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温家宝: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区域优势 实现率先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07年05月17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温家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视频 温家宝:促进长三角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5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温家宝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座谈会上,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发言,就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温家宝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优势明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中央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部署。邓小平1991年视察上海时说:“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近三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有力地带动了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发展,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温家宝强调,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促进全国区域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仅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温家宝指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更好更大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出发,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温家宝强调,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二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三是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优化城市布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六是更加注重社会和谐,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把长三角地区建成社会和谐的区域;七是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温家宝希望,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完善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勇于实践和大胆探索,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温家宝在沪考察工作:抓住机遇 把上海建设得更好

    在出席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考察工作。 这是5月14日,温家宝在长宁区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时,与医务人员亲切交谈,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视频温家宝在上海考察

非洲开发银行年会在沪开幕 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5月16日,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聚焦长三角**********

长三角初步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2006年11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长三角被初步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大与小、分与合、快与慢"折射长三角发展新迹象

    2007年的春天,集400多位专家两年多心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刚刚完成包括征求意见在内的各项工作,并正式呈报国务院。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准、跨行政区的区域性规划。此前数日,由安徽做东的“‘大长三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研讨会”在芜湖市召开,来自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学者与官员共商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会议气氛热烈而轻松,“大长三角”似已悄然浮出水面。长三角在表面平静背后,或许隐含着某些深层变化的迹象。

 

 5月14日,长三角地区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座谈会在南京举行。

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多元

    据江苏省统计局长三角研究中心最新统计结果,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居民收入稳步攀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7237元,比上年净增1982元,平均增幅13%。长三角人均收入增幅与经济增幅基本同步。

长江三角洲地区正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转移集聚区

    凭借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交汇的地缘优势,长三角地区正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投资看好的集聚区域。“十一五”期间,上海、江苏和浙江有望形成接近3000万吨的造船能力,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造船产量占我国造船市场的比重将从目前约50%提高到60%以上。

为农民织一张民生保障网—长三角改善民生

    “要让城乡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承诺,正在长三角大地上逐步成为现实。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省市各级政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编织了一张农村民生保障的“大网”,让农民兄弟也享受到了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实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