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凯旋抵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0年04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记者崔静、张建松)历经182天的风雪洗礼,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10日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凯旋抵沪,159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随“雪龙”号极地破冰船载誉而归。

    10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在位于上海港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联合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科考队员家属、单位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仪式,喜迎科考勇士们的归来。

    第26次南极考察队共由249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首次参加大陆南极考察的台湾学者、3名澳大利亚直升机组人员和1名澳大利亚科考队员。“雪龙”号返航途中,部分队员乘飞机先行回国。

    在此次考察中,考察队克服南极气候恶劣和冰情复杂等各种困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奋力拼搏,共执行了59项科学考察任务和21项后勤保障工程任务;并继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后,第二次同时派出两支考察队深入南极内陆,对地处“冰盖之巅”的南极昆仑站和陨石富集的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雪龙”号自2009年10月11日从上海港起航,先后前往长城站、中山站,四次停靠外港装运物资,累计安全航行32000余海里,是“雪龙”号服役极地考察以来单次航程最长的一次。此外,“雪龙”号还先后六次成功穿越西风带,是历次南极考察中穿越西风带次数最多的一次,创造了其航海史上的新纪录。

    首次亮相中国极地考察“大舞台”的极地考察专用直升机“雪鹰”号成功完成物资吊挂、人员运输等任务,累计安全飞行约112小时,为日后执行极地飞行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中的30名越冬队员仍坚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即将开始漫长的南极极夜生活,他们将在随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开展气象、生态、极光等项目的科学观测研究及后勤保障工作。

   4月10日,科考队员走下“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当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经过182天的考察工作,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凯旋抵沪,159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随“雪龙”号极地破冰船载誉而归。新华社发(陈雷 摄)

通讯:半载风雪路 极地铸辉煌
——记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

    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 崔静)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几乎未被人类污染的纯净大陆,却也是地球上自然条件最恶劣、距离文明社会最遥远的陆地之一,千百年来,她以其特有的酷寒与孤寂拒绝了人类一次又一次好奇的拜访。

    2009年10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200余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奔赴这片“生命的禁区”,成功开展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半载风雪路,极地铸辉煌。中国南极考察队员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在这片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陆地上再次唱响“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之歌。

    一批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科考勇士

    时间短、负重多、路况差,是此次南极昆仑站考察队出发前,始终盘桓在第26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心中的隐忧。从中山站前往昆仑站的南极内陆冰盖,即使是在南极的夏季,最高气温也不超过零下10摄氏度,进入1月底后,温度还会迅速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真正适合考察队行进与开展工作的时间不超过60天。

    然而,白茫茫的南极内陆冰盖,并非人们想象的一马平川,冰面上遍地风吹雪垅,坑洼不平。由于每辆雪地车都牵引着四五十吨重的科考器材和后勤物资,行进起来异常缓慢。即使是在相对平坦的冰面上,雪地车的最快时速也仅能达到每小时12公里。遇到陡坡或软雪时,车辆就干脆陷入雪中,熄火“罢工”。

    为了用最短的时间赶至昆仑站,尽快开展科考活动,20名昆仑站队队员昼夜跋涉,常常每天清晨8点出发,晚上10点才停车宿营。在行进到距中山站800公里至1300公里的路段时,当地海拔从2900米迅速上升至近4100米,考察队员驾驶着雪地车穿越软雪带、大雪丘、雪坝等复杂地形,每天不间断行进14至18个小时。饿了,就拿面包、饼干充饥;累了,就不停地抽烟解乏。

    昆仑站地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区,高寒缺氧,不少考察队员因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而体力透支。年过五旬的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几次因身体不适而不得不靠吸氧和服药缓解症状,身体稍有好转便又出现在冰天雪地之中。

    与昆仑站队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并肩作战的还有10名格罗夫山队队员。距离中山站约400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陨石富集,却暴风频繁、冰裂隙密布。考察队在格罗夫山作业期间,当日风力超过八级的天数超过一半;幽深莫测的冰裂隙是潜伏在积雪下的“隐形杀手”,随时威胁着考察 队员的生命安全。

    10名队员团结互助、安危与共,在格罗夫山地区成功开展了近40天野外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格罗夫山队中有两名女队员。这是中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十余年来首次出现女性的身影。她们和男队员一起徒步数公里采集岩石样品,顶着七八级的大风在冰面上搜寻陨石,还主动协助男队员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在雪域冰封的南极冰盖上,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正是凭借这样的勇气,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上冰盖、下大洋,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大洋圆满完成了各项科学考察任务,涉及冰川、地质、海洋、环境等诸多学科,规模之大,覆盖学科之广,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罕见。

    一支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建设“铁军”

    考察站是一个国家南极考察实力的体现,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科考需求,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的扩建改造力度。第26 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山站、长城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工程相继进入收尾阶段。

    来自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宝产轻型房屋有限公司、大庆石油方舟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考察队员,克服施工过程中意想不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21项考察站建设项目。旧貌换新颜的中国南极考察站,以其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合理的功能布局,赢得邻近的其他国家考察站队员交口称赞。

