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线”为了“保障线”
——记战斗在汶川灾区交通建设一线的无名英雄们
新华社成都10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陈凯、党文伯)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地震灾区的道路几近瘫痪,无数灾区人民生存的希望,以及灾后重建家园的愿望,都被寄托在一条条曲折但却伤痕累累的蜀道上。两年来,无数奋战在灾区交通建设一线的英雄冒死拼搏、日夜奋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重新修复了许多被地震损毁的道路,为灾后重建提供了交通保障,也为灾区带来了新的希望。
天塌地陷、桥断路绝,满目疮痍中飘扬起光辉的旗帜
2008年5月13日,让人无比心焦的一天。17时,5万兵力被紧急调到灾区,但是无路可进汶川。
都汶公路是挺进震中汶川最直接的路径。从遥感地图上看,这条公路已破碎不堪:从第一个塌方点紫坪铺电站到汶川县城不足78公里,但公路的损坏路段总长度接近35公里,占总长度的44%。
都汶公路接近震中,损毁太严重,短时间内难以打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烽分析判断:“万一都汶路不能及时打通,就必须要有预备的第二条通道。”比起南线都汶路,西线要多绕道550公里,经过权衡,这也许就是最有保障的生命线。
同样,通往汶川的几条线路上,交通人正在经历生死考验。54岁的阿坝州公路局装载机操作手义德阳,冒雨火速赶到理县,刚刚冒险抢通了500米的道路,却接到了孙子和亲家母在映秀遇难的噩耗,而他的女儿也因为救邻居老奶奶受伤。他老泪纵横,却毅然前行。
生命线的抢通战役艰苦卓绝。2008年5月12日当晚所有高速公路恢复畅通;5月13日抢通北川和青川;5月15日打通西线、进入汶川;5月17日打通映秀,通达震中。曾被估计“三年才能修通”的都汶公路,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在地震发生仅3个多月后,顺利实现全线通车。
时隔两年,一连串看似简单的数据让高烽感慨不已:
“道路是拯救无数生命的希望。哪怕面对天塌地陷、桥断路绝,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擎起生命的旗帜,给生者无限的勇气与信心。”
翻山越岭,血脉相连,条条大路辉映着坚强的身影
2010年,大自然似乎是有意对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条条蜀道发出再次考验。
2010年8月13日晚至次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14处泥石流将通往汶川的213国道重重阻断,岷江河流多处出现堰塞湖,新建的映秀镇被淹。
这是两年前汶川大地震后,被喻为“震中生命线”的国道213线第五次中断,但这一次“受伤”最深,是这条道路抢通保通工作两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
8月14日6时,刚从绵竹清平抢通现场回到成都的四川高速公路公司党委书记高淳,获知灾情发生,立即率人火速赶往映秀查看灾情,成立前线指挥部,就地调集人员装备组建抢险突击队,投入到抗洪抢险战斗中。
此时的岷江河段变得异常疯狂。河床中心是长约450米、宽约300米、高约30米的泥石流壅塞体,彻底清除困难重重;涌入映秀镇的洪水流量达每秒650方,来势汹汹,彻底堵住绝非易事,救援形势万分艰险。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冯学钢,都汶公司负责人。今年6月,冯学钢在老虎嘴抢通过程中膝盖关节受伤至今未愈。为了指挥协调这次抢通工作,在乱石林立的泥石流堆积体上,冯学钢用力缠紧绷带拄着手杖在乱石堆上攀爬……
经过9天8夜不间歇艰苦奋战,在抢通中保通,在保通中抢通,8月22日15时,国道213线映汶段胜利抢通,这是正常情况下两个月完成的工程量。
对于四川交通建设者而言,震后两年非比寻常:抢通、保通的无数次战役考验着他们的承受极限,正是他们的坚强确保了灾后重建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汶川、茂县、北川等县。
迎难而上,奋勇前行,涅槃重生彰显出伟大力量
地震带来了毁灭性灾难,更制造出灾后重建的诸多难题。绕过1亿立方米垮塌体,架设单跨60米钢桥,水下45米诊断灾情,让2000吨桥面复位……解决这些世界难题让交通建设者创造了公路史上的奇迹。
“问题都是难题,我们从未遇到过,但我们也没有放弃过。在那么紧张的环境下,大家一边重建损毁的桥梁、隧道,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正是这份使命感让大家焕发出无穷力量。”四川省公路设计研究院院长唐永建说。
自灾后交通恢复重建拉开帷幕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四川交通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全面展开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483个,农村公路29028公里。截至2010年9月10日,全省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建成项目405个,为项目总数的83.9%;建成农村公路25421.7公里,占总里程的87.6%,高速公路恢复重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广元至雅安段、成都至邛崃、成都至彭州、成都至都江堰、都江堰至映秀、广元至巴中等6个项目共729公里已完成重建。
如今,通往四川每一个重灾区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落的“生命线”不仅全部贯通,有的交通设施还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