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支持工业的历史阶段已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内涵的全面性和影响的全局性。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建设规划,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
●按照“20字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应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以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科学地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既是长期的发展方向,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
历史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支持工业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改革开放以前,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主要是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实现的。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渐缩小,农业支持工业主要表现在新的“三个剪刀差”:一是金融存贷剪刀差。目前,在农村吸收资金的正规金融机构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农村资金大部分流向城市。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3年,农户储蓄占城乡储蓄的比重为18%,而农业贷款仅占各项贷款总额的5%、占农户储蓄总额的46%。二是征地价格剪刀差。按照土地政策规定,建设开发区和房地产用地必须先由政府征用,然后才能进入一级市场。目前,征地价格低,出售开发价格高。三是工资剪刀差。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据有关单位调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与相类同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比较,2004年相差500元—800元。进城务工农民按1.2亿人计算,仅工资剪刀差一项一年就达1万亿元左右,而且城市职工享受的福利待遇还未包括在内。事实表明,农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降为12.4%,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首先,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重要转变时期,迫切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传统农业出现了四大分化和演变:一是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变;二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多领域就业演变;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四是农业就业者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获得收入向同时从农业外部获得收入演变。其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有能力支持农业。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GDP由89404亿元增长到182321亿元,增长1.04倍,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5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87.6%,其劳动力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超过50%。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家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特点和原则
根据中央阐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方针、思路和提出的战略部署、各项措施,同过去相比,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鲜明的时代性。我国总体上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内涵的全面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字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是对新农村全景式的描述,全方位地规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影响的全局性。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全局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坚持两个“不动摇”为前提: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确保粮食安全不动摇。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第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第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乡村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从农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不搞固定模式。第五,量力而行。各地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现实需求,根据实际可能,合理确定目标任务,不搞统一标准。
思路和对策
按照“20字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应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除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重点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主要重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转向产量、质量、安全、生态和效益并重;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相结合;从资源消耗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从农业自我发展转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从根本上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靠科技进步。实践表明,推广农业良种化、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三是加快农技推广改革。农技推广工作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技推广的状况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应加快改革步伐,将农技推广工作列为公益性事业,为乡镇配备必要的设备,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第二,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方面,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受WTO协议的限制,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低,农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因此,不仅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要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途径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要由创汇转变为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扩大劳动力就业;出口结构要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初级产品、特色产品、加工品并重;质量控制要由单纯的质量认证转变为全过程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为农产品出口创造便利条件,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必要支持;培育壮大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快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
以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宽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按照这一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须达到6.8%,而近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不到4%,中西部地区更低。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形势严峻,必须采取新思路、新举措。一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养业、设施渔业,如设施蔬菜、设施水果、设施水产、特色农产品、畜禽养殖小区等。实践表明,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是解决“靠天吃饭”问题、避免自然风险的根本途径。二应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应大规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知识就是财富”,在农民身上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据有些省市统计,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受过农业科技培训的比未培训的平均收入高出30%;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受过培训的比未培训的不但就业机会多,而且月平均工资高出200元。
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一是资金反哺。主要是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时向农村和农民倾斜,重点投入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如水、路、电、通讯等;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如农村流通体系、金融服务等;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二是科技反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很不相称。如2003年全国科研的政府投入强度为1.21%,而农业科研仅为0.31%,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国家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完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三是政策支持。围绕保障农业再生产活动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从农业支持与保护、农村税收、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推广、农民就业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
全面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要求积极倡导新风尚。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科学普及力度,促进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容整洁,要求乡村面貌出现新变化。应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村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管理民主,要求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应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使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万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