    此次南极考察期间,长城站共有9项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任务,既包括储油系统建设、遥感卫星地面站建设、生态环境实验室设备安装等项 目,也涉及生活栋采暖系统改造、机械设备大修保养等日常保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且作业面广、工种众多。在确保安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全体工程人员几乎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南极夏季结束前,长城站“十五”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科考空间、仪器装备等科研条件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山站改造是此次南极考察能力建设项目的重点,涉及综合楼、废物处理栋、污水处理栋、车库建设及内装修等11个项目,施工量巨大。由于南极自然环境恶劣,适合施工的时间只有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初的短短100余天。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40余名工程人员日夜拼搏,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无论刮风下雪从不间断。

    南极素有“风极、寒极、雪极”之称,即使是在夏季,狂风暴雪的天气也非常普遍。负责焊接的工程人员有时露天趴在钢梁上一焊就是半个多小时,焊完起身时才发觉双脚已被冻僵;吊装和高空作业人员在六七级的大风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即使戴着防风面罩,面部出现冻伤的仍大有人在。

    为了拼抢工期,在中山站停留的87天时间内,全体工程人员仅在元旦休息1天、春节休息半天。队员们没有时间上网、娱乐,没有时间欣赏南极美好的自然风光,每天的生活就是工地、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度夏考察结束时,他们不仅完成了预定的夏季建设任务,还将越冬期间的工程抢先完成,为国家节省了大量人力与物资保障成本。

    如今,当崭新的中山站建筑群屹立于南极拉斯曼丘陵,当外国科学家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中山站,当他们伸出拇指夸耀中国的建设速度时,队员们已经忘却疲劳,留下的是自然而灿烂的笑容。他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是铁军。”

    一条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海上“蛟龙”

    如果说科考队员和工程人员还可以在元旦和春节获得短暂的休整机会,“雪龙”号极地破冰船上的全体船员却没有一天可以休息。从2009年10月11日扬帆起航到2010年4月10日回国靠港,“雪龙”号40多名船员在船长王建忠的带领下,24小时昼夜值班,谨慎驾驶,确保“雪龙”号安全航行。

    在26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先后奔赴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安全航行32000余海里,创造了“雪龙”号单航次的最长航程纪录。在这次环球航行中,“雪龙”号还先后六次穿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魔鬼西风带”,是其服役极地考察以来单航次穿越西风带次数最多的一次。

    对于常年从事极区航行的“雪龙”号船员来说,狂风巨浪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冰区夜航。进入浮冰区后,由于船舶配置的雷达无法分辨出冰山和浮冰,只能依靠值班驾驶员和水手的眼睛来寻找航线,稍有不慎,船舶撞至冰山上,就会重蹈“泰坦尼克”号的沉船覆辙。在黑夜或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航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每当进入危险冰区或遭遇恶劣天气,船长王建忠便会24小时守在驾驶台旁,凭着丰富的航行经验和娴熟的操船技艺,指导驾驶员小心驾驶、谨慎操作。此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在冰区安全航行3241海里,破冰航行13海里。

    前往南极的途中,“雪龙”号装运了大量科考设备、建材及燃油等,仅供直升机使用的航油就有1700多桶。为了确保这些航油在“雪龙”号穿越赤道、舱面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时不发生安全事故,“雪龙”号甲板部的船员在大副朱兵的带领下,平均每两小时就要顶着烈日巡视一次,并全面检查船舶航行设备的运行情况、舱内及舱面货物的绑扎情况等,防止任何潜在性危险的发生。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为船舶航行提供动力。为了保证所有机器正常运转,“雪龙”号轮机部的船员在轮机长黄嵘的领导下,一方面加强对设备的例行维护和保养,另一方面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抢修,成功排除主机大故障3次、重大安全隐患1次。

    2010年2月17日,轮机部值班船员发现“雪龙”号主机链条箱发出异常微弱的敲击声,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修。然而由于检修部位不便于操作,加之机器内部温度高,不时有滑油滴下,维修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几名船员自告奋勇钻入四五十摄氏度的机器内部,花费整整一个小时才将重大安全隐患排除。他们从机器中钻出时,已是大汗淋漓、满面油污。

    “第26次南极考察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首先要感谢的是所有考察队员的辛勤付出。”在归航途中召开的考察队总结大会上,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动情地说,“全体考察队员怀着对国家极地考察事业的满腔热爱,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南极挥洒下自己的汗水和泪水,用辉煌的业绩,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150余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喜获"南极大学"结业证书

    3月5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越冬队员与最后一批撤离中山站的队友挥手告别。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正在回国途中的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4日举行“南极大学”结业典礼,159名队员喜获结业证书。由于南极考察航渡时间较长,在途中开办“南极大学”已成为历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传统。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31名队员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为队友们讲授了有关航海、气象、天文、遥感、海冰、高空物理等领域的知识,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详细阅读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9日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3月18日,“雪龙”号大副朱兵(左一)正在指挥船舶停靠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码头。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9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破冰船穿越赤道,从南半球返回北半球。当日,风平浪静的赤道海域,碧空如洗,海面如宝蓝色的丝绸般平滑。“雪龙”号船头,时而有海豚跃出海面,激起雪白的浪花。远航万里,归国在即,“雪龙”号上处处能感受到考察队员们的喜悦心情。在考察队的精心组织下,摄影比赛、棋牌赛、乒乓球比赛等文娱活动纷纷拉开序幕,得到考察队员们的热烈响应。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中国成功开展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取得辉煌成绩
· 150余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喜获"南极大学"结业证书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9日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24日离开澳大利亚即将归国
· "横穿南极"精神鼓舞我国极地科考向未知领域挺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