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5000米载人深潜首试成功 “蛟龙”首破4000米深度 新华社记者 高微 编制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罗沙)记者21日从国家海洋局“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获悉,北京时间21日8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海试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试验区成功完成了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经现场指挥部最终确认,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027米。
21日凌晨3点,海试现场指挥部刘峰总指挥下达了下潜指令,崔维成、叶聪、杨波三名潜航员驾驭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下潜任务。4点,下潜深度达到1777.7米,5点26分达到4027米,潜水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7点48分浮出水面,8点回收至甲板。
整个下潜试验历时5个小时,潜航员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工作正常。此次下潜试验的成功,为随后的5000米下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蛟龙”号计划将于北京时间22日凌晨进行第二次下潜试验,届时将正式向5000米深度发起冲击。此后,“蛟龙”号将在第三次下潜试验中进行海底坐底操作。海试的具体安排仍需要根据海试区域天气和海况决定。
刘赐贵在“蛟龙”号海上试验队出发前看望队员
6月30日晚,在“蛟龙”号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上试验队出发前夕,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在江苏省江阴市接见了9名下潜队员,鼓励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圆满完成下潜任务。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局办公室(财务司)主任(司长)李海清,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等参加了接见。
刘赐贵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国家海洋局系统、海试领导小组向下潜队员表示感谢。他说,“蛟龙”号载人深潜海试队从1000米级海试到3000米级海试,再到此次的5000米级海试,意义更加重大。你们9位下潜队员是一种形象,代表着海试团队,代表着海试能够顺利成功,代表着海试科考取得实质性成效,也代表了中国在海洋高科技领域的一种突破,意义重大。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太平洋约占海洋面积的一半,此次海试选择在东北太平洋区域进行,相比3000米级海试在南海进行来说挑战更多、困难更大,但这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有船上指挥系统作坚强后盾,背后还有强大的祖国作支撑,在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大家要团结一心,把问题和困难想在前面,勇于克服,敢于奉献。3位驾驶“蛟龙”号的潜航员要休息好,保持清醒的头脑、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圆满完成下潜任务。祖国和人民期待你们凯旋。 >>>详细阅读
专家详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击5000米深度
7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运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按预定计划向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发。记者了解到,目前试验母船和“蛟龙号”一切正常。
7月1日上午,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由母船载运,从江苏江阴启航,开始执行为期约47天的5000米级海上试验任务。
若冲击5000米水深成功,便可到达70%全球海洋洋底
去年7月13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创下了3759米的下潜深度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如果此次冲击5000米水深成功,“蛟龙号”可以到达70%的全球海洋洋底。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