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一、充分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提出要把自主创新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国科技大会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号召,这是对未来十五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决策,也必将对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方都在全面落实大会精神,落实《纲要》预定的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从事对地球观测和导航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如何响应中央的号召,做好所在领域的工作,是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本着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研究部署“十一五”规划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出席今天会议的许多科学家从“六五”开始就一直在从事对地球观测和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做得并不是非常成功,主要原因不在科学家本身,而是在指导方针、工作路线、项目安排和项目组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此,不仅要全面总结“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在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还要总结过去不成功的方面,甚至是失败的教训,这些工作对于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第二,要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关系到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在这方面,“两弹一星”有很多极为宝贵的经验。包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包括在国家层面组织一个系统工程,调动各个方面力量的经验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科学家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家回忆一下,在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还相当落后,我们的科学家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魄力,做出发展“两弹一星”惊天动地的大事,为国家争取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可见,科学家的决心和勇气对于民族自信心是何等重要!今天,中国的经济、科技和基础设施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相信,只要能够树立起信心,同时还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从事对地观测和导航技术研究的同志们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我们所工作的领域是高风险的、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有很多新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通常会有很多不同意见,有很多争论,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特别是科技界的领导人,重要的责任是在意见纷呈时敢于决策。大家都知道,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果等到大家意见一致时再做,就有可能丧失了技术发展的机遇和市场发展的机遇。因此,我希望科学家们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当然,大无畏精神的基础是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的态度,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很难做到跨越式的发展。
二、加强应用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紧密结合
科技一定要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在研究“十一五”规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考虑市场的需求、应用的需求。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研究必须坚持市场为导向,只有明确市场导向,我们的研究才能够真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着力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否则,我们又会出现过去一些老问题,比如研究水平还不错,但是成本很高,用不了;有些水平不错,但是技术集成特别批量化、产业化生产不可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科学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最后只能是把成果束之高阁,浪费了国家的财产,也浪费了我们科学家的青春。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应用开发研究宝贵经验的总结。但是,我们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绝不是排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是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没有产学研结合,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目标将是非常困难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
对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应用,服务于应用部门的需求。对于这一类研究,应当坚持应用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目的是为了坚持应用导向。过去有一些研究缺乏应用的价值,尽管科研人员做了很多努力,但最后应用部门认为没有达到要求,或者从发展水平上来看没有应用的可能性。现在回过来看,留下几分遗憾。所以,希望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面向应用部门需求的时候,一定要把用户找好,而且得到用户的支持,和用户密切合作,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做成几件事,做成几件大事。
当然,除了应用研究以外,国家还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宽容可能有的失败,特别是要鼓励一批青年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能够脱颖而出。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题目可以小一些,分散一些,也不一定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和经济发展挂钩。对于面向市场的、面向应用的研究和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和不同的激励体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的繁荣,不但服务于当前也考虑到未来,为我们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好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
《规划纲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瞄准国家目标,决定实施16个重大专项。这一战略举措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实施重大专项,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现实的把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资源、科技投入只相当于美国的3%~4%,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诸多紧迫需求,只有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最紧迫需求的大事。
“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12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也为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和动员社会资源实施重大工程和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在国务院领导下,做好与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协调配合,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着重吸收企业参与,集成各方资源和优势,组织好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工作。
在对地观测和卫星导航领域,如何集中有限资源作好一些事情也十分重要。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凝练项目,参与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而且能够确保能够进入应用,这可能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也非常难的一个任务。如果我们把这些重大项目和面向全社会的、在基础和前沿技术方面的一些小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不仅支撑当前的发展,而且可以引导未来。
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科技发展极为重要,这是大幅度提高科研水平、保障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知识储备和前人智慧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公共基础设施一直是薄弱环节。同时,我们还十分缺乏使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优良学术传统。往往是一个项目完成后,所有的资料、所有的数据就进入了研究单位的保险柜,或者变成一个小集体、甚至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这导致了科研工作缺乏持续积累的机制和环境,一些领域出现“熊瞎子掰苞米”的现象,掰一个扔一个,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实行科研仪器设备、文献、数据等的共享机制十分重要。
在地学领域,这类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不是一般问题,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也解决不了,关键是要提高中国科技总体水平,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有一个不断涌现人才的土壤。科技部在过去三年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解决了一批数据共享的问题。我知道地学界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强烈的呼声,大家有着共同的认识。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一定要把设备和数据共享的问题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列入议程,而且在每一个项目当中要有所反映。
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就在于各种不同思想反复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存在封闭的科学,封闭的科学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立足于开放,包括在国内的开放和在国际的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很大进步,研究院所之间、高等院校之间的国际交流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搣十五攠期间,我国参加了伽利略计划、ITER计划等国家大科学计划的合作研究和谈判。经过中欧双方多次接触和谈判, 2003年10月30日在北京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定》,我方计划投入2亿欧元参加研究开发、系统建设和运营的整个过程。2005年,参与该计划的一批中国企业已经签署了若干合同并开始实施,包括搜索救援转发器、激光后向反射器等星上设备;测试环境、渔业应用示范、基于位置服务的标准等地面和应用项目,今后还将有更多的项目启动实施。参加伽利略计划,不仅对对地球观测和导航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但是,和一些科学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比如,范围不够广泛,中国科学家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合作项目还很少见到等。搣十一五攠期间,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充分分享国际科技资源。从最终成果来说,这不仅对中国有利,对全人类也是功在千秋的贡献。
六、人才问题
人才是科技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科技界有着培养青年科学家的优良传统,老一辈科学家为培养年轻一代下了很大工夫,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前辈科学家培养起来的。我们现在年长了,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要发现、培养一大批青年科学家,他们是我们事业的希望。
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对青年科技人才更加宽容,对他们的缺点更多一些关心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成长。特别是对一些尖子人才,要抬举他们,支持他们。一个科学集体是一个团队,我们不能够要求这些团队的所有人都是尖子人才,都是一流人才,但是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而往往正是这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就决定了这个科技团队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我国现在已经成长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但总体上讲力量不够,总体水平也还不够高,应当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榜样,大力提携年轻人,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