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李克强对中英关系定位提出新理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4-06-27 23: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打印本页

    加上后续签署的3项能源方面协议,上周李克强访英期间中英两国总共签署了29项协议,价值325亿美元,创下中英历次高访之最。中国驻英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使衔参赞周小明6月2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这次不单协议金额巨大,质量方面也有提升,更重要的是两国总理规划了中英经贸的新蓝图,定位跟以前有所不同。

    他还透露,这次高访期间双方确定将于今年9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英国财相奥斯本分别领衔举行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并指定相关智库合作举办“中英改革和创新论坛”;届时,在英中资银行一直亟盼设立的分行亦有望获批一至两家。

    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两大突破

    《21世纪》:在你看来,这次两国总理峰会期间宣布的经贸合作协议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

    周小明:对于中英关系定位,以前英国首相卡梅伦提的是“增长伙伴(Partner for Growth)”,这次提的是“共同促进增长伙伴关系”,卡梅伦希望强调英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开放的经济体,对中国投资很欢迎,未来会继续保持这个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访英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增长,包容发展”这个新理念,这是对英方提法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访欧期间提出要把德国的工程与中国的效率相结合,这次李总理也提出把英国的创新与中国的市场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他肯定了中英合作进入快车道,并进一步希望“中英能引领中欧经贸合作”。

    发改委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签署了关于加强产业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工作组,专门研究两国如何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展开合作。

    这次达成的合作平台、机制方面的东西比较多,确定了两国在基础设施、包括民用核能在内的能源、包括高铁在内的轨道交通、海上风电、上海自贸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城镇化、医疗卫生、高新技术贸易、航空、海洋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方向和内容。

    签约项目既有贸易、投资、能源等传统领域,也有核能、高铁、金融等突破方向,未来中英关系有望超越简单的贸易关系,向涵盖贸易、投资、金融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发展。

    《21世纪》:你觉得应该如何解读两国政府签订民用核能合作的联合声明?

    周小明:这个联合声明里面有几个重要的东西,一个是为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核电从政治上扫除了障碍, 核电方面签署的是两国政府共同声明,而不是两国部委之间,这个声明确实为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以前企业可能担心,英国明年面临大选,未来政策是否会变,对中国在核电投资上会持什么态度?这次相当于是给中国企业吃了“定心丸”。

    另一突破是这次明确提出欢迎中方控股和运营英国的新核电站项目。当初中国企业参股投资英国上下都议论纷纷,对于中国企业能否参与核电站的经营管理更是意见纷纭,联合声明明确了英方对中国企业在英国主导开发核电站及使用中国反应堆技术持开放态度。

    当然技术上还需要通过评估,目前已经在排队了。英国方面也希望技术多样化,目前英国民用核电产业大约70%是法国电力垄断。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建核电站,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成本控制及施工优势。

    《21世纪》:联合声明是否意味着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将很快落实?

    周小明:核电商业合同虽然还没谈下来,心急吃不了热粥嘛,但两国政府对于两国企业在这方面合作的意愿又进了一步。

    目前法国电力拥有多个核电站待建项目,中广核牵头的中国核电企业跟法方之间的谈判不单是围绕欣克利角。中广核希望有机会自己主导,通过英国的项目走向世界,但条件要合适,也不能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不顾一切,必须“双赢”。

    根据之前与英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到今年10月法国电力必须作出投资决定。

    《21世纪》:这次双方还签署了加强核工业燃料循环方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就核废物处理、核电站退役等,两国将如何展开合作?

    周小明:这次不单是为中国核电技术进入英国、也为英国核电技术进入中国奠定了一些基础,实际上中英在这方面互有需要。

    英国拥有世界上首个民用核电站,运营50多年,经验丰富,不少核电站先后进入退役,在核材料和核废料的运输、管理、处理等方面都有丰富经验,中国需要英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特长。因此这次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国际核能服务公司四方签署了关于加强民用核工业燃料循环全产业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9月前中资银行在英设立一二家分行

    《21世纪》:两国联合声明中说,同意促进在彼此市场关于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和设施维护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是否意味着中国参与英国高铁2号线的合作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

    周小明:高铁2号线与民用核电项目需要资金、技术的情况不同,英国政府已明确将由财政出钱,所以并不需要中国投资。作为公共采购项目,中国企业可以参与国际招标。高铁立法工作今年4月底才完成,预计2016年完成立法工作,届时资金就有保证,2017年动工。

    该项目分五六个标的,进程不一样。今年下半年开始投标,明年后半年才会确定设计和施工单位,中国公司能否拿下,还要看自身竞争力。不过在一些相关领域,中国企业还是有投资机会,一个是纳入立项的支线,一个是改造沿线商业设施。

    《21世纪》:这次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BP)签订的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金额最大,为何会签一个20年的协议,是因为价格合适?

    周小明:这实际上是一个长期采购合同,价格是根据国际市场随行就市的,重要的是签协议之后供应就有了切实保证,这也为两国今后投资、贸易增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两国也重申了致力于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在去年700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增长超过20%,按照这个势头,千亿目标有望实现。

    《21世纪》:两国总理峰会前,英国媒体纷纷透露中英将签署协议解除对于牛羊肉的进口禁令,为何最终并未看到在这方面达成共识?两国之间还有哪些一方特别期待推动而需要双方继续磋商的贸易领域问题?

    周小明:关于进口牛羊肉的问题,今年3月中国质检总局曾派人过来,但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的情况是还没有达标,只要达标了,中方对于该领域的进口并无特别限制。

    作为中方,希望英方能够放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这也有助于将双边贸易从传统领域向高附加值、装备制造和全球价值链等新领域延伸。

    还有一个就是签证问题,英国内政部新推出的24小时签证是针对商务人士,与申根签证共用一张申请表格则主要是解决赴英游客的麻烦,但对于在英中资企业普遍反映的工作签证问题,涉及到英国国内政治,则丝毫没有松动。

    《21世纪》:你怎么解读这次双方在金融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周小明:首先,启动人民币兑英镑直接交易,减少双方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此前只有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的货币可以与人民币直接交易。

    其次,中国央行指定建行作为伦敦的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一步,也有助于加强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也有英国的银行提出希望能成为清算行,这需要等待将来条件成熟。

    此外,英方这次明确提出,欢迎中资银行在英设立分行,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关于设立分行的问题,先要就双方监管责任达成一致,因为几家在英国的中资银行都有意设立分行,银监会列出优先次序,然后由银行向英国监管当局提出申请,后者对其进行辅导。预计在9月中英财金对话之前,会有一两家分行落实。 

责任编辑: 周光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