扣一环地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今春田间管理将“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
记者:农业部把“抢农时、抓春管、夺丰收”作为今年春季田间管理的主题,可否解读一下?
危朝安:这个主题是针对今年夏粮生产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的。
“夺丰收”就是要坚定夏粮丰收的目标不动摇。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继续保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重要基础。夏粮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夺取夏粮丰收,就能为全年农业和粮食发展赢得主动权。
“抢农时”就是要抓紧抓早、不误农时。今年立春早、农时紧,加之小麦苗情复杂,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任务相当艰巨。如果按照传统习俗,等过完年才抓田间管理,就会贻误农时,错过春季田间管理的最佳时机,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进而影响小麦产量,给夏粮生产造成被动。因此,必须只争朝夕,及早安排,迅速落实各项春管措施。
“抓春管”就是要把春季田间管理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立足一个“早”字,按照“早抓早管、促弱转壮”的技术路线,狠抓管理措施落实,切实加强防灾减灾,迅速掀起春季麦田管理热潮。
围绕这一主题,农业部对今年的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及早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各地正精心组织,广泛动员,下派工作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举办培训班,搞电视讲座,狠抓各项田管措施落实。
春管首要任务是千方百计“保穗数、增粒数”
记者:今年春管农业部门将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危朝安:往年春管我们一般都强调要“控旺”,就是控制小麦旺长,预防后期早衰;今年恰恰相反,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促壮”。小麦产量有三个要素: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粒重的决定因素在小麦生长后期,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保穗数,增粒数”。
这个春节,农业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一些专家都没闲着。小麦专家组组长于振文在调研了河南、安徽、江苏3省的苗情以后提出,去年大旱之年主抓了“水”,今年“冷冬”之年应该主抓“肥”。这个思路很好,现阶段“保穗数,增粒数”都离不开肥。
要“保穗数”就要增加小麦分蘖,尤其是那些由于播种晚、降温早形成的三类苗,冬前分蘖普遍不足,必须抓住返青至起身期春季分蘖的关键阶段,施返青肥,促进分蘖,增加穗数。虽然播种时都施了底肥,但是底肥在耕层,秋天降水淋溶已经下渗,三类苗苗小根短吸收不到深层土壤中的养分,所以更需要在返青期施氮肥。
在冬季生长偏弱的不利条件下,即使努力施好返青肥,全国平均穗数也可能低于常年,接着要抓下一个环节,就是“增粒数”,各类麦田都要普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据专家统计,施拔节肥比不施拔节肥每个麦穗能增加2-3个籽粒,这个增产效果是很显著的。
当前抓好“保穗数,增粒数”,后期再防好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将粒重保持在这几年的较高水平上,在今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夏粮再夺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农业部近期下发了《2010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对北方和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北麦区等不同地域分别提出了小麦春季管理意见,其中对一类、二类、三类苗以及旺苗等各类苗情做出了具体细致的指导。希望各级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切实送到农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