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0月5日电(记者 何伟)自2006年以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逐年增加,年均增加量达105亿立方米,增水效果显著。
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仅为412亿立方米,到2009年出境水量达到了727.29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增加105亿立方米。“由于今年降水量持续增加等因素,预计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将会更高。”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1975至2004年,长江源平均每年向下游供给水资源总量为124.3亿立方米,2005至2009年增加到年均168.9亿立方米,表明长江源对下游地区供水的能力明显增强。
1975至2004年,黄河源每年向下游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为201.9亿立方米,2005至2007年年均195.1亿立方米。专家分析,1975年以来,黄河源水资源总量持续降低,但从2005年以后,其降低趋势明显减缓,且吉迈站年径流总量出现增加的趋势,表明该时段黄河源的供水能力有所改善。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工程部主任郜贵恩认为,近年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逐渐大幅增加,一方面源于近年全球气候趋向暖湿化,三江源地区自然降雨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因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郜贵恩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退牧还草、人工增雨等生态工程的实施,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增水效果显著。以人工增雨为例,2005至2008年,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累计增加降水172.56亿立方米,对增加区域径流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和水量补给地,也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地球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